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一剂养生良药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_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医学对心理健康尤为重视,认为它是健康长寿中最重要的因素。国外有一位名叫马斯乐的专家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创造新观念和具有幽默感”。一位哲人曾这样描述幽默:“它是一只奇妙的精灵,可将烦恼化为愉快,忧心忡忡变为乐趣陶陶,悲观厌世转为向往憧憬,而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心境逐渐处于爽然与开朗,并由此能引起诸多启迪与联想。”可见,幽默正是拥有心理健康的“健心操”和“补心丸”。
  幽默能祛除失落感。人到老年,尤其是离退休后,如不注意心理调适,就很容易产生失落感。这种心理和情愫上的变化,若不注意解除,则易损神折寿。而幽默诙谐的谈吐,则是祛除失落感的有效举措。一位设计师退休后,每日无所事事,颇有“夕阳西下日子短”的凄凉感。一日,他儿子拿回来一捆自己设计的图纸请父亲“斧正”。老人说:“还是你自己来吧,我老了,不中用了!”儿子笑着说:“树老根多,人老智多。您老人家拔一根银须也比我的腰粗,许多事情若无您的指点,我会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啊!”老人听罢,笑逐颜开,立即帮儿子“斧正”起来。自此,儿子常找点设计任务或疑难给父亲。老人生活充实了,且看到自己退休后的价值,自然,失落感不翼而飞。
  幽默能带来欢乐。一对再婚的老年夫妇,常因小事闹矛盾。一天,又因一件小事争执不已。老头一气之下说出“离婚拉倒”的话,老太说:“这可是你说的,当是千真万确?”老头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语气坚定。老太又说:“那好,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凡是我的东西,我要一个子儿不落,全部带走!”老头反诘:“难道我稀罕你的东西不成?”老太狡黠地将一块毛毯铺在床上,然后喊老头:“上去躺下!”老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老伴儿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干啥?”老太嘴一努,眉一挑:“包好了,我带走啊!”原本满脸恼怒的老头,顿时被老伴儿的幽默逗乐了。从此,两相恩爱。幽默引发的喜悦,耐人回味,并能产生有益的辐射,从而使人在发生快感时心理得到某种满足和抚慰。
  幽默产生笑。古所罗门王有句格言:“心中常有欢乐,身体常有健康。”俗语云:笑一笑,十年少。幽默,往往使人忍不禁而发笑,这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笑,一种发自肺腑而不需装腔作势的笑。而笑是一种欢乐、愉快而满足的表现。众所周知,笑有许多益处。一位老数学教师之妻患有心脏病,为此,他总想让妻子能有愉快的心情。一天,妻子与同事发生矛盾,回家后满脸不悦。这位数学教师并未急于究问个中原由,却凑在妻子脸上煞有介事地数着什么。妻子懊恼地说:“做什么?讨厌!”这位数学教师不紧不慢地说:“我在数你脸上的小数点(雀斑)被吓跑了几个!”妻子一听,乐了:“老不正经的东西,一个也不少!”说完,老两口相视而笑。妻子的懊恼在丈夫的幽默声中化为乌有。
  幽默能使人充满自信。毛泽东有诗云:“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自信心强的人,有强烈的创造欲和事业心,它是健康之树常青的甘露和阳光。由幽默引发的自信,是智慧火花与顽强意识的迸发,因而不仅使人拥有好心情,同时也是脑子运动锻炼和事业成功的助手。据说,爱迪生在发明制造白炽灯泡时,失败了一千二百余次。这时,一位好事者讥讽他说:“先生,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二百多次了,没有成功的希望了。何必还要白费劲呢?”爱迪生没有生气,而是回敬于“幽他一默”:“先生,错了的是你。我的成就是发现了一千二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说完,哈哈大笑。爱迪生就是满怀幽默的自信心,百折不挠,最终把电灯泡发明出来,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幽默是智慧的花朵,健康的源泉,愿你在幽默中活得快乐、健康长寿!
   〖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人到了银发族,不管您高兴不高兴,老年生活都摆在了面前。以怎样的心态适应老年生活,不仅会影响到身心健康,更决定了老年生活是否快乐幸福。研究发现,面对老年生活,老年人一般有如下5种心理适应模式。您不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该以哪种模式来适应老年生活。  一是成熟型。这样的老人有人生智慧,感到自己的一生收获不少,是有成就的一生,在离退休时心安理得,毫无挂恋,理解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积极参加工作和各
盛夏烈日炎炎,蚊蝇活动频繁,病毒细菌容易伴随不洁食物进入人体,导致新的感染发生。老年肝病患者一旦被感染,病情肯定会加剧。另外,盛夏之时,户外活动增多,外出旅游等机会不断,老年人更易疲劳,引起肝病复发。老年肝病复发,往往容易造成重型肝炎,病情相对较重,病死率较高。为此,专家提醒,老年肝病患者要做好保肝护肝的工作。防止感冒受凉根据天气冷暖更换衣服,防止感冒受凉,及时接种疫苗,防止各类病毒细菌入侵。夏季
年逾80的我,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腰不弯,背不驼,头发乌黑,行走轻松自如。邻里亲友们都羡慕我身体好,说我是60多岁的人,询问我有什么保健妙招,我笑着告诉他们,这主要归功于我的健身“十字诀”——叩、梳、拉、揉、搓、食、爬、扭、甩、拍。一叩——既叩齿民间有“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不掉牙”的说法。每天早晚有节奏地叩击上下牙,是我常年坚持的自我保健法之一。经常叩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使牙齿变得更加坚硬
春天,一个百花吐香的季节,热爱摄影的我和几个好朋友相邀去野外郊游。田埂边,只见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翁正架着三脚架照相机在拍野菊花镜头。作为摄影同行,我忍不住停下脚步静观老翁拍摄,本来以为老翁很快就会按下快门,可等了老半天,老翁还伏在三脚架的相机上一动不动,右手食指搭在快门按钮上,神情专注。我耐不住急了,说道:“老人家,您还等什么呢?难道这风景还不值得您拍几张呀?”他轻声细语地说:“小声点,别把我的蝴蝶
我已经是一个高龄老人,现在还精神矍烁,头脑清晰,行动自如,可谓“老当益壮”。这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调情志、节饮食,常用脑,勤运动”的结果。调情志: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的变化。情志过与不及,都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去平衡,而引起疾病。因此,我日常很注意保持开朗乐观,心胸豁达,也不过于激动。如果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有人有事使我生气时,我就来一点“生气歌”中的
目的 探讨以PIs或NNRTIs为主方案治疗HIV/HCV合并感染的患者比较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07~2008年分别在上海、广州等传染病医院的门诊,选择确诊的HI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心理不平衡的危害  常言道:气大伤身,病从气上得。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思想情绪与其生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长期的情绪紧张、焦虑、怨恨等使信息系统活动紊乱、无序,导致阴阳失调、行为失控、机体细胞受损,极易发生病变。试看周围故人的死因,除了老死和因事故死亡者外,大多是气死和吓死的。在我所居住的社区有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妇,因和邻居发生矛盾,气愤之下站在院子里吵骂长久,晕倒在地,立
抑郁症与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由婚姻关系引起的负性生活事件发生较多。因为婚姻关系所孕育的家庭,除提供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物质需要外,还提供给人们必要的情感需要。家庭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促进配偶双方人格的发展、成熟和提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所必须的“感情气候环境”。是否有利于家庭成员身心健康,是否能为家庭成员提供良好的“感情气候环境”取决于家庭主要成员婚姻关系的特点和质量。如果家庭成员,尤其夫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