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偏瘫68例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a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对脑萎缩偏瘫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脑萎缩偏瘫6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4例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乙组34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结果:甲组治疗有效率为76.47%,乙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偏瘫的临床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萎缩偏瘫;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02-01
  脑萎缩是常见的神经精神性临床疾病[1]。脑血管长期处于慢性缺血状态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患者红细胞的变性能力减弱,微血管血液灌注不足,促使脑组织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缺血状态,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形态,从而患病。中医研究认为该病发病原因为髓海失充和精血亏损,与肝、脾、心、肾四大脏腑失调存有密切关系[2]。现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脑萎缩偏瘫68例患者,对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脑萎缩偏瘫6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20例、14例,共34例,平均年龄是(65.39±1.29)岁,最大87岁,最小59岁,其中2例脑栓塞,6例高血压。乙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9例、15例,共34例,平均年龄是(65.38±1.27)岁,最大86岁,最小58岁,其中3例脑栓塞,5例高血压。甲组和乙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甲组34例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乙组34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1)西药选择胞二磷胆碱、乙酰谷酰胺和吡拉西坦。胞二磷胆碱(国药准字H22026208,包装规格2ml:0.25g),乙酰谷酰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4506,包装规格5ml:0.25g),吡拉西坦(国药准字H43020666,包装规格0.4g)。取0.5g胞二磷胆碱溶于150ml氯化钠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取100mg乙酰谷酰胺溶于250ml葡萄糖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吡拉西坦片每日3次,每次2-4片(0.8g-1.6g)。治疗时间为2个月。(2)中药选择菟丝子12g、当归10g、鹿角胶15g、砂仁10g、杜仲10g、龟板胶15g、山茱萸10g、远志5g、枸杞子12g、熟地12g、白术10g、山药12g、石菖蒲5g。针对肢体麻木、头晕胸闷、舌苔白腻、舌質红、脉滑數的患者在上述药物中加入法半夏,陈皮,黃芩,法半夏剂量为10g,陈皮剂量为10g,黃芩劑量為6g;针对舌红少苔、口干目涩、失眠健忘的患者在上述药物中加入酸枣仁和白菊花,酸枣仁剂量为15g,白菊花剂量为10g;针对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的患者在上述药物中加入天麻和人参,天麻剂量为10g,人参剂量为10g;針對言語不清,半身偏癱,脉弦澀的患者在上葯中加田七,水蛭,田七劑量為10g,水蛭劑量為5g;煎法:头煎时间为25min,加水量为500ml,留汁250ml;二煎时间为30min,加水量为500ml,留汁200ml,两次共450ml,分三次服用,每次150ml。治疗时间为2个月。(3)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针灸穴位选择上星、百会、大椎、太阳、四神聪、晴明、足三里、风府双侧、印堂和神门。
  比较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
  1.3疗效标准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或病情恶化;好转: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基本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以好转和有效作为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组34例治疗有效率为76.47%,乙组34例治疗有效率为94.12%。乙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治疗效果比较一。
  3讨论
  脑萎缩具有病程较长、起病缓慢、病因较复杂、进展缓慢等特点[3]。该病按照不同发病部位和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按照发病人群不同可分为成人脑萎缩和小儿脑萎缩两种,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该病早期患者表现为手足发麻、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动作迟缓和反应迟钝等。局限性患者可出现性格改变,表现为言语增多、性格急躁、多疑自私和生活习惯怪异等。弥漫性患者可出现记忆障碍、智能减退、痴呆、行为障碍、性格改变等症状,并伴有癫痫发作和偏瘫,后期患者表现为发言含糊、不别亲疏、杂言五章、口齿不清、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者可出现完全痴呆。小脑萎缩患者可出现震颤、语言障碍和共济失调等症状。中医研究主张治疗该病时应以补肾填精、真气达巅、活血益脑、精髓充脑为主[4]。研究发现,对该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维护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研究中,对乙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4.12%,单独应用西医治疗的甲组治疗有效率为76.47%,乙组明显高于甲组,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分析,对脑萎缩偏瘫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秀珍,薛忠福.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7(22):47-48.
  [2]李艳军,田秋芬,刘文志.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6(20):42-43.
  [3]刘慧婷,郑林科,王翠玲.中西药结合治疗脑萎缩1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18(22):55-56.
  [4]闫广会.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的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3,12(17):63-64.
其他文献
摘要: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或母婴传播疾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在子宫内感染。可以引起宫内感染的致病微生物很多,大多是病毒感染。宫内感染主要的传播途径有:(1)胎盘的垂直传播;(2)下生殖道感染的上行性扩散;(3)围生期感染。围生期感染又包括分娩、哺乳、与新生儿直接接触传染。临床诊断标准:母体发热,体温37.5℃,产妇心率大于100次/min,胎心率大于160次/min,羊水臭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白量蛋白指标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作用。方法:搜集2008年以来80例糖尿病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分组统计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数值并与正常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0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检验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可及时发现早期肾损伤,对早期治疗起到决定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
期刊
摘要:目的:对白血病患儿治疗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白血病患儿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均为3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遵医嘱用药率100.00%、合理饮食率94.74%、保护黏膜率92.11%、对护理总满意度100.00%,同对照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术式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3年期间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88名脊柱结核病人,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跟踪随访,对比不同术式对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88名病人中脊柱结核病灶总体治疗痊愈率为85.8%,值骨融合取得的成功率为88.7%,接受完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8%,手术结束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菌素治疗难治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难治性肺炎患者的资料,并采用(0,1)分布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菌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症状变化,并进行3个月随访查看复发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变时间,包括咳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威县分离自肺结核病人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为进一步有效防治结核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威县2012-2013年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用比例法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耐药性检测。结果:143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总耐药率15.4%,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8.9%和38.7%。4种抗结核药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7.7%)、链霉素(5.6%)、
期刊
摘要:肝脏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及真菌性感染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有致命的后果。对于肝脏感染性疾病及时而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因为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不同。超声和CT对肝脏显像都很好,而CT发现微小脓肿更具敏感性,磁共振因其多维成像功能及组织高分辨率,在探测组织成分微小差别中应用也非常广泛。本文着重介绍肝脏感染性疾病的CT及MRI表现。  关键词:肝脏感染性疾病;影像学诊断;表现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波依定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波依定治疗,观察组在波依定治疗的同时给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8.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波依定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中图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儿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入选病例年龄分布、用药情况、肝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分型。结果:入选病例男女比例20:16,年龄5个月~14岁不等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有抗菌类药物、中药、解热镇痛药、化学药物等,患儿多有乏力、发热、皮质、消化道症状、过敏反应等症状,病理学特点主要
期刊
摘要: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也在快速更新。妇科宫腔镜麻醉要求较高,麻醉师处理妇科宫腔镜麻醉时需对麻醉方式、手术分类、给药途径、药物选择、剂量选择、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更为有效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协助妇科医生完成宫腔镜的操作。目前,丙泊酚作为一种常用的麻醉镇静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宫颈手术中.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酚配伍丙泊酚应用于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