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神成长引领专业发展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強。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更多“四有”好老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就教师精神成长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教师培养模式进行初探。
  【关键词】教师发展;精神成长;培养路径;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0-0029-04
  【作者简介】1.华琴,南京市金陵小学(南京,210000)副校长,教育硕士;2.陈光明,江苏教育新闻网(南京,210036)副主编。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师发展的持续性和高效性,以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奠基高素质人才培养,发挥教育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作用,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核心议题。随着教师发展观的演进,研究的范围从专业发展的单一维度逐渐向个人发展、社会性发展多维纵深,人们意识到基于教师在教育中主体参与的“角色”定位,教师发展仅考察知识和技能是不合理的,还要从职业愿景、情感效能等主动、积极的方面进行表征。毋庸置疑,教师专业发展在实施策略中应居于核心地位,因为教师发展质量往往决定了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成败。近年来,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指引下,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教育公平。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人民群众对“好教育”“好老师”的期盼愈加强烈,这就对教师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好老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准?“好老师”养成的先决条件和成长路径是什么?在教师培养上,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如何作为?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一、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应有模样
  (一)“好老师”是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根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握好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坚持教育自信,培养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习总书记专门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广大人民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二)“好老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希望之光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奠基之石,也是提高国民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成人,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是历史赋予教育的新使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所在,尊师重教、崇文尚德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三)“好老师”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幸福模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明确指出了方向、路径,更提出了目标、要求。教育需要有丰富学识的“经师”,更需要有家国情怀的“人师”,这就要求今天的教师既要做好“教书匠”更要做好“大先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这不仅是新时代人民对教师的期望,更应该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自我期许,是对“师道尊严”的自我追求。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本路径
  (一)精神成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精神,泛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哲学上,精神是过去事和物的记录及此记录的重演。对于从事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精神就是在教学情境和教育历程中,基于工作、角色、课程、学生等相关因素,逐渐形成的思想、观点或者是假设,是教师个体生命的体验和理解。这种“自我诠释”和“自我知觉”是累积的、动态的,并有一定的方向和动能,外化在教育教学中就成为“最大公约数”,表征在职业愿景、工作态度、情感效能上。具体来说,教师的精神是教师思维意识的自我建构,是组成教师文化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教育行为的隐形向导和教师发展的内生力量。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人生价值观往往决定了教育信念的形成,某种程度上教育信念就是人生价值观的折射。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信念,才能回答“为什么当老师”“怎样当好老师”的问题,才能处理好多元文化冲击和个人信仰坚守的关系,才能在纷繁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安定和职业的幸福。
  (二)自主发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五大以来,作为基础教育肩负的重大任务,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同时,随着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思潮的兴起和终生学习理念的推行,中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角色发生转变,从单指向的“知识传递者”转换为学生生命发展的“参与者”“互动者”“创造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文化底蕴,修炼教育智慧,唯有此才能成就专业上的“冰山之峰”、人格上的“言传身教”。作为一个真实的、完整的、具体的人,自主创造是人类自组织行为,也是一种自然的倾向。从实践、反思到再实践,基于个体差异化的理论知识基础、教育实践感悟,在教师专业能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融入了个人化的情感意志、价值观念,个体特征得以充分彰显,这也就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智慧”。教师的发展不能脱离所处体系和外部环境,也不能超越制度和规范,因此,只有解决好“赋权”和“规则”的问题,才能让教师在身心自由、精神解放中实现“内驱增能”和“自我超越”;只有破除“唯分论”,转为“多元评价”,才能让教师在“教好书”和“育好人”中找到平衡,找到自主愉悦的专业发展姿态。
  (三)专业对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专业对话”是指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中,同行同业者间的相互学习、思想交流。借助团体的力量,吸纳他人的智慧,对于教师在专业上的自主发展“不可或缺”。在“校本对话”中,“小组教研”往往是专业对话最为常态的形式。在“学科教研组”这种学习型组织里,成员往往是熟悉亲密的同事,面临的是相同的教育环境、学情状况,有着类似的职业阶段、教学思困,更方便交流想法、交换意见,也容易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同时,“校本培训”也是学校层面有目标指向的一种“专业对话”形式,通过邀请校外专家或组织校内资深教师授课,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在“校外对话”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上级教育行政人员、教研机构人员、高校教育专家与中小学教师间的对话。这其中,需要解决由于工作职责的区别、关注点和兴趣点不同而产生的对话不充分、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问题。另外,校际交流互动、学习观摩也是“校外对话”的有益补充,可有效地开拓专业视野,有利于破除“小圈子”的思维局限,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窘态。此外,“专业对话”还包括专业书籍的阅读、网络专业社群的互动、区域教研评比的参与、各级各类教研论文评选的参赛、专业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等形式。   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頂层设计:学校校长要肩负发展首要职责
  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是和谐统一的,学校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创设积极的文化氛围、建立科学的成长机制,教师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要求奉献,与学校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从而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师培养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师素质,把师资作为学校发展第一资源善加培育和使用。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成就一个好学校”,好校长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的教育追求、丰富的管理智慧,他不仅是学校规范办学、稳定运行的管理者,还应是学校创新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引领者和顶层设计者。
  如何促进教师发展?从学校层面而言,校长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引领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的事业使命感、教书育人的职业幸福感。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先进典型,培育示范群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榜样力量引领教师发展,真正让教师做到“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
  其二,创建充满活力的教师发展评价制度,引导教师群体发展文化认同,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成长机制,鼓励“个体拔尖”从而引领“整体发展”。打造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式”培养、“差异化”支持,为每位教师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并设立个人成长档案,学校定期考核、动态分析、诊断修正。
  其三,打造学习型学校,创建学科类专业组织。挖掘校内外专家、名师资源,成立“名师工作室”,在“导师”的带领下深入学科教研,设立专门资金保障运行,对专业组织进行阶段性评估考核、纠偏指正。
  其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组织学科类的专题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赛课评课、征文竞赛、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为教师提供开阔眼界、涵泳智能的时机,并给予优秀者奖励,在职称评审上予以制度性加分。
  (二)角色担当:中层领导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学校变革的过程中,随着管理职责“重心下移”、组织结构“扁平增效”,作为中坚力量的教研组长、学科组长等,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科骨干教师、促进学校创新发展等方面将发挥主体作用。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科建设水平,校长层面的职责主要是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等宏观层面的设计,在充分授权下的中层干部则必须肩负起实施教学计划、组织学科教研、评估教学质量等基础性工作,如何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智力支持体系、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学科文化,这是教研组长必须承担的角色职责。
  其一,要有主动工作、创新管理的意识。教研组长要全面熟悉组内教师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现实困境,深入分析个体的发展需求、潜在可能,在全组教师的共同探讨下,确定本组的发展思想和总体目标,制订个人成长规划。在具体工作中要基于实际,遵循“因人而异、个性发展”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层评价。同时,教研组长要准确、深刻、全面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沟通协调上下层级、群组个体之间的关系,引领学科建设的“守正出新”全面融入学校发展的“鼎故革新”之中,以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创新发展能够“同频共振”“生息与共”。
  其二,要有整合资源、专业引领的意识。开发组内资源,挖掘其他资源,为教师发展供给“养分”,这是教研组长的重要职责。组长要积极组织学习、开展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要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建立“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组织形式,鼓励实践和研究的创新,实现“梯次成长”和“持续发展”。在具体教研中,如何解决“磨课”问题聚焦散乱、主题和专题关联缺失、学科育人价值被忽略等“困题”,这就需要教研组长具备深厚的学科素养和专业积淀,方能以专业的视域观照和引领团体的发展。
  其三,要有营造文化、深度科研的意识。在反思中自我否定,在否定中自我革新,这是痛苦的冒险之旅,需要极大的勇气,但唯有此方能达到真实美好的“彼岸”。教科组长要有在群体中树立“深度科研”“创新创造”的教师榜样的意识,营造创新型文化氛围,为创新之举“加油点赞”,为勇敢之人“心理托底”,让教研组真正成为学术争鸣的论坛和教学创新的舞台。其中,尤其需注意避免评课时“三个优点一个希望”的敷衍之举,鼓励讲真话、提问题、给建议,让探讨交流真正发生,让智慧汇聚成为可能;避免教研活动“完成任务式”“应付学校考评”的倾向,要保障活动的有效性,保证活动的目的达成,真正满足教师的需求;避免“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伪科研”“假科研”,鼓励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教育问题入手,用实证精神指导教育教学研究。
  (三)自我超越:教师个体要建立主动发展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效果,这是教师的职业目标,也是教师的精神诉求。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树立自主发展的意识,在教学互动中主动反思研究,经过不断的观念更新、思维重构,才能将显性的经验内化为育人心得,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自我超越。
  其一,在观念更新和教学互动中发展思维。面向国际、面向终身、面向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特征。当今时代处于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浪潮之中,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需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都发生急剧变化,“抱残守缺”的思维和“故步自封”的做法终将被时代淘汰,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从教学本身来讲,随着学科知识的不断分化,每个人的认知范围势必缩小,教师就必须勇于正视自身知识的“盲区”,与学生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开放的心态将自身置于教学相长的“互动场”,在发展学生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其二,在教学反思和教法重构中提升技能。教育本质上讲就是为学生“开蒙启智”,教师所有的职业素质、知识技能均不能脱离教育实践和教学实际而“纸上谈兵”,认知水平、反思能力、职业精神最终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在长期的、持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走出重复性实践的“怪圈”,将研究态度、创新思维、变革意向融入课程策划、课堂设计的“二次重建”中,对教学目的、课程内容、过程与成效进行理论性探究,减少非理性行为的介入,提高反思的针对性、整体性、导向性,才能实现从“散乱”到“有序”、从“盲动”到“科学”的“有效教研”。
  其三,在借鉴同行经验和理论学习中丰富内涵。作为群体中的个体,每个教师都处于教育改革、学校发展的“生态”之中,除了“生命自觉”的驱动之外,与同行的多维度合作学习不可或缺,只有怀着“兼容并收”的心态“择善从之”,才能化“他人经验”为“自身能力”。同时,现代教师的工作仅凭“经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教育理论、学科前沿的研究性学习,专业发展必将失去“源头活水”,职业能力也将势如“逆水行舟”。只有在对“同行者”“先行者”经验与思想的借鉴和观照中,教师的生命价值才能走向内涵丰厚。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问世,给银屑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现如今银屑病的治疗进入到生物制剂的时代。本文将从免疫学机制进展衍生银屑病靶向治疗策略、针对靶分子的生物制剂研发、银屑病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现状和银屑病生物治疗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摘 要】区域研修是推进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步入信息时代,区域研修逐渐出现了一些与当前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江苏省苏州市作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达地区,积极探索智慧云平台背景下区域研修创新路径,从当前区域研修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以苏式地理区域研修为例,论述了打造师本团队研修、智慧创意研修、灵动学术研修、统合容融研修等具有鲜明苏州特色的苏式区域研修的创新路径,为区域研修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与单纯抗VEGF药物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黄斑水肿(ME)的疗效。方法循证医学研究。分别以视网膜静脉闭(阻)塞、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视网膜激光光凝为中英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和在线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
你知道目前世界上健在的年龄最大的人在哪里吗?  2005年12月9日,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宣布,目前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应是一名116岁的厄瓜多尔老婆婆,而不是此前认为的115岁的美国人伊丽莎白·波尔登。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8例女性患者的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图像序列,年龄21~79(45.5±13.7)岁。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CBAM-ResNet自动分类模型,统计图像级别的分类结果,同时结合集成学习思想得到患者个体的分类结果。基于残差网络的CBAM-ResNet分类模型在单张图像层面对乳腺肿瘤的分类准确率达到82.69%,灵敏度为85.67%。采用投票机
【摘要】一个新教师要自信地走进课堂,就需要在职前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与教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有“教的知识”“学的知识”“学生的知识”与“课程的知识”等。要提高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师范教育需要设计专门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需要开展案例教学,确立基于实践的理论学习模式;需要延长师范生的实习时间。同时,大学与中学要建立更广泛的合作机制,重视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  【关键词】新教师;专业知识;师范生;职前教育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IVA)初始治疗及换药治疗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eAMD)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行IVA治疗的eAMD患者38例4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29只眼,女性14例20只眼;平均年龄(66.82±8.71)岁。所有患眼均行IVA治疗。起始负荷剂量2.0 mg,每月注射1次,连续3个月,随后每月复查并
目的探讨自拟清源生化汤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入选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80例脓毒症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脓毒症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自拟清源生化汤,每日1剂,早晚各100 mL分服;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连续治疗7 d。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凝血酶原
臀部是人体曲线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女性形体美的重要体现。目前常见的隆臀手术方式包括假体置入、自体脂肪填充、玻尿酸注射、自体组织瓣移植以及联合手术等。准确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手术操作、良好的术后并发症管理对于隆臀手术效果至关重要。该文就假体置入、自体脂肪填充两种主要的隆臀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防治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