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中实践 实践中反思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674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围绕着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看似准确却实为谬误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设计等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指出了较突出的几个问题:对话教学流于形式、自主学习放任自流、探究发现漫无目的和现代化教学工具追求热闹。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很好地解决教师在执行新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设计水平,有助于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课程反思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蓬勃开展。新课改,让语文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一部新世纪语文教学的“航标灯”,它充分肯定了语文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明确,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学生、未来的需求,回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确实感受到了在我们的课堂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对课改中新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着很多困惑,教学实践中也就难免出现一些偏差。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课本对话——不能流于形式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对话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如果对其缺乏必要的理论认识,匆忙实践,就有可能事与愿违。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追求对话的形式的现象。下面是一位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时就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师:看过《三国演义》吗?你能说出这本书中出现过哪些人物?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物。
  生:(纷纷举手,说出曹操、孙权、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主要人物)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三顾茅庐》,(话锋一转),请大家猜猜该故事发生时诸葛亮有多大年龄啦?
  (一时间课堂上像炸了锅一般)
  生1:19岁!
  师:低了。
  生2:51岁!
  师:高了。
  生3:95岁!(全班哄堂大笑)
  师(脸红,但强作欢笑):太高了。
  (最后总算被一学生猜到了)
  老师接着又让学生趁热打铁猜测当时刘备的年龄,于是教室又一次上演前面的闹剧,室内温度骤增,至此,导课用时约15分钟。
  反思:这堂课师生“对话”热烈且频率也很高,而令人很费解的是:这是否就是语文课中的“对话”?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过程”,是这次新课改旗帜鲜明的口号,其意图显然是促使课堂摆脱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等弊端,而许多教师却把其演绎成“满堂对答”,且这种对答仅仅是局限于师生之间展开,这种认识无疑是曲解了对话精神。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从对话的内容上看,应该是多维立体式的,从对话的对象上看,应该是多层面互动式的,从对话的时间安排上看应该是适度展开的。而上述案例,显然是对话的一种误区。即对话的内容低层次,对话的对象仅是师生之间,对话的安排过于频繁。
  对策思考:师生通过有效对话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应多注意提问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让提问成为教师的资源,从而实现有效对话。我们教师应当考虑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问题?该怎样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共同研究、探讨?
  二、自主合作——不能放任自流
  有的教师把合作学习当成课堂教学的法宝。不管大事小事,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小组合作一番,整个过程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收效甚微。另外,在学生的小组学习中,有的教师要么袖手旁观如“局外人”,要么如“蜻蜒点水”般让小组看一下,有的教师甚至对学生的合作情况一无所知。教师和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合作学习处于无序状态,结果是:课文学完了,学生难认的字不会认,难写的字不会写,难读的句子不会读,精美的段落不会品,更不用说积累语言用于自己的生活。
  反思:从现在的课堂中我们看出教师的确“淡化了出场”,学生们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却迷失了方向。由以前教师“牵”着学生走,变成了学生“牵”着教师走。这种“极端的自主”最终带来的将是课堂上的“放任自流”和课后的“一无所获”。
  对策:(1)优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恰当的学习内容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保证。教师必须先提供具有研讨、交流价值的学习内容,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思考、比较乃至争论,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2)精心组织小组的合作活动,分组和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的保证。要充分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性,让具有不同性格特征、思维特征和能力倾向的学生组成小组,构成竞争态势。(3)及时指导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指导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教师的指导必须讲究时效,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手包办;既不能过早介入,也不宜过晚干预。评价须从对个人表现、合作状况、合作效果这三方面进行开放的而非单一的、封闭的评价。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评价。
  三、探究发现——不能一蹴而就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已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为它越俎代庖,无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它索然无味,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它条分缕析,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但在与“满堂灌”告别的同时,一种新的情况又出现了,笔者发现,在一些公开课上,授课老师畏畏缩缩,少言寡语,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非要让学生又是深入思考,又是小组交流,到头来把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花在这些毫无价值的所谓“探究”上。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讲的是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一课,在导入新课后,老师便让学生借助相关资料向大家介绍作者雨果。显然课前是做了准备的,学生们对这一活动热情很高,很多学生都搬出了一大摞查好的资料,一时间小手如林,都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尽情展示一下自己“探究”的成果。于是他们便从雨果的国别、生卒年份谈起,谈到了雨果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谈到了《悲惨世界》,谈到了《巴黎圣母院》,谈到了这些作品中最令他们难忘的情节,其他学生还争先恐后地不断纠正、补充,整个课堂“热闹非凡”,探究成了查资料的代名词。
  反思:“探究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探究学习”的要求也不应强求一致。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夯实基础,培养语感,丰富积累,引导学生适度探究,初步培养探究意识。盲目、简单、粗放的所谓“探究”只会让“探究学习”流于形式,只会让教学秩序变乱,只会让教师无所适从,学生手足无措。相信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广大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能领会“探究学习”的精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策:
  1.让学生学会确立探究的方向。探究活动要在语文实践中进行。要让学生学会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究。学生可以从主题、人物、情节、语言、 艺术空白点等处进行探究。也可以联系自己或同伴的生活、学习实际经历来发现,还可以与自己知识水平相比较去发现问题。有了发现的精神,学生的好奇心打开了,探究意识随之而来,探究热情就会日益高涨。
  2.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要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探究的活水源头。学会发现问题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关键。教师要围绕语文教材,立足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质疑法。让学生在质疑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去发现。(2)联想法。围绕文本,在丰富联想的基础上容易找到知识中的空白,思维中的矛盾,从而发现问题。(3)实践法。实验表明:看过的,听过的东西容易忘记,而只有自己亲自尝试去做的东西,才更容易引起学生思考。因此,教师要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3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发现问题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课堂不在于学生研究多少语文、文化和社会的问题,而是以问题探究为契机,让学生感受探究问题的乐趣,学习探究的方法,创设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张扬学生的学习个性。
  四、现代化的运用——不能追求热闹
  曾几何时,语文课堂上多媒体的频繁使用成了让课堂与时代同步的时髦标志,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优势占据了课堂,课堂在不知不觉中驶上了信息高速路。黑板与板书被人们遗忘了,各种花样翻新的课件集中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对学生进行声光电的轮番轰炸。应该说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使用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可是如果我们冷静地审视一下课堂,也许我们就不难发现,如果多媒体使用不当甚至滥用,那么多媒体会变成无用的装饰甚至于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热闹现象背后,对文本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漠视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反思:由于倡导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原先清一色的语文课堂变成了现在的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使静态的文本变成了动态的文本,使单调的声音变成了美妙的“交响乐”……语文教学的这种变化,带给学生的是兴趣的增强、思维的启迪、学法的变化、能力的提高和效率的提升。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闪亮的一面,也总有其暗淡的一面。现在我们有些语文课堂似乎有些变“花”了、变“虚”了、变“杂”了,甚至“变味”了。因为有的教师在片面地追求“现代”(现代的方法手段)中却不知不觉地丢失了好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对策:让我们静下心来用冷静、理性的目光注视当今的小语课堂,不难发现那些肤浅、浮躁、随意、放任甚至是急功近利的恶疾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课堂原本健康有力的身体。如果说以前的阅读教学是对课文内容的肢解,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毫无意义的课文分析、课堂练习上,那么盲目地在形式上追求花样、追赶潮流的阅读课同样没有立足文本,没有为学生深入地阅读、品味课文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在语文课上,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明确语文教学的根基就是听说读写,一切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文本语言深入而全面的理解、感悟,离不开听说读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训练,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在这纷繁的课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在理念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校内校外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新一代校外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这一良好的契机,立足专业、提高素养、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教育质量的竞争。我们应该在课改新形势下重新审视、定位自己的专业角色,从而推动校外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校外教育 师德素养 教育质量  当今,中国的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2010年2月《国家中长期教育
[摘要]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从基本理念、主要原则和框架设计等三个层面,来构建高中历史学案导学平台。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历史学案 导学平台 构建    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实施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经过多年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笔者以为,
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层面分析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先学与后教错位、先教与后学失位以及新知与旧知差位,并提出三个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和以会定教。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效学习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是和谐统一的,其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摒弃“分离式”(重教轻学、重学轻教)与“主客式”(重师轻生、重生轻师)两种偏向的理解,树立“完整式”的教学观,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究
摘要:现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自主提问的情况不容乐观,教师自己提出问题的现象较常见,而学生主动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少之又少。教师教育观念、学生提问水平、课堂教学氛围是影响到小学生提问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学生提问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提问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什么叫
[摘要]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能以之为乐,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课运用激趣教学法,让学生乐在其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兴趣 课堂情境 直观教学 快乐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摘要】诗歌鉴赏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学生在高考中的薄弱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而中国的优秀的古典诗歌都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产物。情、景是构成诗歌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讲,要想让他们走近古典诗歌,不断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就必须理清古典诗歌中景和情的关系,《沁园春
[摘要]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理想的历史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历史
[摘要]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幼儿园要和家长携起手来,家园合作才能使“幼小衔接”工作更有成效。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家园合作 每周一曲    所谓“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时期的整体衔接,本文所特指的是: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到小学一年级初期这一过渡时期。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
46岁的著名画家吕西奥·普勒东扎尼,一直隐居在一个叫维麦卡特的乡间小镇上。这天上午,他正在读报,忽然发现报纸的某个角落里登着一条消息,虽然只有四行字,却足以令他目瞪口呆。  消息的题目是:艺术界的悲哀——画家普勒东扎尼逝世。  下面的内容是:维麦卡特消息,画家吕西奥·普勒东扎尼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21日逝世,死者生前要求在其被埋葬后向社会公布死讯,这条消息的后面还登了一篇赞美画家普勒东扎尼的文章,
摘要:适应规范办学的要求,符合新课改精神,在影响高中政治课效果的诸多因素中,科代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由此充分发挥科代表的核心作用;设法打造优秀的科代表成为高中政治教师的研究课题。在高中政治的教学实践中,千万不能让政治科代表只成为“代表”,对于他们只起到“列席”、“名誉”的作用应该必须彻底改观。由此,高效的高中政治教学便指日可待了。  关键词:高中政治 科代表 高效教学 “第三只眼”  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