人文精神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微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entong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完善人的精神结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拥有健康完善的人格。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扎实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文精神;价值取向;高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9-0039
  作家梁晓声认为,人文的实质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文精神”源自人文主义(Humanism)或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上崇拜的所谓“新学”。它提倡健全自由的思想、复兴古代文明的精神,它强调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价值理想和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弘扬人的尊严。因此,“人文”的含义有两层,即:它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性,即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这是人生最根本的两个问题;它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一、在中学生中倡导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
  学校教育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充满人文精神的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是大度、大器的人;是对于他人、社会、自然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是具有远大理想、执着信念、坚强意志的人;是追求真善美,富有爱心、美感和情趣的人。
  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社会获得了空前的物质富有。许多人陶醉在科技带来的辉煌之中。科技被人们看成是万能的,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从而忽视了人的地位和作用,轻视了灵魂的陶冶和净化。同时,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着过多的功利主义。“应试教育”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眼界偏狭,急功近利,对课本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生态环境、文化传统、人类未来等问题缺乏应有的知识和人文关怀。学校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身的人文意义与人文精神,给现代教育带来严重的弊端。同时家长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长大后才会有“出息”。人文科学因此受到冷落。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人们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效益;急功近利,不关心未来的发展。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影响很大,也造成了中学生人文精神的贫乏,导致重功利轻价值、重工具轻生活、重理性轻人性的认识偏向。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高中英语新课程也进行了巨大改革,更多地加入了对于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人文素养的关注。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操作策略
  1. 理解、尊重学生,体现教师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师生交往在本质上就是教育情景中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因此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畅通的交流渠道;要营造人文课堂,关注学生的感受,要有“自由”而“宽容”的氛围作为前提,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加强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课堂,不断变换形式,创造清新、活泼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建构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2. 注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
  从孔子开始,我国历来倡导因材施教。但因为现代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让教师无意识地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生,这对学生能力发展较慢或能力发展不平衡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学生能力发展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适应学生的能力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实施“差异”教学。
  3.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人文素养需要文化知识的沉淀,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充实和提高,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本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营造学习情景,拓展知识渠道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从而提高其综合人文素养。新高中英语课程教材的编写体系采用了主题教学法和结构功能法相结合的体系,每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或话题编写,从warming-up,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甚至包括练习project等编写者都独具匠心、构思巧妙,无处不渗透人文元素。
  4. 善于采用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versal effect of CQ11, a chloroquine derivative, on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in doxorubicin (DOX)-resistant human breast carci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comparative effect of combined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MPA) and exteal beam pelvic radiotherapy (EBRT) with EBRT alone on local or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s of FAK and Pyk2 in human astrocytic tum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ngiogenesis. Methods: The S-P immunohistochemical me
大学生集中军事教学有它的自身特点和规律.我们在研究教学效果时,不能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对学习质量上所构成的影响,因为该心理因素普遍存在于军训全过程,因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和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vivin and VEGF proteins in a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arcinoma of larynx. Methods: 108 cases of squa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liferation capabilities, immunophenotype changes, level of secreted cytokines and activities against lymphoma cells under the c
Pulmonary blastoma (PB) is a relatively rare intratho-racic neoplasm that is composed of immature malignant epithelial and/or mesenchymal tissues whose features
摘要:何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国家乃至与大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并注重人的精神品质的健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其内容可包括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心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着重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以真情感染、用真心呼唤来进行爱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
Primary hepatic carcinoid tumor (PHCT) is a extremely rare neoplasm, usually lacking specific symptoms. We present a histologically proved case and review th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