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作风求实效 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zaizh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工作提速、服务提质、面貌提神为要求,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一、 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着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加强干部的宗旨观教育,努力建设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奋发有为、堪当重任的领导班子,打造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最基本要求。要深刻理解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我们的职责是向人民负责。每位干部、每位公职人员,都要注意把责、权、义务、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心里多装着人民群众,多想着自己的责任义务。
  二是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要热爱本职、爱岗敬业,把做好本职工作当做事业来追求。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不能眼高手低,要尽职尽责,不能不作为,更不能乱作为。对于分管的工作,要有“守土有责”的精神、独当一面的能力、追求卓越的目标,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不懈怠、不推诿,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工作大局为重、以团结和谐为重。要正确处理“公”和“私”、“大局”和“小局”的关系。
  四是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距离;与周边省份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有距离;我们的能力和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距离;我们的作风,也还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危机意识,有危机意识才能有竞争意识。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保持艰苦奋斗和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不能追逐名利、贪图享受。要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心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自觉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思考问题,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抓住重点,在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上求突破
  
  河北省委、省政府把清理房地产业审批和收费,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第一刀”,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思想上、工作上迅速跟进,全程参与、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态度坚决。多次召开党组会、厅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强调厅机关、市县各部门必须做到带头清、带头减、带头提高审批效率。此次清理精简的房地产开发行政审批、审批用章、收费,建设系统分别占到65%、46%和58%。
  二是核查认真。厅法规处全员参加,8个职能处室专人负责,夜以继日地配合省政府审查组进行清理核查,反复调研论证。我们负责的《审批流程图》先后修改38稿,高质量按时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省政府电视电话会后,我们立即向全省建设系统发出通知,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同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按照全覆盖的原则,对全省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收费情况开展拉网式督查。
  三是带头落实。我们对所有行政许可的审批时限,全部压缩了50%以上,并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要求,研究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服务制度。针对精简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较多的情况,认真研究转变管理方式,做到精简审批但不精简责任,下放权力但不放松监督。
  
  三、完善制度,在“服务窗口亮起来”上下功夫
  
   一是着眼于戒庸争先,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按照目标细化、任务量化、责任硬化、进度时段化的要求,对干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把工作进位争先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二是着眼于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大力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将厅属单位全部纳入标准化管理,重点抓好行政许可标准化、后勤管理标准化、固定资产标准化、重点工作动态考核标准化。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行政审批电子化、审批过程透明化。积极建设省级城乡规划信息系统、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建设系统网上统计体系,促进了工作由繁到简、服务由窄到宽、效率由低到高的转变。
  三是着眼于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政审批窗口建设。我们提出了“符合受理条件的材料按时转接率100%,争取实现工作零失误、服务零投诉、打造省直一流窗口”的目标。目前,已在窗口设置了饮水机、触摸屏、阅报栏和等候区,将办理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结果等内容进行公开。窗口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实行工作A、B、C角制度(A、B角审查,C角复审),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深化改革,在提高住房保障能力上见实效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肩负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和住房保障的重要职责,群众关心、领导关注。加大改革力度,研
  究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拓展发展空间,多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实事,是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总的要求和目的。为此,我们把改革贯穿工作始终,通过改革创新,在实践中锻造作风,在破解难题中提高能力。原建设厅在机构改革中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后,我们从四个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即强力推进城镇住房保障体制改革,构建以廉租住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保障新模式;强力推进规划设计体制改革,构建开放竞争、选优选佳的规划设计市场新机制;强力推进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政府主导、功能强大的城建投融资新体制;强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构建责任明确、管理精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为此,我们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大幅提高实物配租比例,增加廉租住房数量,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投资、有限产权、自主认购的廉价房保障新方式。
  二是加快旧住宅小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旧住宅小区改善重点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统筹规划、综合整治,达到住用安全、设施齐备、环境整洁的宜居目标。棚户区改建和城中村改造,研究制定鼓励政策,全方位招商引资,推行货币化补贴,努力做到先安置、后拆迁,同步解决好城中村村民社会组织形态和个人身份的转变。
  三是落实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拉动房市回暖。引导房地产企业开辟中小城市市场,扩大房地产市场总体规模。
  作者: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责编/于亚博)
其他文献
所谓政绩,就是领导干部“主政一方、为官一任”的工作实绩。能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一个地方干出百姓称道的政绩,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实际检验,也是评价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称职的重要标尺。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敢于理直气壮地追求与创造真正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政绩。  要不讳人言、不甘平庸,始终保持干事创业、事争一流的激情。时下一些地方和部分领导干部不敢说政绩、不愿谈政绩、不想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国民一向以爱书、惜书、读书为荣。而今,我国政府已将促进阅读纳入文化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开展,成效明显。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的数据,国民的图书阅读率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2007年为48.8%,2008年为49.3%。    一、政府推动全民阅读
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先后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就。总的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有如下经验:  (一)按照特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确定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纵观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每次改革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都是针对当时经济
清河县地下无资源,地上无特产,过去30余年是靠敢闯敢干创造了历史辉煌。而在当前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清河再靠什么成为河北省东南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地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我们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对清河的发展现状、发展战略、发展前景进行了重新审视,确定把创建“以羊绒纺织为特色的新兴工贸园林城市”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战略,作为打造冀东南区域经济发展高地和增长极的总抓手,作为实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石家庄市以“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为总体目标,以“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保障,努力在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内化和转化上见真功,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上求实效,为把石家庄打造成为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省会城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深化,就是不能仅仅满足于“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