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届常见肿瘤规范化、标准化诊治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届全国常见肿瘤规范化、标准化诊治学术研讨会定于2009年5月28日在济南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协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腹腔镜外科杂志》编辑部承办。

其他文献
2008年底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在其门户网站发布各专科肠外营养应用指南的征求意见稿。这是继2006年4月该学会公布各专科肠内营养应用指南之后,在肠外肠内营养领域的又一里程碑。该套指南均由欧洲各领域专家基于循证医学以及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后推出的,既拥有权威性又保留了随时根据证据变化而更新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本文选摘由Braga,Ljungqvist,Soeters等几位外科专家推出的“外科肠外
期刊
患者,女,38岁,因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肿块1月入院.查体:甲状腺肿大,分别于甲状腺左右叶可及约4.0cm×3.0 Cm和1.0 cm×1.0 cm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波动感,界限欠清,随吞咽活动,气管无偏移,颈部可及多枚质软淋巴结.B超示"双侧甲状腺多发肿块,颈前及双侧颈部见淋巴结肿大"。
期刊
患者男,56岁.因"反复腰痛10 d余,加重伴腹痛6 h",明确诊断为"破裂性腹主动脉瘤"于2006年11月20日第1次急诊入院行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及术后康复均顺利,术后11 d出院。
期刊
腹部手术中由于涉及门静脉的显露、游离,手术病变部位的解剖、病理因素,以及手术操作不当等,术中容易造成门静脉损伤,而手术医生对手术病变部位的病理解剖因素认知不足常常是导致门静脉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其损伤部位、机制及术中处理状况直接影响着预后,故有必要探讨导致门静脉损伤的病理解剖因素及机制,进一步明确对其处理对策及预防策略。
期刊
目的 探讨不同腹部手术后早期是否存在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及术后早期血浆白蛋白含量变化是否与炎症介质水平相关.方法 选取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择期行不同腹部手术的患者45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胆囊切除组(A组)、胆囊切除+胆道探查组(B组)、消化道肿瘤根治切除组(C组).每组均为15例.3组于术前、术后12、24、48 h及72 h测定血浆白蛋白含量、血清IL-6、TNF-α浓度.结果
目的 探讨Ⅳ期直肠癌患者原发病灶切除的价值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外科治疗的118例Ⅳ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18例分为二组,手术切除原发病灶组(105例)和仅行造瘘术组(13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18例中105例行直肠原发病灶切除,同期行转移瘤切
患者女,40岁,发现左腋下肿物6个月,进行性增大3个月,于2008年3月28日入院.查体见左腋下可见隆起,表面无破溃,周围皮肤无红肿,可触及约7 cm×4 cm×3 cm大小的肿物,质软,活动度良好,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表面光滑无触痛.左上肢无异常感觉.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正常。
期刊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4月手术切除的4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特征、手术、病理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 1999年1月至2008年4月我院共手术切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4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37.6岁;胰头肿瘤18例,胰体尾24例;首发症状以腹痛最为多见(47.6%),28.6%患者无症状;MRI诊断正确率
肝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Okano等[1]报道9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同时性肝转移78例,异时性肝转移12例)中仅19例有条件行肝转移灶切除术,该19例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7%和34%.Hiratsuka等[2]报道胃癌肝转移患者中有40%合并腹膜转移,60%转移灶已累及肝左、右叶,仅10%有条件行B级治愈性切除术.本研究应用组织因子cDNA转染高转移能力的SGC-7901 L2亚系
期刊
目的 研究重组Akt腺病毒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细胞内同源重组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myr-HA-Akt;采用四氯化碳复合法制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将大鼠模型分为二部分:用于组织学检测的大鼠,在制备大鼠模型的第2周和第6周自尾静脉导入Ad-myr-HA-Akt.第8周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内Akt,p-Akt,F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