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名师在线·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文章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7-0016-02
  引  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人在社会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所在。创新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培养。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举一反三、不断创新思考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科魅力,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面临的问题
  现如今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注重对教材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思维固化,只会照搬课本知识,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1]。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经常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爱玩的年纪,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讲,若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不仅难以集中注意力,还会逐渐降低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数学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改变自身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意识,尽可能地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机会,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课堂交给学生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师生间缺少互动,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减弱,其思维意识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更无从谈起。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单纯讲解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课堂交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2]。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预习课件,让学生课前先对本章节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上,在完成章节知识点的讲解与梳理后,教师可以将练习题的讲解部分交由“小老师”来完成,让“小老师”根据之前教师对知识点与例题的讲解来教同学们如何解题,给同学们讲解自己的解题步骤与解题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小老师”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题,再让其他学生对“小老师”的讲解做出点评,最后,教师总结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对“小老师”解题错误的地方进行指正,对其表现优秀的地方进行表扬。这样一来,教师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给了学生锻炼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对学生而言,此种教学模式更加有趣,不仅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使其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理清解题思路,对课堂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这种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不仅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很难产生创新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发挥想象力,激发创新思维。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這一章节为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学会在多个策略中寻找最优解,最优化地利用时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周末,小明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给客人泡茶。已知找茶叶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5分钟,接水需要1分钟,烧水需要10分钟,小明如何合理安排才能让客人尽早喝上茶呢?由于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学生会产生代入感,从而充分激发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不同的时间安排方案。最终,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找到了最优解。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如何最优化地分配时间,锻炼了思考能力,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质疑和惊奇开始的。”有了质疑,人才会去寻找问题的真相,才会产生新的思想与新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敢表达自己的观念或想法,从而推动创新思维的形成。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积极思考并提出疑问,鼓励他们说出心中困惑,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3]。
  例如,在学习完“能被2与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生会有“能否同样根据个位数字判断能否被3整除”的疑问。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对疑问进行思考求证,看看3的倍数在个位数上是否也有一定的规律,让其在质疑求证中找到答案。又如,在教学“求不规则图形面积”时,教师教授给学生利用拆分法将不规则图形分解成多个已知图形求面积和。这时,学生提出“利用割补法将图形分割填补求图形面积更方便”。于是,教师便让学生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对比这两个方法后发现割补法求此图形面积确实更快捷。这样的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提出的疑惑与新的想法,教师不应直接给出答案或予以否定,而应带着他们一起思考求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自主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最终实现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更新理念,布置开放式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纠正与巩固的过程中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课后作业以与课本中的问题相同题型的练习题为主,这样的作业虽然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复习所学知识点,但让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本解题思路中,不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面对其他题型的问题时,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才。在教学完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开放式作业,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开放式作业指的是无固定答案、无固定解题思路与方法,需要学生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的作业。开放式课后作业不仅能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改变其模仿课本解题的作业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开放式作业避免了同学之间互相抄袭的情况出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结  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同时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培养高素質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雷小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J].学周刊,2021(08):7-8.
  王柳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寻[J].新课程,2021(19):201.
  戎琳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新课程,2021(34):210.
  秦晓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天津教育,2021(25):81-82.
  作者简介:刘福年(1969.9-),男,甘肃武威人,大专学历,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门静脉高压症是终末期肝病的血管并发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通过支架植入建立分流道降低门静脉压力,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证实。目前TIPS术有多种支架可供选择,释放位置也不相同。该文就支架直径,裸支架、覆膜支架类型,是否充分扩张,初始支架位置及穿刺位置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书名:《实用呼吸内科护理手册》作者:李俊红,叶丽云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定价:58.00元ISBN:9787122323606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工业制造业规模的扩张导致环境污染情况愈加严重,从医学角度来说,大气环境污染也会极大提高人们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根据当前有关卫生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国内各大医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数量处于逐年递增的状态,有关医疗及护理人员包括医疗机构在内,也更加重视呼吸内科类疾病的诊疗与护理工作。
目的探讨管路维护微信平台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受PTCD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讲解疾病及管路维护相关知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组建PTCD管路维护平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延续护理。评估出院当日和复诊入院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活动能力,且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管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应用管路维护微信平台PTCD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活动能
摘 要:随着现代化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阅读是学生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相较于连续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具有更好的教育优势,不仅可以拓展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如今,“接地气”一词被广泛应用于思想宣传工作及教育领域。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构建“接地气”的课堂,教师要立足学科特点和学生学情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构建趣味化英语课堂,让学生爱上英语、想学英语、会学英语,进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活动设计;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和良好的数学思维,有助于未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而学生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逐渐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上。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换成自主学习、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观察、思考、分析、探究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自主探索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李贺,1977年9月生,男,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副校长,徐州市珠算协会副秘书长,一直负责小学数学教学和珠心算教学,先后获得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辅导员”、江苏省“优秀珠心算教练”等称号,荣获三等功一次。其多次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任务,所在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珠心算实验学校和江苏省珠心算教育实验研究基地,所教学生先后在世界、国家、省级珠心算比赛中获
项目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提升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领域得到了灵活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到来,驱动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作者尝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应用项目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化学,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文章以“酒的酿制、包装和销售”为例,详细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和化学项目式教学融合的策略。
摘 要:实验是初中化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是对理论知识的补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充分意识到演示实验的重要性,通过演示与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7-0034-02  引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