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y6821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原发性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06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静止期翼状胬肉30眼,进行期翼状胬肉30眼).翼状胬肉眼为病例组,对侧健眼为对照组,病例组又可分为静止期组和进行期组.对患者双眼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测定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 Ⅰ test).应用组间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静止期翼状胬肉病例组Shirmer Ⅰ试验值为(9.23±0.35)mm.相应对照组为(9.37±0.26)m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进行期翼状胬肉病例组Shirmer ±试验值为(9.46±0.43)mm,相应对照组为(9.54±0.29)mm,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静止期翼状胬肉病例组BUT为(9.17±0.35)s,相应对照组为(9.69±0.57)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进行期翼状胬肉病例组BUT为(7.24±0.15)s,相应对照组为(9.33±0.41)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止期与进行期原定性翼状胬肉对基础泪液分泌量均无明显影响,而进行期翼状胬肉对泪膜破裂时间有一定影响(BUT减小).由此可知,静止期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无影响,而进行期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存在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时近视患者阅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
比较了20%灭多威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桑螟、桑尺蠖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低龄桑螟的防效依次为:20%灭多威乳油〉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40%辛硫磷乳油,其
60例脑梗塞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58~83 岁,均经头颅CT证实.对60例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脉冲多普勒检查,结果发现有心瓣膜病变的11例(18.3%),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3例,二尖瓣及主动脉
在<平面几何>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将学生引入到"一种实践活动"中去,通过探究几何概念的产生过程、提出新概念、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应用新概念解决问题、小结与反思新
目的 分析和探讨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对210例(227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疼痛感、并发症及术后视力,随访时间为3个月.结果 215眼(占94.7%)术中无任何痛苦与不适,9眼出现轻度疼痛,3眼有异物感,追加1次表面麻醉后症状消失.9眼发生后囊膜破裂,2眼发生前房出血,无角膜失代
回山消毒和封园治虫是蚕桑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原蚕区养蚕、制种的时间长和程序复杂,比饲养杂交种更易受到病源微生物的感染,因此回山消毒显得更有必要。回山消毒是指蚕期结
患者,男,12岁,因双眼屈光不正,进行眼部生物超声检查,采用奥布卡因滴眼液双眼表麻.表麻后15 min患者双眼结膜充血,眼内有异物感、痒等症状.1 h后双眼睑水肿,睑结膜滤泡,伴有黏性分泌物,眼睑及周围皮肤出现皮疹并骚痒.经局部和全身抗过过敏药物治疗3 d,眼部症状消失。
目的分析弱视患者经治疗后视力≥5.0的弱视眼的对比敏感度。方法对34例(34眼)经过治疗后弱视眼视力≥5.0者和40例(40眼)年龄相匹配的正常眼对比敏感度进行测量。测量采用RM-800对比
目的使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评价兔结膜下药物注射后的渗透性和清除率,探讨一种能够在活体内动态观察的眼部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
本文认为在对云南普通话学习者的语音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语音知觉的特点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尽管云南方言与普通话都属汉语,但它们的语音范畴是有差异的,对有缺失的语音范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