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日本橙皮书溶出度测定法对国产格列本脲片溶出度进行对比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aom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采用日本橙皮书溶出度测定法对国产格列本脲片进行溶出度测定,制备溶出曲线,探求产品内在质量。方法:以日本橙皮书中格列本脲片溶出度测定法,测定溶出度,制备溶出曲线。结果:以pH7.8磷酸氢二钠-枸橼酸缓冲液900ml为溶出介质,8个企业24批次产品在5min溶出限度均符合规定,60min溶出限度有6个企业符合规定,但其溶出曲线与标准溶出曲线相比较,相似因子
  瘙楋2均小于50,为不相似。结论:以日本橙皮书中格列本脲片溶出度实验条件(桨板法,50转、溶出介质中不添加表面活性剂)进行溶出度测定,能更加全面准确的反映产品的溶出性能和内在品质,本次试验所检测24批次产品,单点溶出限度虽符合要求,但溶出性能较差。
  关键词:格列本脲;溶出度;日本橙皮书
  【中图分类号】R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19-01
  格列本脲是磺酰脲类降糖药,用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1]。《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格列本脲片溶出度检查是以小杯法进行,转速为75r/min,且溶出介质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这种试验条件(溶出介质体积小、加入表表活性剂助溶、转速高)测得的溶出度不能反映产品在体内的真实溶出情况。本文以日本橙皮书中格列本脲片溶出度实验条件,进行8个国内企业24批次产品的溶出度检测,溶出度试验条件设定得当,试验结果与体内相关性更强,更加能全面真实的反映产品内在品质。
  1仪器与试药
  格列本脲片(来自国内8个不同企业各3个批次产品,规格2.5mg);格列本脲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Agilent1100自动液相色谱仪;ZRD6-B型药物溶出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BP211D微量天平(德国赛多利斯)。
  2方法
  取供试品,以磷酸氢二钠-枸橼酸缓冲液(pH7.8)900ml为溶出介质,桨板法,转速为每50rpm,经5、10、15、20、30、45、60min时取样20ml,同时补充同温度同体积介质,弃去初滤液10ml,精密量取续滤液2ml,加甲醇2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预经105℃干燥4小时的格列本脲对照品37.5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量取2ml,精密加溶出介质2ml,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溶出量5min不得过超50%,60mim不得低于75%[2]。
  3结果
  采用日本橙皮书中格列本脲片溶出度实验条件(溶出介质pH7.8)进行溶出度测定,8个企业24批次产品在5min溶出限度均符合规定,60min溶出限度有7个企业符合规定,但其溶出曲线与标准溶出曲线相比较,相似因子
  瘙楋2均小于50,为不相似。部分批次实验结果。
  4讨论
  溶出度试验技术是评价口服固体制剂内在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该试验可为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提供基础数据[3]。然而溶出条件的设置决定了溶出度试验结果与药物体内溶出情况的相关性,只有溶出条件(转速、溶出介质体积、溶出介质pH等)与人体胃肠道环境相似,溶出度试验结果才能反映药物在体内真实溶出情况,以及产品内在品质和工艺稳定性。
  本次试验8个企业24批次产品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格列本脲片溶出度检查项下要求,均符合规定。然而此检查法溶出度试验条件设置的比较宽松,溶出介质体积小,且加入了表面活性剂,增加了药物在介质中的溶出度,使测得的溶出量与在人体胃肠道中真实溶出量相关性小;转速快,只模拟了年轻人胃肠道蠕动情况,而不能反映药物在年老体弱人群中的溶出情况。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采用日本橙皮书中格列本脲片溶出度实验条件(溶出介质pH7.8)对24批次国产格列本脲片产品进行溶出度测定,并将溶出曲线与标准溶出曲线进行比较,2均小于50。说明国内企业在处方设计或生产工艺方面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不能很好的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通过严格设定溶出度测试条件,可以更好的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避免低水平的仿制,使产品质量与国外产品一致,对于像格列本脲片这样的难溶制剂,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兴才.3种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4):82-83.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审中心,药品体外溶出验试信息库.
  [3]张启明,谢沐风,宁保明,庾莉菊.采用多条溶出曲线评价口服固体制剂的内在质量[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12):946-950.
  参考文献
  [1]高洪英,薛芳菁,王静等.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河北医药.2013,01:9-18.
  [2]张军荣.难治性支原体肺炎60例诊治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08:11-20.
  [3]崔赛男,谷丽何凡.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药物.2012,12:20-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白血病患儿治疗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白血病患儿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3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遵医嘱用药率100.00%、合理饮食率94.74%、保护黏膜率92.11%、对护理总满意度100.00%,同对照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术式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3年期间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88名脊柱结核病人,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跟踪随访,对比不同术式对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88名病人中脊柱结核病灶总体治疗痊愈率为85.8%,值骨融合取得的成功率为88.7%,接受完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8%,手术结束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菌素治疗难治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难治性肺炎患者的资料,并采用(0,1)分布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菌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症状变化,并进行3个月随访查看复发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变时间,包括咳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威县分离自肺结核病人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为进一步有效防治结核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威县2012-2013年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用比例法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耐药性检测。结果:143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总耐药率15.4%,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8.9%和38.7%。4种抗结核药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7.7%)、链霉素(5.6%)、
期刊
摘要:肝脏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及真菌性感染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有致命的后果。对于肝脏感染性疾病及时而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因为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不同。超声和CT对肝脏显像都很好,而CT发现微小脓肿更具敏感性,磁共振因其多维成像功能及组织高分辨率,在探测组织成分微小差别中应用也非常广泛。本文着重介绍肝脏感染性疾病的CT及MRI表现。  关键词:肝脏感染性疾病;影像学诊断;表现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波依定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波依定治疗,观察组在波依定治疗的同时给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8.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波依定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中图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儿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入选病例年龄分布、用药情况、肝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分型。结果:入选病例男女比例20:16,年龄5个月~14岁不等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有抗菌类药物、中药、解热镇痛药、化学药物等,患儿多有乏力、发热、皮质、消化道症状、过敏反应等症状,病理学特点主要
期刊
摘要: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也在快速更新。妇科宫腔镜麻醉要求较高,麻醉师处理妇科宫腔镜麻醉时需对麻醉方式、手术分类、给药途径、药物选择、剂量选择、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更为有效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协助妇科医生完成宫腔镜的操作。目前,丙泊酚作为一种常用的麻醉镇静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宫颈手术中.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酚配伍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对脑萎缩偏瘫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脑萎缩偏瘫6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4例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乙组34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为76.47%,乙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胸外科开行手术后发生心率失常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09月-2014年06月接受过开胸手术患者60例,按照挂号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为未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监测情况。结果:经分析,观察组患者经过淋巴结清扫的例数为20例,吸烟例数为2例,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