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员出访外国的奇观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的时间尚短,对外部事物很多时候仍不知其然,所以闹出了不少笑话。出访的官员爱写报告、李鸿章在美国不住一等间、两位考察宪政大员上台演讲互相谦让……但中国也是这样开始了解外部世界的。
  晚清时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的时间尚短,对外部事物很多时候仍不知其然,所以闹出了不少笑话。但中国也是从那时开始了解外部世界的。
  早期出访的官员爱写报告
  第一批出访的清朝官员是斌椿使团。1866年,英国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回国结婚,总理衙门派前山西襄陵县知县斌椿等5人,随赫德赴欧洲的英、法等7国游历了7个月,他们写出了《乘槎笔记》《航海述奇》等游历随笔。
  其后是1868年的蒲安臣使团,负责人是刚卸任的美国公使蒲安臣,总理衙门章京志刚、孙家谷等同行。使团出访历时两年八个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他们接触了新事物、新思想,产生了新作品,如《初使泰西记》《使西述略》《欧美环游记》等。
  1876年,清政府派浙海关文案李圭与海关洋员一同去美国费城参观世界博览会。李圭从上海渡太平洋到美国,再横渡大西洋到欧洲,最后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回到上海。他写有《环游地球新录》,不仅记录了费城世博会及各国见闻,而且以亲身经历证明了“地球确实是圆的”。
  1879年,徐建寅受李鸿章派遣到欧洲订购铁甲舰,同时考察了各国工厂,他的《欧游杂录》是中国官员首次对欧洲近代工业深入考察的珍贵记录。
  1887年,清政府首次同时派12位官员分别到亚、欧、南北美洲的20多个国家游历考察两年,他们撰写了几十种著作。
  这些可以视为清朝派人外出考察的先声。但是,这些官员的考察报告还都是“纸上谈兵”,未被清政府所重视,他们上奏的奏折也被束之高阁。
  李鸿章在美国不住一等间
  1896年,清廷派李鸿章为特命头等钦差大臣,出席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与俄国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还应邀访问了德、法、英、美、加等国,会见了各国元首和政要,该使团是19世纪清政府派出的最高级别外交使团。
  当年8月,李鸿章访问美国,提前一天派随员到纽约。随员找了一家最豪华的宾馆,一问价格:一等房间每间每日180美元,合计当时中国银洋近360元,二等房间每日约中国银洋180元,三、四等价格略减。随员发电文请示,李鸿章一看宾馆报价,連连喊贵,为了保持“天朝”的体面才定二等房间一间,用于自己居住,三、四等房间各5间给随员们居住。
  住了一个晚上,李鸿章就叫随员收拾行李,说:“多住一天,就多花好多钱啊!”没想到权倾晚清朝野的李中堂当年在国外如此节约公款。
  考察宪政大员的奇怪演讲
  1905到1906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分两路出洋考察宪政,这次考察直接促成了清朝的预备立宪。但考察的官员闹出了不少笑话。
  一路考察宪政的队伍由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带领去德国、美国、俄国。到了美国,两人去白宫拜访,罗斯福总统得知戴鸿慈是中国的部长级高官,此来又是考察宪法政治,就问他:“听说贵国有修订法律的提议,请问是否已经开始起草了?”戴鸿慈回答:“这个事情是侍郎沈家本专门负责的,据说编撰好长时间了,我一直没有过问。”旁边的翻译官将“没过问”省去没翻译。作为重点考察宪法的主要官员,对于国内修订法律竟毫不过问,翻译出来岂不让美国人笑话。
  端方、戴鸿慈曾到加利佛尼亚大学演讲。演讲时,两人一同走上台去,这令在场师生十分惊讶。没想到,两位大人在台上竟互相谦让上了。端方说:“请老前辈先发言。”戴鸿慈则说:“老兄常同洋人交涉,懂规矩,您请发言。”
  端方的演讲大概一百多句话,却问了戴鸿慈数百次“对不对?”戴也数百次回答“对!对!”
  端方悲情苦劝革命留学生
  考察宪政的端方到了美国旧金山,听说留学生刘禺生在革命党机关报《大同日报》写了很多反清排满文章。于是端方告诫他:“从今以后,那些话都不要讲了。”但刘禺生一直装着不知道端方说的是哪些话。见刘禺生一装再装,端方气得几乎跳脚:“你自己还不明白?就是你讲出口的那些话,你也明白,我也明白,从今以后,都不要讲了。”他的口气又软了下来:“同是中国人,一致对外,这次我们考察回国,必然会有大办法的。老弟再不要讲了啊!”离别之时,他还不忘叮嘱:“我忝居老师,你屈居门人,你给我面子,那些话此后都不要讲了。”晚清风雨飘摇,身居高位的端方如此,滑稽而又凄楚。
  另一路考察宪政的人马由载泽带领来到英国,团内某随员带着翻译逛街,满大街地找装梳子、篦子的包。他自认为是大清官员,财大气粗地要买最好的。一家商店营业员拿出一个镶嵌珠宝、精美绝伦的女式梳篦包,报价6500英镑,顿时让该随员傻了眼。翻译提示是要买男式梳篦包,营业员又取出一个价格相当的男式包。该随员一头冷汗,故意说包的款式不适合,买了个一百来英镑的包,灰头土脸地走出了店门。
  载洵考察海军的两件糗事
  宣统元年(1909),摄政王载沣掌权后,任命其弟载洵为筹办海军大臣,并赴欧美考察海军。载洵一行到华盛顿参观了海军以及各制造厂后,海军当局想请这个中国皇帝的叔叔讲几句话,载洵只挤出了两个字:“很好!”他就再不吭声了,身边的随员干着急也没用。翻译周自齐就把载洵的讲话翻译为:“贵国的海军阵容庞大,训练有素,非常精良,完全符合一个大国风范啊,我非常钦佩!”这才让随员们长舒一口气,美国人听了称赞后相当满意。
  讲话不多的载洵在纽约喝起花酒来却相当来劲,狂呼乱叫,丑态百出,醉眼迷离之时,强拉住美国妓女的手,硬要揣给她一大叠钞票,该女子执意不要,毕竟在人家地盘,载洵不好发飙,弄得相当尴尬。不料,这一幕被人爆料给了美国报纸。第二天,报纸喧腾,而且绘图形容尽致。
  载洵的这趟洋差带了好多军舰订单,所到之处都被奉为上宾,视之为”唐僧肉”。据说,英国军舰制造商为了拿到订单,通过在施放烟火中突然出现载洵身穿制服的肖像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作为回报,英国公司拿到了军舰订单。有样学样,美国政府为了帮助美国制造商获得造船和军火订单,也对载洵访美给予了格外的重视和礼遇。于是美国制造商也获得了中国订单。
  (《文史天地》)
其他文献
古代,人们将海底想象为幽冥世界。为防止死在海中的亲人堕入苦役,吴越地区会用稻草人在海滩上举行招魂仪式。还有一些有名的人物,在海中溺死后被人们尊为神明。比如唐代诗人王勃,死后被人们尊为“水仙尊王”。  如今随着科学发展,鬼似乎只是一个带给我们感官刺激的形象,用来挑起人心中的恐惧。  但在古代文士圈里,鬼之有无曾作为严肃话题被讨论。古人为何会对鬼有如此执念,以至倾注笔墨,让它变得真实可信?  什么是鬼
期刊
1952年,日本战犯的所有指控均被取消。这时,渡边睦弘冒头出现了,他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保险推销员,并且变得富有。4年后,他公开接受一家日本杂志采访,声称自己“不想被美国人评判”。  二战结束后,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列了一个最想抓到的日本战犯名单,一共40人。这些战犯大多是政治家和军队高官,唯独有一个日本兵赫然在列,而且名列第23位。这个日本兵就是渡边睦弘,军衔是陆军下士。他究竟做过什么坏事,惹得
期刊
慈禧太后“钦点”甲第时,一眼看见“王寿彭”三字,“龙颜”大悦,为取“寿齐彭祖”的吉祥之意,毫不迟疑地点了王寿彭。光绪二十九年的状元就这么诞生了。王寿彭中状元真的实属偶然吗?  自顺治三年丙戌(1646年)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停止科举,258年间,山东共出了6个状元。他们是聊城的傅以渐、邓钟岳;济宁的孙如谨、孙毓桂;潍县的曹鸿勋、王寿彭。其中,傅以渐是清朝开国状元,而王寿彭则为光绪二
期刊
中国古代假冒伪劣行为危害极大,尤其是药品、食品领域的造假行为更遭到人们的强烈谴责。而历代朝廷在打击这些行为方面也都出台了许多规定,有些规定相当严厉。比如,有人因造假灭三族,度量衡器须“年审”,刻石经应对“学术造假”……  因造假被灭三族  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造假现象的存在及其危害。早在西周时期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如果不合规格就不准在市场上出售;兵车如果不合规格,不准在市场上出售;织出的布帛,
期刊
某市79岁的刘奶奶因为想家,在住院期间总想“逃跑”,照顾她的醫护人员便临时组成“守护者联盟”与刘奶奶“斗智斗勇”。刘奶奶的“逃跑”视频在网上热传后,许多网友责备她浪费医护资源、“不懂事”。对此,刘奶奶的主治医生表示,请不要对刘奶奶有这样的恶评,她只是一个“老小孩”。其实,“抓”她并不麻烦也不累,反而是工作之余的调剂。  人们常以“老小孩”来形容某些老人,因为在那些老人身上,不仅有孩子心性,有时候还
期刊
凡是挂上宫廷的名字、用乾隆和慈禧当代言人,就是普通食材也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可那么多帝王将相,为何偏偏是乾隆和慈禧成了民间小吃最为广泛的代言人呢?乾隆、慈禧  真的吃过那些小吃吗?  “乾隆十八棍”,你知道是什么吗?这其实是一道用长豆角做的菜。事实上,许多街头小吃、地方名菜都几乎可以看到乾隆皇帝以及慈禧太后的身影。  小吃营销全是“套路”  民间小吃的宣传套路往往是:乾隆微服私访或是六下江南之时,饥
期刊
家集作为一种文献,在世界文献体系中,独一无二,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祖宗、家庭、文字、传统的感知方式与情感体验,其中隐含着一家一族的故事。家集的编刊,无疑是家学传承的重要保障。  世家原指世代有禄位之家,后来泛化,亦可指称以某种专业世代相承的家族。“我们这一门有一种做诗的家风。”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自豪地说。冯友兰的祖父冯玉文有《梅村诗稿》,伯父冯云异有《知非斋诗集》,父亲冯台异有《复斋诗集》,姑母
期刊
平时还好,瘟疫流行时,大量染病的老百姓就医无门,张仲景想了个办法——每个月留出固定时间,官府衙门不处理其他公务,让百姓们进来看病,诊断、治疗的地方就设在官府大堂上。张仲景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坐堂医”。  据统计,从公元前243年到公元1911年的2154年里,中国共发生有史可查的瘟疫352场。在战胜历史上为数众多的大规模瘟疫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医学没有一次缺席。尤其是那些悬壶济世的医生,作出了
期刊
只要玩乐的正德皇帝、长期不上朝专门炼丹修道的嘉靖皇帝、在位6年恣意声色的隆庆皇帝、躲在深宫死活不见大臣28年的万历皇帝……纵观历史,如此另类皇帝可谓非常罕见,为何明朝却“盛产”?  明朝16位皇帝当中,自明孝宗之后,接连出现了数位“奇葩”皇帝。只要玩乐的正德皇帝、长期不上朝专门炼丹修道的嘉靖皇帝、在位6年恣意声色的隆庆皇帝、躲在深宫死活不见大臣28年的万历皇帝。此后竟更加离谱,刚当上皇帝就不上朝,
期刊
庄子云:“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人行于世,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愚昧来收敛自己。有时候,抱朴守拙才是立身处世的救命法宝,也是中国人最高的处世智慧。  中国人的为人处世有两种:一曰精明,所谓“儒表法里”,以儒家的礼对待人,以法家的刑规范人,是为积极入世的一种;一曰退守,所谓道家精神,谦厚卑下、逆来顺受,是身处失意状态时的万灵药。  鲁迅先生曾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