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医患关系的媒体呈现研究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81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媒体对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报道推动了医护人员形象改善,具体表现在报道力度显著增强,公众对医护了解更全面;报道取材真实鲜活,积极引导舆论氛围;报道平台与方式多样化,信息传递及时通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报道凸显人文关怀。分析总结疫情期间媒体报道的可取之处,对后疫情时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构建和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后疫情;媒体报道;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15-02
  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公众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和判断会受到媒体议程的影响,媒体报道从事件重点、视角、态度、价值引领等方面对公众的认知以及社会舆论起着导向作用,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案例时有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媒体对医护人员先进事迹及医学防护科普知识的大力宣传和报道,有效促进了医患双方的互相尊重与理解,医护人员形象得以改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媒体报道为缓和医患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示例,归纳总结疫情期间媒体报道对缓和医患关系的影响与启示,从媒体呈现方面提出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与对策,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媒体报道对医患关系的积极影响
  (一)报道力度显著增强,公众对医护了解更全面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救治与医务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一方面,媒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疫情期间的医疗新闻、医患互动展开密集的报道;另一方面,公众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等信息传播媒介快速获取医疗、医患相关报道与信息。疫情期间,各类媒体对医患新闻展开了丰富广泛的报道,以人民日报为例,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当年7月,人民日报累计报道了61篇医患相关内容,而2019年全年人民日报累计报道相关内容为43篇,相较之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其关于医患医疗的报道力度显著增强[1]。疫情期间媒体报道力度显著增强直接促进了公众与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了解。目前导致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公众及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存在认知偏差,存在因认为医疗是标准化的商品而对就医效果期待过高,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及工作内容存在认知偏差等现象。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媒体报道的内容涉及医患之间的良性交流互动、一线医护人员的真实工作状态、医用物资供应、医护人员的防疫补贴、疫苗研发进度以及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等,丰富的内容使公众对医疗卫生、医护工作的了解范围得以扩大,对医护人员的刻板印象等认知偏差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纠正,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度、包容度、信任度,为我国医患关系的缓和奠定基础。
  (二)报道取材真实鲜活,积极引导舆论氛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媒体记者从抗疫一线挖掘医务工作者的真实素材,从不同角度报道了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讲好了中国医生的生动故事。一方面,报道凸显了医护人员崇高的道德形象,如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等;另一方面,报道展现了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形象,这主要表现在防疫科普、疫苗进展等方面。媒体通过对真实客观事件的报道,促进了医护人员媒介形象的改善,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为缓和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报道平台与方式多样化,信息传递及时通畅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使得媒体报道的内容、形式、渠道更加多元,满足了公众居家隔离期间信息资讯获取与互动交流等多重需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关于医患关系的媒体报道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从报道平台来看,媒体报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电视等媒介,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以及自媒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众多媒体在不同平台上延展形成了新媒体矩阵,极大地扩大了新闻信息的受众群,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广泛性与快捷性。从报道方式来看,各媒体借助漫画、短视频、抗疫公益歌曲、接力加油点赞、纪录片等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一线医护人员的真实工作状态、医学知识科普及辟谣等相关信息呈现给大众,一方面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及时辟除了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及谣言。疫情期间,以假乱真的假消息层出不穷,对于“双黄连能够治疗新冠肺炎”等错误信息,主流媒体借助平台优势快速及时地对其进行了辟谣,有效防止了社会秩序紊乱,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保障了公众的基本权益。疫情期间的媒体报道以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为公众传递、科普、澄清医患方面的信息,搭建起了公众与医方之间的桥梁,促进了双方的友好和谐交流,缓和了医患矛盾,推动了医患关系向好发展。
  (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报道凸显人文关怀
  在当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媒体一味追逐经济利益、博人眼球,导致新闻报道中存在报道失信、宏观失实、立场失位、倫理失范等问题[2],违背了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基本要求,对医患纠纷事件真相的呈现、公众对事实的判断产生了不良影响,形成媒体社会责任缺位的现象,不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媒体报道的主体与内容呈现具有多元化特征,报道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医护人员、医疗物资、专家学者、普通民众,报道内容涵盖医护先进事迹、患者心理诉求、疑难困惑等。例如,《非新冠肺炎患者该如何就医》《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回家如何康复》等报道聚焦患者与普通民众,为其健康防护、日常生活等提供指导与帮助,一方面为患者与公众答疑解惑,解决了医患双方医学知识“信息不对称”现象;另一方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医疗系统的负担。疫情期间,此类报道彰显了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是新闻媒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媒体科普医学常识并对社会舆论与价值进行正面引导,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医患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媒体报道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启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闻媒体作为多方主体的“沟通桥梁”,在促进双方相互理解、化解医患矛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医护人员的形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为医患关系向好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对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媒体应该怎样發挥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获取一线鲜活素材,讲好医护人员的生动故事
  目前,部分新闻媒体存在失范现象,其对医疗卫生行业的不实信息及负面新闻不加以溯源检查便进行二次传播,违背了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医务工作者的媒介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媒体记者深入医护抗疫一线取材,对医护工作状态、压力环境等进行了充分报道,有效改善了医护人员形象,增进了患者及公众对医务工作者的尊重与理解。后疫情时代,为促进医患关系向好发展,新闻媒体需要深入医护工作一线获取鲜活素材,讲好医护人员的生动故事,塑造客观、真实、立体的医护形象,尽可能地消除患者及公众对医护人员的刻板印象及偏见,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价值引导作用,为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注入正能量。
  (二)增强正面报道的艺术性,创新出彩报道方式
  正面报道要想发挥出缓和医患关系的作用,必须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关于医患医疗的新闻报道形式呈现多样化、创新性等特点。各新闻媒体通过漫画、短视频、纪录片、网络接力点赞、照片、歌曲等多种形式对疫情期间的医患良性互动、先进医护事迹进行了全面生动的报道。相比简单的文字记录和表象议论,丰富多样的报道形式强化了新闻内容的表现力,信息传递更显强势,更好地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引导功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媒体增强正面报道的艺术性,创新出彩报道形式,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对改善医生媒介形象、促进医患关系缓和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新闻媒体在今后报道相关内容时应着重关注和推广的关键点。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作用,通过多渠道组合增加新闻信息受众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种新媒体渠道全面开花,各大新闻媒体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的作用,在多个平台发布并传播了疫情动态、医学常识等相关新闻,极大地拓宽了公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并通过多种渠道组合增加了新闻信息受众。医护一线战疫的真实工作状态等信息通过各种平台广泛传播,在全网、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理解、爱护医护人员的良好氛围,为树立正面良好的医护形象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为缓和我国医患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经验为媒体工作带来启示:媒体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矩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导向功能和传播效果。
  三、结语
  医患关系作为社会热点话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关于医患的正面报道唱响了和谐的主旋律,在我国严峻的医患关系中融入了一抹温情。疫情期间的相关报道对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有效发挥作用具有启示意义,新闻媒体要讲好医护人员的生动故事,增强正面报道的艺术性,充分发挥新媒体矩阵作用,以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媒介形象改善为契机,充分发挥其舆论引导功能,为医患关系稳步向好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媒体作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在进行医疗新闻、医患纠纷的报道时,应避免就事论事,要聚焦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充分发挥媒体的社会监测职能,推动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这是新闻媒体在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高静文.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人民日报》医患关系报道研究(1978-2018)[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2] 官田田.医患纠纷报道的媒体失范问题[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
  作者简介:邱卓娅(2000—),女,山西临汾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四全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作为一种更加健全的全域传播结构,成为媒体发展的新方向.如今,我国媒体逐渐转型,开始进入全媒体发展阶段,新科技赋能对
摘要:本文分析新时代俄罗斯民众对华认知度和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众多因素,分别从提升文化软实力、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展开媒体合作、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提升中国影响力。  关键词:俄罗斯民众;中国形象;对外传播;媒介塑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58-03  一、引言  目前,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认知还
“开往春天的列车”刷屏的新闻现象背后,是媒体融合发展、全媒体传播的成果检验.本文从“开往春天的列车”谈起,并列举刷屏爆款案例,着眼各个报道的经验总结,谈全媒体传播规
一条新闻稿的价值能否得到充分挖掘并呈现,选取一个好的新闻角度是整个新闻工作链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尤其是对于纷繁琐碎的日常新闻报道而言,选取一个好的新闻角度,会让一
摘要:新闻是人们获取新鲜资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会以新闻的方式呈现到大众的视野中。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极为方便,对于新闻信息的内容、形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采访作为获取新闻信息的关键环节,只有运用一定的新闻采访技巧,保证新闻采访的质量,才能保证新闻信息的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采访技巧提高采访质量,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采访技巧;电视新闻;采访质量  中图分类号:G
地方党报作为地域文化的一扇窗口,是展现地方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地方党报要承担应有责任,深度挖掘、探寻与展示本土文化,努力打造本地文化品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移动设备更加智能化,用户获取互联网新闻内容更加便利、直观,网络新闻占据人们的视野.由于互联网信息把关机制不完善,新闻真实性无法保障,网络虚假新闻泛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乡村振兴,是接下来要做的大文章。而做好这篇大文章,在构筑党和人民群众信息沟通的“最后一公里”方面,区县媒体承担着重要使命。由此,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每一个区县媒体人认真探讨和分析,
当前,短视频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校园中经常可以看见大学生拍摄校园Vlog,并将视频上传至短视频平台获得关注,短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流量风口.短视频在丰富学生校园生
融媒体背景下,作为新闻信息传播关键环节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积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从新闻信息搜集、新闻稿撰写和自身素质三个方面寻求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与发展.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