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ebot收购Segway的故事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haowe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电动平衡车Segway于 2002 年面市,由于价格昂贵,上市多年,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营规模。一些中国创业者发现这个产品不错,也开始做。成立于2011年的Ninebot就是其中之一。Ninebot的产品主要通过淘宝销售到国外,售价大概在两三万元人民币,远低于Segway在美国市场一万多美元的定价,在价格上有一定的竞争力。成立两年后,Ninebot全國销量普遍被认为处于行业前五位。此时,它却面临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在变动迅速的科技行业,不能处于行业前两位会非常不利;第二,知识产权问题。Ninebot在国内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发烧友,打开小众市场时,就因为知识产权问题被Segway公司起诉,禁入美国市场。
  这两个问题,因为几个人做了两件事情,完美地解决了。与此同时,Segway的命运也得到了改变。这几个人分别是顺为资本的程天、既是顺为资本创始人也是小米创始人的雷军、Ninebot创始人高禄峰、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和华山资本的创始人杨镭。而两件事指的是:Ninebot加入小米系;Ninebot以“股权融资+银行贷款”收购 Segway 全部股份。
  Ninebot加入小米系,小米系可以提供什么?第一,销售平台。小米的那些米粉正好是一些喜欢玩儿的,通过小米的平台,提升了销量,扩大了用户。第二,供应链体系。运用小米的供应链资源和管理经验,可以降低物料采购成本及制作成本,从而可以对这个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将价格降到4 999元、2 999元甚至1 999元人民币,进入小众市场成为年轻人耍酷的玩意。
  Ninebot何以能够完成对Segway的收购呢?高禄峰在宣布收购消息的那天同时宣布了另一个消息:Ninebot 完成 8 000 万美元的A 轮融资,由小米、红杉资本、顺为资本、华山投资共同出资。这两个事情同时宣布并不是偶然。其实雷军很早就在物色一个平台去收购Segway。雷军一直认为Segway卖1万美元太贵了,但是他看中了这家企业。而华山资本属于最早一批到硅谷掘金的中国股权基金,几年时间下来横跨美国东西部,建立起一支队伍,积累了收购经验。红杉资本也有一个很大的国际网络。这几家聚到一起,就有了联合投资 Ninebot,接着完成对 Segway 的全资收购。
其他文献
隔着由彩色灯管组成的全民K歌欢唱店招牌下的玻璃墙,里面的情景一览无遗。几十位青年男女在一个小舞台前面围坐着,有的拿着饮料,有的晃动着鼓掌器,他们的身后是一排小歌房。小屏幕舞台上方转动着魔球灯,四周则挂着不同尺寸的屏幕。和印象中KTV不同,屏幕上并没有“歌星点歌”这类选项,而是一个个随时可以连麦合唱的在线用户。  店里除了一些能装进二三人的小歌房之外,剩下的就是这样一个以舞台为中心的公共空间了,并没
期刊
“AI+”是服务业升級的必然趋势,但风险与机遇并存,就像一些传统餐饮企业曾在“互联网+”浪潮中做足了一系列“面子工程”,却以失败告终。“面子工程”只能建立瞬时竞争优势,但逃不出客户“仅愿一时尝鲜,不愿持续买单”的困境。  智能时代,客户价值已由“性价比”向“质量、发展理念、主观体验”转变(图1)。“质量”指客户获得超预期的服务品质,前提是对客户预期的精准把握和匠心打磨;“发展理念”指客户从服务体验
期刊
“这工作,太让人抓狂了”,你是否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或许你自己也说过这样的话。为什么工作让人如此抓狂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各种干扰无处不在,工作时间全部被碎片化。第二,为实现发展,不惜一切代价,设定各种不切实际的预期,致使大家压力倍增,劳累过度,几近崩溃。  大家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早出晚归,周末加班连轴转。放弃所有放松休息的时间,没有任何生活可言,因为大家都无法在上班时间把工作做完。  但
期刊
至今为止,我们几乎对于每个阶段商业模式价值的评估都给出了对应的方法:在商业模式拉出增长趋势时,需要甄别这种增长的真实性;当商业模式开始构建,要评估流量资产、生态资产和转化能力;当商业模式搭建完成,需要分析其财务和人力资源效能数据……但这留下了一个空当——“早早期”项目的商业模式究竟应该如何估值?  互联网风口逐渐消失,加上宏观经济寒冬带来的募资难,资本变得异常谨慎而敏感,草创时代里用PPT融资的历
期刊
1969年出生的雷军,今年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年初,在新产品发布会上,雷军介绍红米 Note 7 品质时,指着PPT 上的竞品说:“要不要吊打荣耀8X 啊?算了,给他们留点面子,再说下去我就要现场拆机了……”并一腔青春热血地喊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这句用来形容非洲斗士蜜獾的话,原本是坊间送给周鸿祎的。这些年,“红衣大炮”几乎斗遍了所有的互联网大佬,还曾觉得和雷军网上“你来我往”不过瘾,与
期刊
今天,一家餐厅正在成为一个商业实验室。它是农业、手工业、工业、服务业的连接器,也是供应链、生产、渠道、品牌的综合体;它是老手艺的传承者,也是新技术的拥抱者。把餐饮企业归到“企业”这个大的类别中,我们更容易看清:好的经营就是在“成本”“效率”“体验”三者之间寻找平衡和利益的最大化。  高用工成本一度成就了海度捞的竞争优势。师徒制加上高薪、高福利,形成了海底捞独有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将内部员工紧紧凝聚
期刊
创业维艰,每个拐角处都有失败在等着创始人,而每个失败都是十分痛苦的经历,诸如在业务开始产生收入时被团队最重要的成员抛弃,或者被闯入董事会的“外部野蛮人”扫地出门。  在创业的初期,领导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大概率是会遗失在创业潮的洪流中。创业者清晰认识到自身的素质和市场机会,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能力,才能抛去短视的利益行为,实现企业从0到1的跨越。当企业进入能自我经
期刊
雪花静静覆盖在小黄车的“尸骸”上。 2018年,这个冬天很冷。  感觉到冷的不止是ofo小黄车,还有锤子、斗鱼、美图、美团、摩拜等曾经的“当红炸子鸡”们。2019年1月,创业纪录片《燃点》上映,然而并未激起多大水花。小黄车高管們激情满满的呐喊声“风在前,无惧!雨在前,无惧!”言犹在耳,排队让小黄车退押金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 000万。而徐小平的一句“真的没想到,中国的资金链这5年这么繁荣,这就是中国
期刊
2018年最后一个月,我们举办了庆贺杂志创刊十年的论坛。十年时间是抽象的,当我们谈论《中欧商业评论》的十年,没有什么比观察十年间我们报道的企业更有说服力的了。  2008年,雜志创刊后对阿里巴巴的第一次报道,是关于它要建立的B2C新平台——淘宝商城。那时的淘宝网,还是以小卖家为主的C2C模式。为了向B2C转型,刚刚启动“大淘宝战略”,宣布要打造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我们当时坚定地认为,B2C
期刊
一直以来,人们对成长型战略和稳定型战略较为熟悉,而对紧缩型战略关注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增长本身就是战略管理的核心,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对研究如何增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另一方面,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速发展,与伟大祖国同频共振,多年来大部分企业采取成长型或稳定型战略并获得了成功,从而忽略了紧缩型战略。实际上,经济紧缩难以避免,紧缩型战略是每个企业家的必修课。  部分学者认为,战略是环境敏感型产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