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不同时期的浪漫情怀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浪漫派大师罗伯特•舒曼为双簧管和钢琴创作的三首浪漫曲作品94是双簧管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首,也是最受双簧管演奏者喜爱的一首作品。它的旋律优美,情感丰富,会让人跟随着乐曲不知不觉进入了作曲家编织的跌宕起伏的动人情境。集中体现了舒曼的浪漫情怀和风格,深厚的文学修养,让他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凝练和准确的手法塑造出来。可是同时,实际演奏中声音的控制,强弱力度的对比,线条流畅性的控制,气息的控制,又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多技术上的困难,所以这一首经典的作品可以说让所有双簧管演奏者又爱又恨。同时又非常的自豪,浪漫派最伟大的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为双簧管这一个音乐史上最古老的木管乐器献上一件绚丽的艺术瑰宝,具有十九世纪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 罗伯特•舒曼1810年生于德国的茨维考,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它的妻子是当时德国最著名的钢琴家之一克拉拉•舒曼。在他40岁的时候,全家移居到德国莱茵河边的杜塞尔多夫。这部作品就是在这座风景如画城市中创作出来的。他善于用音乐写出自己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情感体验,把对妻子无限的爱,融入这首作品中。他把自己称作富于幻想的音乐家,认为音乐就是心灵的感触,情感的表达。 整部作品分为三个乐章,就是表达人生感情经历中的三个阶段: 1 第一乐章:相遇 就像人生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在不经意间看见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女孩一样,乐曲的开头就是一个眼前一亮的感觉,轻巧灵动的高音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个一见钟情的女孩。就像舒曼在他的钢琴老师维克教授家第一次看见他后来的妻子芭芭拉一样。接下来,乐曲进入了激情迸发的阶段,曲调不停地在高音低音强音弱音中反复游走,就好像芭芭拉在他的心里激起了层层波澜,“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则”,这个身影在年轻的舒曼的脑海里久久不去。然后音乐突然进入了对话的情境,与芭芭拉的交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乐曲再现了开头的旋律,表现舒曼向梦中的女孩描述了他们初遇时心动的感觉。随着音乐的进行,向她倾诉得越来越如歌如泣,情感进一步迸发。之后的半终止和小自由段表现了芭芭拉的顾虑,顾虑可能来自于她的家庭。她在12岁的时候就登上莱比锡GEWANDHAUS的舞台,被音乐界评论为音乐神童,她的父亲希望女儿的钢琴天才被音乐界赞赏。而且由于糟糕的练习方法,舒曼当时手指已经不能作为职业钢琴家继续演奏了,只能靠作曲为生,而当时作曲家的生活是非常没有保证的,所以芭芭拉的父亲维特坚决的反对他们的爱情。但是最终她倾心于舒曼的才华,在乐曲结尾的部分体现了他们彼此的爱慕之情,两个有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2 第二乐章:热恋 乐曲表现了罗伯特•舒曼和芭芭拉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走到了一起之后,进入热恋期的情境。音乐一开始呈现出来的就是柔情蜜意,用细腻连贯的线条来表现男女在热恋中的轻声细语,耳鬓厮磨。他们经常一起演奏四手联弹,弹到妙趣横生的地方,会彼此送上会心的一笑。他们还一起做音乐游戏,一起读书郊游,一起谱写两人内心世界里最动人的篇章。舒曼在乐谱上标记出Einfach,Innig,意思是简单的,真挚的,这就是在告诉我们,整个段落是简单的;纯真的,但同时在简单的里面的内涵又是真挚的,热忱的。之后的一句旋律,就像舒曼含情脉脉地望着他的恋人在弹奏钢琴,像一溪清水一样,透明纯洁,心中充满着浓浓的爱意。乐曲在进行中,突然出现了紧张的情绪,好像两个人的意见出现了分歧,进而出现了争吵。乐曲利用多次的突然强调然后马上突弱的力度记号和连续的八分音符来增加音乐的紧张度,表达此时此刻的两个人的情感正经历着严峻考验。他们可能受到世俗的影响,毕竟芭芭拉是欧洲著名的神童钢琴家,经常地去各地巡回演出,伟大的天赋使她名利双收。而舒曼只是一个生活不稳定的作曲家,而且推行新音乐,与当时的音乐风气做斗争,在1938年由于维也纳的反动政府发现了他向广大音乐爱好者推荐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C大调第九交响曲,他被迫失去了工作。他们的社会地位出现了更大的差距。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动荡之后,音乐的发展又恢复了乐曲开始部分甜蜜的情绪,他们终于明白真正的爱情永不一定是世俗中完美的匹配,而是两个心爱的人彼此心灵上的契合,这份感情不但温润了他们自己,还温润了那些世俗的心。结尾沁人心扉的旋律,预示着两颗年轻的心靠得越来越近,最后他们的爱情升华到了另一个阶段。 3 第三乐章:结婚 乐曲开始双簧管与钢琴的音符和演奏速度的完全同步,预示了结婚后的生活,两个人举案齐眉,夫唱妇随。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习惯慢慢地变成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以关心体贴的方式传达爱恋的情意,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充满着只有双方才体会得到的情意,这是一种在互敬互爱、互帮互谅的具体交流中的默契。作者用了大量的ritardando(渐慢)和 a tempo(回原速)来体现这种默契。接下来进入了整首作品最动人的部分了,美妙绝伦的旋律由双簧管与和钢琴交替演奏,出现了舒曼和克拉拉相依相偎的画面,两个人共同回忆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依的全过程。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两个人对彼此浓浓的爱意,每一个音符都记录着他们感情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执子之手,与子共著;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最后的Coda(尾声)一切归于平淡,两个相依相伴的身影越走越远。舒缓的音乐为他们的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这部作品中舒曼运用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对双簧管的表现力进行了探索和挖掘,可以感受到他对夫人克拉拉•舒曼浓浓的爱意,或委婉如歌,或激动不安,甜美中散发出淡淡的忧伤,平淡中隐藏着深邃的情感,折射出作曲家对自己与克拉拉饱经磨难后终成眷属的感叹。因此,这一部浪漫曲,可以视之为舒曼送给克拉拉的一串音乐项链,闪烁出温润美丽的光泽。爱情是世界上超越一切的力量,像伟大的德国诗人席勒说的一样,爱情可以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 作者简介:汤璐(1978—),男,辽宁人,博士,就职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国立音乐学院,师从世界著名双簧管演奏家,教育家Klaus Becker教授,曾签约德国卡塞尔国家歌剧院任职双簧管首席,回国前任职德国伯尔格交响乐团,成为在德国第一个取得职业乐团终身双簧管首席职位的华人,研究方向:双簧管教学。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姚鲲,河北唐山人,硕士,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另外,很多动画制作人员低估了观看对象的需求,所创作出的动画作品只针对小部分受众群体,并没有真正考虑到成年观众的需求。一部经典的成功的动画作品必须要大人和小孩共同喜爱的,其中不会存在过多的说教内容,动画作品所体现的内容真实贴近生活,同时也富有想象的空间,这些都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因此国产动
期刊
摘 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为一部青春题材的国产类型片,以小成本换来了大收益,并引发了全民“致青春”的热潮。虽然电影的成功因素可以体现在多重方面,但是本文将主要讨论其在营销手段,尤其是新媒体营销手段对影片票房奇迹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致青春;新媒体;电影营销;社会化营销;电影产业化  2013年4月26日影视明星赵薇导演的电影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全国公映,首映日票房即
期刊
摘 要:殡葬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有机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生命内涵的深入认知,公众对殡葬寄予了更多的精神需求,这使得殡葬在现代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重塑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教化功能。近年来,不少公墓已开始尝试与博物馆相结合,寻求变为城市纪念场所的可能。现以国内首家殡葬纪念性博物馆——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为例,浅谈现代殡葬(公墓)如何与博物馆跨界组合,在服务逝者之外,满足生
期刊
摘 要:新的时代,新的作品,随性与自由,带给观者另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退去繁华迎来一片宁静。冷军以“限制自由”为主题,突破限制,表达自由。从而回归传统,再现审美。以《限制自由》画展为例,分析画家创作目的和绘画特点。   关键词:写实;写生;随意;自由  20世纪末,全国第九届美展最具成就的是诞生了《五角星》,冷军的名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了整个艺术圈。冷军是一位极有天赋的写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往往
期刊
摘 要:阳刚之美体现在中国文化与自然山水中对中国山水画有着深刻影响。《周易》对中国书画影响很大,北方多用笔法描绘山体,南方多用墨法表现烟雨朦胧。北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全图笔墨苍劲、厚古,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山石雄浑厚实,富有阳刚之美。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周易;阳刚之美;溪山行旅图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作为美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都是美的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
期刊
摘 要:美国犹太作家艾巴辛格在其作品中创造了一批性格多样﹑命运多舛的女性人物,文学评论界对于这些女性形象褒贬不一,有些女性读者甚至指责辛格是一个“厌女狂”。本文拟就从辛格的短篇小说《女扮男装求学记》和《已过世的小提琴手》中的两位知识女性的遭遇来分析在父权制度下知识女性不可避免的悲剧,并最后得出结论:辛格本人并没有什么“厌女症”,他只不过是通过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二战以前东欧犹太社会女性所处的境况。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提出,四川开始积极地建设新农村建设。但是,大多数在城乡规划是忽略了因地制宜有特色的建设。新农村中,建筑外形差不多,更像是建了一个微型城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果农村新村建设没有特色,那么就难以得到发展。运用视觉形象设计的结合,因地制宜
期刊
摘 要:岫岩皮影戏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与满族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民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岫岩的很多地区至今还开展着皮影表演活动,并保留了许多原生态的表演程序。本文通过笔者亲历三次较有特色的皮影表演活动,能够让人深刻感受到岫岩皮影的演出特色,那就是与当地民众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符合民众需求;与时俱进,注重保护传承。   关键词:岫岩皮影;演出特色;保护;传承  皮影戏,在辽宁地区主要以复州、
期刊
摘 要:布贴艺术是陕北民间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夸张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本文从色彩表现的角度出发,以延川布堆画为例,以求更加深入认识和理解陕北民间布贴艺术的色彩魅力。   关键词:陕北;民间布贴;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象征性色彩  0 引言   陕北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近代由于陕北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这片土地上较多保留了原生态的艺术特质,陕北的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东北小品和南方小品广受人民喜爱,本文主要从文体学角度对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和以严顺开为代表的南方小品这两种文体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在词法、句法、社会文化特点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让人们从新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到二者的异同。 关键词:东北小品;南方小品;词汇;句子;二人转;滑稽剧0 引言 小品是当今我国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最初是戏剧学院的学生进行表演训练的戏剧小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