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的创新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在德育和非智力品质培养方面的教育价值。”为了有效落实这一要求,新课程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心选择与设计,实验的探究性、开放性、趣味性、综合性明显增强。实验内容的选择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淡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
  众所周知,能力的培养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实验又是最主要的活动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不但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得到了培养,还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时间,新教材没有严格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再单列学生实验(而以前的教材却是严格区分的,尽管学生实验前也很难离开教师的演示)。
  对于学生难以完成的实验,加注说明由教师来演示。这样的实验,有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浓酸、浓碱的稀释操作。有的对环境或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如硫的燃烧。
  对于实验基本操作,也改变了以往把其作为学生具体实验前单独强化训练的单一做法,而是有针对性地采用了以下几种呈现方式:
  (1)对简单的操作,一开始就单独练习,如固体药品的取用、玻璃仪器的洗涤等。
  (2)对稍复杂的操作,结合具体的实验,配合观察具体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练习,如量筒、滴管的使用、加热方法等。
  (3)对重要仪器的使用,在基本操作中融入探究性思考,如酒精灯的使用等。
  (4)对常用的操作,通过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利用代用品在家中进行练习。
  (5)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药品使用规则以及仪器装置的连接、使用方法等以附录的形式介绍。
  二、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应当承认,验证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验方法。在初中化学中引入一些验证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认识到科学发现或科学规律都必须经过验证才能被确认。并且,学生在完成验证性实验的同时还可体会到因成功而带来的快乐(因自己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书上或与科学家的结果是一样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验证性实验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由于受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制,通过简单现象来验证结果、对于过程和方法“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过多,造成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很难真正发挥出来,学生也不能真正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新教材在改进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主要 :有:
  (1)增加探究性和研究性实验。(含将一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2)在验证性实验中融入探索和研究的成分,增强实验的探索性与研究性。
  (3)将验证性实验作为探究活动的一种活动形式,配合思考与分析,以达到探究的目的。如“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讨论与交流”、“拓展性课题”等,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三、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新教材针对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心理特点,弱化了实验内容过浓的学术味,提高了实验的趣味性。具体做法一是引入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燃烧条件的探索”、“粉塵爆炸”、“金属融化温度的比较”、“氢氧化钠的腐蚀性”等,并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二是在教材中设置了“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拓展内容,供教师和学生选做。
  四、凸显实验内容的生活性和社会性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科学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健康问题等。为了让学生形成辨证的科学思想方法,新教材的实验内容增强了生活气息和社会化程度。具体做法是:
  (1)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从观察与探究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入手,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化学发展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关系。如“硬水和软水的区分”、“乳化作用的应用”、“测定身边物质的pH”、“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实验。
  (2)在实验用品上,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和器具,如在“粉尘爆炸”实验中使用金属易拉罐和小眼药瓶、在“测pH”实验中使用生活中的常用液体等,这样的代用品实验虽然不多,但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究。
  (3)通过一些化学史实、案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五、提倡实验微型化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节约实验经费。
  (2)节省实验时间。
  (3)操作安全、污染小。
  (4)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微型实验药品用量少、器材来源广泛,既能养成节约习惯,又能因地制宜、人人参与;微型实验反应产物少,对环境污染小,便于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微型实验危险小,学生操作安全程度高,既减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心理紧张压力,又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心;微型实验反应速率快、现象明显,便于学生观察等能力的锻炼。此外,实验微型化也有利于一些实验条件差的学校按要求开出实验、开好实验,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六、引领实验绿色化
  绿色化学就是环境友好化学,其主要做法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有害物,同时避免新的有害物质的产生。
  新化学教材实验内容的绿色化主要体现如下:
  (1)大多数实验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无污染或污染小。
  (2)如果是污染性较强的反应物,则要求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实验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
  (3)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及时回收和有效处理。
  (4)规范操作流程,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因偶发事件而引起的污染。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必要的,也是有很大意义的。阅读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情操培养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对于初中生这样一群对生活还没有更多感悟的群体,语文阅读与生活相结合既能让他们对文学产生兴趣,又能加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可谓是一箭双雕的举措。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生活  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就是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
期刊
摘 要:2012年以来,济宁市教科院邓继敏老师提出的“初中历史板块教学”起初只是星星之火,如今却已经是燎原之势。初中历史板块教学的运用在历史课堂是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从中受益,历史课堂也变得更加有色彩。本文就“初中历史板块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整合谈谈笔者的感想。  关键词:初中历史板块教学 课程资源 整合感想  一节课通常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及教学过程组成。“初中历史板块式教学
期刊
摘要: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途径,不断探究新的方法,不断创新开展工作,保证高中德育工作水平的切实提高。在此,本文就如何创新高中生的德育教育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 德育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高中生德育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
期刊
摘 要:跨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的主要特征,看重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性以及综合性,能够综合表现学生的知识、态度、能力等情况。所以,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内容意义非常重大。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实验是高中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前提。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高。在学生获取生物实验知识时,从培养核心素养角度入手,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一、从
期刊
长期以来,体育课的教学与考核,只能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体质状况,导致基础好的“鹤立鸡群”,基础差的“望尘莫及”,使得两极分化更为明显,严重挫伤了学生进一步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整体提高。  因材施教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学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要处理好一般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为了更直观、形象地展示物理学中的原理和规律,在物理教学中引入了PHET仿真软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使用PHET软件的教学方式有更强的互动性和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PHET仿真软件初中物理教学互动性  物理学强调学生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新课标也提倡注重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标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阅读量达400万字以上。让一个群体爱上阅读,不能仅仅靠老师的督促和指导,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促成真正的大阅读。这就必须从问题的源头着手,解决好学生的课外书来源和阅读时间及阅读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初中 课外阅读 语文素养  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提高阅读能力,开拓视野,锻炼思维,陶冶品德,是学生积累
期刊
摘 要:环境保护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一点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如今社会上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处处可见,高中地理课堂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地理课堂上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是对国家环保政策的响应,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 环保意识 重要性 培养方法  在地理知识体系中,有着较多的环保教育元素,广大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策略,不断加强环保教育内容在各个教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教育也得到了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从之前的高考改革就已经开始。教育的改革,也带着众多学科改革,而历史正是其中之一,在我国教育改革之后,历史这一学科的教学模式也随之改革。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而历史这一科目,是学生在初中才正规接触,因为只有初中才有历史,教师想要提高历史课堂的质量,必须要重视教育改革的应用,教育改革,不是简简单单的将一些科目改了一下,而是将课堂翻
期刊
当前,思品科教学普遍存在着老师不想上学生不想听的现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思品学科理论性偏强,偏重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造成有一部分学生对思品课缺乏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有时在教师的要求下勉强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被动参与往往有赶鸭子上架之感,让学生有太多的不情愿,其结果自然不理想。这不仅难以实现教师预期的目标,还可能使学生因此对参与产生厌恶。另一方面我们教师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