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之祸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形不是烫头发——王贝用生命的代价,给公众提了一个醒,但更加重要的,是从业者和主管者也能意识到,整形医疗行业不仅仅是一笔“生意”。
  
  不了了之
  
  “超女”王贝死亡的真相,随着11月28日的遗体火化,成为一个永远的谜团——这是公众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王贝是2005年“超级女声”成都赛区选手,除此以外,这个学通俗唱法、在酒吧驻唱的武汉女孩,并没有太多值得炫耀的“名气”。还好王贝曾经是“超女”,微博上的消息,很快引起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主流媒体一再关注,王贝的死亡这才受到主管部门、武汉市卫生局的重视。在沸沸扬扬一周以后,王贝事件终于获得一纸官方结论。
  在这份1200多字的报告中,官方描述王贝于11月13日10时在中墺医疗美容门诊部实施颌面骨整形手术,13时20分逐渐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生命体征不平稳症状,因病情危重,当日15时56分转入161医院抢救,后经抢救治疗无效于15日凌晨3时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对于王贝死因的解释是“据该门诊部和161医院提供的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可能为气道梗阻。气道梗阻的原因包括:(1)手术创伤出血导致呼吸道梗阻;(2)术中或术后咽喉部组织水肿;(3)术中及术后可能存在误吸;(4)或上述原因皆有。而气道梗阻进一步引起缺氧导致心跳骤停。要确认王贝死亡根本原因,需要进行尸体解剖。”
  死亡的根本原因需要进行尸体解剖才能得以明确,而王贝遗体在调查报告公布前2天已经火化。因此,调查报告仿佛是给公众出了一道选择题,留给看客无尽的猜想,而真相,就此成为永远的谜团。让公众“绝望”的是,没有尸体解剖就找不到根本原因,找不到根本原因就无法追究责任者,无法追究责任者,导致王贝死亡的危险因素就永远藏在暗处,没人知道会不会再有人掉进同一个“陷阱”。
  “关于王贝死亡技术性的原因,追究恐怕只能到这里,不会有最终的答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说。这样的说法有些让人失望,但事实的确如此。王贝家人并未申请对遗体进行解剖检查,并接受了医院方面的赔偿条件,表示不会采取法律措施追究这次事故。
  李青峰主任认为,从内在来看,王贝之死,技术原因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社会、行业管理等系统问题才是多年来不断出现整形死人和毁容事故的根本原因。
  
  行业死结
  
  “除了王贝,今年因整形手术死亡的案例,已经有数起,只不过没有被公开报道。”作为国内整形外科权威专家,李青峰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现实,但现实又不容回避。
  李青峰分析说,整形医疗事故之所以不断出现,人才瓶颈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整形外科专业形成了几大中心,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京整形外科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等。这几大中心都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当年的学术权威,在解放前就到国外接受了专业教育和培训。
  李青峰教授告诉记者:“上海1960年代到1980年代,电影明星如果需要接受整形手术,必须获得文化主管部门的同意。接受整形外科医疗在当时并不普及,医师人才数量极为有限。”“文革”期间,中国整形外科专业基本停滞,重要的专家都被下放,“文革”结束后,整形外科人才培养出现严重的断代。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期,人们追求自身完美形象的需求被激发,从演艺明星到普通百姓,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整形医疗服务。当时,一个医生只要会做埋线双眼皮手术,就很容易成为“富翁”。改革开放至今,对于整形美容业来说,是“最小规模的学科遇到最大的发展机会”。
  几乎一夜之间,整形美容业受到投资者追捧,各种整形美容机构出现在全国城市的街头。整形医疗机构多了,合格的医生却不够,这势必给整形医疗埋下安全隐患,一些医生在全国各地疲于走穴,有的医生干脆在并不具备整形医疗能力和资格的情况下“非法行医”。
  “在国外,一个合格的整形外科医生,至少需要7-8年的培养,而现在国内很多正在行医的医生,只有半年、一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专门进修整形外科专业培训。”李青峰说,培训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生技术的成熟度。“全国几个整形医疗中心,就算开足马力培养,也还是赶不上整形医疗市场对成熟医生的需要。”
  在王贝事件中,为王贝实施手术的医生汪良明虽然持有医师执业证,但执业注册地是广州远东美容医院。按照我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医师的执业注册地只能为一家医疗机构,医师必须在执业注册地行医。但事实上,汪良明不仅在武汉中墺医疗美容门诊部对患者实施手术,从这家医院的宣传可见,他俨然是中墺医疗美容门诊部的“主力”医生。
  业内人士表示,正是因为具备从业资格的医生太少,如此的“走穴”行为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整形外科合格医生稀缺,是整形医疗行业内的一个“死结”。李青峰表示,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准备接受较大整形医疗的消费者,更需辨别医疗机构的实力和资格,选择规范的医疗机构。
  
  整形不是烫头发
  
  王贝事件不仅让公众倍感困惑,也让整形医疗行业遭受打击。据媒体报道,近期上海市整形医疗机构业务量比往年同期下降五成,特别是王贝接受的颌面骨整形手术,更是乏人问津。李青峰认为,很多接受整形医疗的消费者,对整形美容的认识存在误区,王贝事件“吓退”了一些人,而在此之前,很多人又把整形手术看得“太容易”。
  李青峰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下午手术后晚上就嚷着要乘长途车回家,对于医生留院观察的要求,患者很难理解。“我常常会说,你到医院来接受整形手术,不是到理发店烫头发,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正是大家对整形医疗风险认识不够,一些人才会选择不规范的机构接受手术,让各种事故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
  消费者对整形医疗的这种心态,很大部分要归因于虚假宣传的影响,在过去众多的整形医疗机构广告中,“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被有意夸大,而手术风险却被隐藏。李青峰认为,整形行业充斥商业逐利性广告,是行业乱象的体现,美容院非法开展大量整形美容治疗,极大地伤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阻碍了整形美容行业的健康发展。
  韩国整形美容业的高歌猛进,曾经被中国同行视为榜样。在韩国,城市里整容机构林立,甚至出现“整容一条街”。政府将整形美容业作为吸引外国消费者的旅游医疗项目,由国家组织整体营销,像发展其他产业一样作为重要经济产业发展。但从医疗规律的角度看,医疗美容机构如同理发店般满街尽是,这样的繁荣并不正常。李青峰介绍说,韩国2005年整形医疗纠纷1000多起,抗议者的游行活动曾经将“整容一条街”堵了9次。而为了吸引海外消费者到韩国接受整形医疗,医疗纠纷和事故有意无意地被忽略和掩盖。
  “整形医疗也是医疗,需要遵循医疗的一般规律。”李青峰的建议是,创伤较小的整形医疗项目,可以在经过资格审查的诊所进行,而需要麻醉的高风险手术,必须在大型综合医院实施。“让一般的机构也具备较全的科室和抢救能力,不仅很难实现,也是一种浪费。”他认为,大型整形专科门诊的设立,应该非常谨慎,因为这样的机构有进行大手术的冲动,而它们在出现医疗意外时,又不具备抢救能力,像王贝一样的悲剧,就不可避免。
  多年来的行业经验与教训,使李青峰深深感到,在事故多发时,行业管理的改进更加重要。他认为,开设整形医疗专科医院的门槛首先应该提高,不仅投资门槛要大幅提高,以防止急于逐利,不顾风险,盲目扩大手术指征,医生队伍能力资格的把关更应从严;其次,应该建立质控管理和手术指征自我约束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整形医疗专科医院的投资者,应该得到专业的培训,理解医院、医疗这一特殊行业有别于一般产业,赚钱也须遵循“医道在先”原则。
  整形不是烫头发——王贝用生命的代价,给公众提了一个醒,但更加重要的,是从业者和主管者也能意识到,整形医疗行业不仅仅是一笔“生意”。
其他文献
文化的商业属性本是应有之意。在太久的年代中,我们仅记住了它“专指”的“意识形态”解说,进而“文化”只能直达“大革命”的“狭义”。    自2010年11月1日起,浦江岸畔曾叫作世博文化中心的蚌壳建筑,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事情要追溯到2006年,上海世博园区内可容纳4000人的剧场设想,源于日本爱知世博会。后被市领导否决:对于永久性建筑,没想好,不建。摸着石头过河的一年多后,站立在工程“执
若干年后,朱利安·阿桑奇一定会成为某部好莱坞大片的主角。这位中等身材、一头银发、声音低沉的39岁的澳大利亚人,在2010年的年末,占据了世界几乎所有主要媒体的头版头条。  第一次信息世界大战正式开始了,但谁又曾想到,这场战争会是“一个人”对抗政治、经济架构下的国际强权?  阿桑奇的网站至今已经公布了有关阿富汗战争的7.6万份秘密文件、有关伊拉克战争的39.2万份文件,以及美国外交部的25万份文件,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阿桑奇用行动说,给我一台电脑,我就能晃动世界。    当美国《时代》周刊开始盘点2010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人物的时候,朱利安·阿桑奇毫无疑问成为最热门候选。这个用“维基解密”掀起一场“信息暴动”的澳大利亚人,用鼠标不留情面地扯下一块块遮羞布。焦头烂额的美国政府把他视为拉登式的危险人物,还有成千上万的国际民众却认为他是英雄。  在公开25万份美国外交密电后,阿
10年前,黑客帝国似乎还只是一个遥远的预言,但对无政府主义者来说却更接近每天的现实,他们在以自由塑造着一个新的赛博秩序,然后改变真实世界,就像伟大的无政府主义者蒲鲁东曾经说过的,自由是秩序的母亲而不是秩序的女儿。这场世界范围的互联网游击战还会持续下去,计算机骇客与黑客们、政治异议者、反全球化运动者、生态主义者都在加入这场网络战争,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瘫痪某个国家的互联网或者电网,而是为了信息的自由。
政府的行为并不总是正当与合法的,因此,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公众言论自由与知情权的限制的正当性基础是需要审视的。    阿桑奇成为全球聚焦的关键,是其主持的维基解密网站披露了大量美国的国家机密。但事情戏剧性的发展,却因为瑞典以涉嫌强奸罪对阿桑奇发出通缉令,致使其在英国被捕。  透过阿桑奇事件众多表象的戏剧性元素看,这一事件折射出现代宪政与法治的尴尬与困境。因为这一事件的本质,是公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与
“最后一个流氓”牛玉强的出现,让人们再次开始思考“严打”刑事政策的何去何从。    牛玉强的黑色荒诞人生,离不开一项特别的制度“严打”。这项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确立,8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至今已有50余年的悠久历史传统。  与西方国家“重重(对严重刑事犯罪从重打击)”的“严打”政策不同,当代中国“严打”政策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典型的政治性、军事性、行政性。这种运动式执法虽然
姜文说:“如果你真想表达点什么,那就得冒点风险,还得有愿意这样的合作者(制片人),就看你幸运不幸运。”如果以此衡量,姜文是爱冒险的,而且他也是幸运的。    关于姜文,不确定的事和确定的一样多。  新片《让子弹飞》让大家觉得既看得懂又牛逼,大家好像只记得拿他上一部《太阳照常升起》的“看不懂”来作比,个个都说姜文始终在为这个词憋气。我们忘记了他在1995年时拍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光内地票房就超过
在娱乐喧嚣至上的现实语境中,崔永元选择了《我的抗战》。    “向国军致敬!”  在北京世贸天阶近日举行的崔永元团队电视纪录片《我的抗战》同名图书首发式上,当91岁的原中国驻印军新一军第50师特务连连长尤广才被央视主持人敬一丹隆重“推出”时,有年轻人喊出了“反动口号”。早早赶来采访的台湾《中国时报》驻北京特派记者王铭义笑了。  崔永元也笑了:“不用那么喊了,时代变了,我觉得应该向中国军队致敬,无论
回顾这一年的戏剧市场,可以总结出三个关键词——驻场、多元、是非。    2010年,戏剧界的热闹程度几乎与世博会成正比。虽说经济不景气,然而人们对于文化艺术消费的热情却有增无减,从上海到北京,从大剧院到小剧场,一年四季,星火燎原。如果说2009年满城争看周立波是一场票房神话的话,那么2010年的戏剧市场,堪称遍地开花。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路道,各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  回顾这一年的戏剧市场
“我曾希望抹去痛苦的回忆,但只有倾诉出来才得到解脱。”    舞台上的道具很简单:一桌一椅,三只柜子。穿着鲜红色毛衣的吉拉·阿尔玛戈(Gila Almagor),是台上唯一的焦点。  “我出生前4个月,父亲死了。母亲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受回忆困扰,她的精神状况不太好。小时候我读寄宿学校,常年与母亲分开。10岁那年夏天很特别,因为母亲接我回家过暑假。”  在吉拉略带沙哑的希伯来语声中,时间回溯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