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生成素基因多态性与拮抗剂方案中卵巢反应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z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黄体生成素β亚基多态性(variant-beta LH,v-βLH)是否会影响使用GnRH拮抗剂方案(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行体外受精(IVF)助孕时卵巢的反应性与妊娠结局。

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使用GnRH-A方案行IVF助孕的不孕患者78例,按照v-βLH-8Arg-15Thr位点的基因型是否发生突变分为变异型组(n=15)和野生型组(未发生突变,n=63),基因重组促卵泡素(recombination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rFSH)启动促排卵,观察患者的基础资料、卵泡发育速度与激素水平、IVF相关实验室参数及妊娠结局。

结果

v-βLH多态性的发生率为19.23%。LH基因变异型与野生型不孕患者促排卵过程中的性激素变化、卵泡发育速度、r-hFSH用量与使用时间、获卵数与可利用胚胎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型组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与野生型组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βLH在中国女性有一定的发生率,但不影响使用GnRH-A方案促排卵行IVF助孕时的卵巢反应与妊娠结局。

其他文献
母-胎界面中,巨噬细胞占全部免疫细胞的20%,其在妊娠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子宫内膜和血管的重塑过程、滋养层细胞的侵袭、胚胎的免疫耐受以及最终的分娩。精氨酸途径参与了很多的代谢过程,而巨噬细胞中的精氨酸途径主要包括两条途径:①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作用生成NO和瓜氨酸(NO途径);②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鸟氨酸和尿素(鸟氨酸途径)。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母-胎界面中巨噬细胞与精氨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高龄PCOS患者在卵巢储备和获卵数上有一定的优势,推测其生育窗延迟关闭。本文将从PCOS患者卵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高龄PCOS患者辅助生育结局三方面阐述高龄PCOS患者生育窗特点。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创伤性子宫动静脉瘘的价值。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2015—2018年间28例宫内操作后超声拟诊为子宫动静脉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动静脉瘘组和残留组。比较两组病灶部位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峰值流速(EDV)、收缩/舒张比值(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手术病理或数字剪影血管造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助孕的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失败后改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方案促排卵对胚胎质量及体外受精(IVF)结局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53例POR患者GnRH-a长方案助孕失败后改用GnRH-A方案的前后自身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方案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