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功利世界背道而行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ao3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人们忘掉目的性、功利性之后,最美的东西才会呈现出来。“例外”运用独特的成功之道——文化与审美,让曾经的小众更加坚信自己的道路。
   关键词:品牌文化;审美;美学生活;独立式设计品牌
  “例外”最初是小众的,它的受众最初仅针对对艺术与美极其敏感,对精神生活有着巨大渴望的都市女性。2013年春天,“第一夫人”事件之后,“例外”犹如一个从独自美丽与世无争的淡然女子,一下被推向众人瞩目的焦点。
   关于“例外”的成功,贾樟柯曾说,“例外”的工作者们“是作为文化工作者在从事服装工作。含蓄,不张扬品牌的商业性,所有东西都是藏起来的。”这很好地解释了“例外”独特的成功之道——文化与审美。当人们忘掉目的性、功利性之后,最美的东西才会呈现出来。任何外在形态都是内在本质的流露,用这种观念去理解服饰,我们就能触及服饰文化本质的美:服饰之美在于与恰当的人的结合。服装本质性的美,就是能够使人本质的生命力、精神状态通过服装而得以凸显,使人更具魅力与风采。在这里服装是物质、人的气质是一种精神,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产生的美,就会产生近乎完美的效果。在一个特别注重表现的时代,服饰成为表现自我的一种本能方式与艺术手段。
   个性化的时代,年轻人也不盲目追求奢侈大牌,而是越来越愿意追求带有强烈设计风格的服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审美倾向和世界观。最能满足消费者愿望的就是独立的设计师品牌。“例外”最初作为独立设计师品牌,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艺术性与先锋性。随着2002年之后品牌的稳步发展,“例外”开始思索如何通过服饰与设计去影响到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也开始了自身从独立设计师品牌向文化美学品牌的逐步转变。品牌的最大功能在于溢价,而品牌的本质在于这种看不见的竞争力——文化。例外通过品牌文化的构建赋予了产品以美的概念。
   1 品牌文化
   1.1 东方美学精神
   “例外”以传承东方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将原创精神转化为独特的服饰文化和当代的生活艺术。“例外”所追求的是东方的美学精神,是一种由内至外,也就是由心灵向生活方式的表达与流露。东方美学追求的是虚实相生的意境,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自然纯真之美。“例外”将这一品牌精神贯穿于整个设计、产品、店面形象以及营销策略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人们生活在现代的快节奏与重压之下,心中往往会对悠然的古意心生一种向往。传统美学所体现出的简约、自然和诗意,能为现代人漂泊无依的心灵带来片刻地安详与宁静,它深刻地蕴含着中华民族审美的纯真、浪漫与超越。真正的古意是在精神上继承传统文化的意蕴,但在形式中却不完全重复过去的风格。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古典的精神内核,而不是某些具象的形态,这样才可能在阐释古典的同时散发现代气息。中国的服饰文化想要重获新生,必须要去思考传统文化的本质。《汉声》杂志的创始人黄永松说过:“我希望我们民族各行业的人,包括设计的人,他所要动用的元素,他都应该去了解,然后他才是拥有了这个元素。所以,有很多人是很取巧的,很快就弄外形。你做一个东西,一定要有神,且和你自己的神相通,这才是你要的。”[1]“例外”特别注重保护中国的本土设计,在这个西方一直牢牢占据时尚界话语权的时代,它一直植根于自己的本土文化,在不断的思索中茁壮成长。“例外”坚守着这个古老国度的伟大诗意,并赋予它新的形式。其官方网站的简洁古朴的设计、双面店与复合店的美学生活理念,这些视觉呈现都使得“例外”超凡脱俗。对于精神的重视,对于文化美学生活的推广,使“例外”超然于同质化的竞争。
   1.2 艺术气质
   服装是工业,更是艺术。艺术与美,是超越功利性而获得更高意义的一种存在。“例外”始终保持对于艺术与审美的自觉追求。现代社会中,千篇一律的肤浅服饰淹没了许多人本应有的纯真面目。“例外”一直强调要用内心细腻的感知去做设计,尊重自己内心的美学观念或者人文观念,这样的设计才会更长久,因为动力来源于人的内心,而不是外界看待的这种表面的形式感回归心的本源、专注地回归内心的本质,这样的设计才可能穿透纷繁的世界,赢得最广泛的共鸣。“例外”具有一种诗意的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和精神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要人们去关注自身的精神状态和内在的真正需求。在“例外”营造的氛围之下,消费者买回衣服,不只是一件物品,而是一种情感寄托与心灵归属。
   2006年,马可创立了自己的艺术品牌——“无用”。“无用”是在当代艺术领域及人文思考上的全新探索。在市场经济中,所有人都在追求一种有用、一种功利性。而那些“无用”的东西是否真正没有价值。“无用”体现的就是一种内心的纯粹,马可想通过这些无用的东西找到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无用”这个品牌只是一个概念,是马可纯粹的一种艺术表达与探索,务“虚”。马可邀请人们抛开消费的态度,珍惜手工之物的稀有性与情感性。物质自己永远不会变美,是人投入进去的感情使物质变美了。衣服是可以传递感情的,物品是有记忆的。传统服装业走的是先工业后设计的道路,“例外”则是一个例外。企业的初衷纯净、无功利性,品牌文化则倡导最纯粹的东方哲学与美学。在营销手段上,“例外”更是开传统服装企业的先河,走了文化营销的道路。
   2 文化营销
   2.1 人文关怀
   与其他品牌通常使用的聘请形象代言人、媒体广告和低价大战的营销策略不同。“例外”选择的是从文化层面上激发客户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例外”文化营销的这种选择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创立之初本身就带有这样人文关怀的思考。文化支撑着“例外”丰富的品牌内涵,使“例外”更具有无穷意蕴。
   2.2 美学生活方式
   品牌需要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要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这是品牌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情感诉求等的精神象征。通过创造产品的物质效用与品牌精神的高度统一来塑造品牌文化,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层次的满足、心灵的慰藉和精神寄托。在消费者心灵深处形成潜在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这也就是品牌对消费者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消费者对自己喜爱的品牌会形成强烈的信赖感和依赖感,对品牌的选择和忠诚不是建立在直接的产品利益上,而是建立在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上,维系他们与品牌长期联系的是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情感因素。因此,服装品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就必须体现出对人本身的关注和尊重,着眼于生命关爱与人性情怀,注重人的存在、价值、心灵、精神和情感。在中国,品牌的人文关怀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心思去做这件事的企业还不多,但有这种情感需求的消费者却日益增多。“例外”因此很好地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空间。
   生活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所谓物质生活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而精神生活则是包括道德观、审美观、饮食观等一系列价值观在内的总和。服装产品或者服务的营销是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象,品牌演化过程对产品以及服务的升级,其本质是对生活方式的“贩卖”。
  参考文献:
  [1] 吾爱汉声[DB/OL].http:∥shop36450118.taobao.com/?spm=0.0.0.0.XKyHP7.
  
其他文献
摘 要:殡葬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有机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生命内涵的深入认知,公众对殡葬寄予了更多的精神需求,这使得殡葬在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重塑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教化功能。近年来,不少公墓已开始尝试与博物馆相结合,寻求变为城市纪念场所的可能。现以国内首家殡葬纪念性博物馆——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为例,浅谈现代殡葬(公墓)如何与博物馆跨界组合,在服务逝者之外,满足生
期刊
摘 要:新的时代,新的作品,随性与自由,带给观者另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退去繁华迎来一片宁静。冷军以“限制自由”为主题,突破限制,表达自由。从而回归传统,再现审美。以《限制自由》画展为例,分析画家创作目的和绘画特点。   关键词:写实;写生;随意;自由  20世纪末,全国第九届美展最具成就的是诞生了《五角星》,冷军的名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了整个艺术圈。冷军是一位极有天赋的写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往往
期刊
摘 要:阳刚之美体现在中国文化与自然山水中对中国山水画有着深刻影响。《周易》对中国书画影响很大,北方多用笔法描绘山体,南方多用墨法表现烟雨朦胧。北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全图笔墨苍劲、厚古,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山石雄浑厚实,富有阳刚之美。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周易;阳刚之美;溪山行旅图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作为美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都是美的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
期刊
摘 要:美国犹太作家艾巴辛格在其作品中创造了一批性格多样﹑命运多舛的女性人物,文学评论界对于这些女性形象褒贬不一,有些女性读者甚至指责辛格是一个“厌女狂”。本文拟就从辛格的短篇小说《女扮男装求学记》和《已过世的小提琴手》中的两位知识女性的遭遇来分析在父权制度下知识女性不可避免的悲剧,并最后得出结论:辛格本人并没有什么“厌女症”,他只不过是通过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二战以前东欧犹太社会女性所处的境况。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提出,四川开始积极地建设新农村建设。但是,大多数在城乡规划是忽略了因地制宜有特色的建设。新农村中,建筑外形差不多,更像是建了一个微型城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果农村新村建设没有特色,那么就难以得到发展。运用视觉形象设计的结合,因地制宜
期刊
摘 要:岫岩皮影戏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与满族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民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岫岩的很多地区至今还开展着皮影表演活动,并保留了许多原生态的表演程序。本文通过笔者亲历三次较有特色的皮影表演活动,能够让人深刻感受到岫岩皮影的演出特色,那就是与当地民众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符合民众需求;与时俱进,注重保护传承。   关键词:岫岩皮影;演出特色;保护;传承  皮影戏,在辽宁地区主要以复州、
期刊
摘 要:布贴艺术是陕北民间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夸张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本文从色彩表现的角度出发,以延川布堆画为例,以求更加深入认识和理解陕北民间布贴艺术的色彩魅力。   关键词:陕北;民间布贴;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象征性色彩  0 引言   陕北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近代由于陕北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这片土地上较多保留了原生态的艺术特质,陕北的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东北小品和南方小品广受人民喜爱,本文主要从文体学角度对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和以严顺开为代表的南方小品这两种文体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在词法、句法、社会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让人们从新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到二者的异同。 关键词:东北小品;南方小品;词汇;句子;二人转;滑稽剧0 引言 小品是当今我国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最初是戏剧学院的学生进行表演训练的戏剧小段
期刊
德国浪漫派大师罗伯特舒曼为双簧管和钢琴创作的三首浪漫曲作品94是双簧管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首,也是最受双簧管演奏者喜爱的一首作品。它的旋律优美,情感丰富,会让人跟随着乐曲不知不觉进入了作曲家编织的跌宕起伏的动人情境。集中体现了舒曼的浪漫情怀和风格,深厚的文学修养,让他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凝练和准确的手法塑造出来。可是同时,实际演奏中声音的控制,强弱力度的对比,线条流畅性的控制,气息的控制,又给演奏者
期刊
摘 要:禅宗诗性哲学深深地影响着苏轼的人生态度,也渗透于他的书法实践和书法美学取向中。苏轼书论中以禅喻书,寓禅于书,提供给后世的是一种比“尚法”更高妙的学书法则。这种对“通其意”的重视与肯定,既构成宋代尚意书风的主流形态,同时也为后世书风的深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参禅;顿悟;寓禅于书;苏轼  1 苏轼禅宗思想之渊源   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苏轼的艺术观一直是书学研究的重点。从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