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区科学发展的理论思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grin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国家经济社会的重要支点和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区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区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正确运用经济发展规律,着力推进城区经济科学发展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人口、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聚集,是人类发展中出于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生存等需要而建成的一种人类生存聚居方式。人作为生产力的决定要素,是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城市各种活动的主体。
   从发展历史来看,生产力发展特别是产业聚集发展,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商品交换的固定场所——市集,并随着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而发展成为城市,同时,城市由于聚集着生产资料、人口(劳动力)和市场,反过来又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到了近代,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快速发展,要求生产资料、人口、生产工具及其相关产业高度聚集,这些也构成了城市迅速发展的条件,促进一批城市的快速兴起,如我国抚顺、鞍山、唐山等依矿产资源而建的资源型城市以及上海、十堰等一批现代工业城市。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发展带来人口和产品市场的聚集,也促进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并由于大量人口的生产生活需求而带动工商业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历史上一些城市因为发展主导因素转移而衰落,如曾是十一朝首都的开封,因为政治势力的转移导致经济和人口的缩减,进而逐渐衰落。因此,可以说是生产力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导致城市的出现和发展,产业聚集发展是城市的生命力。
   产业的聚集发展使得城区成为城市人口和生产力主要集中区域,聚集着大量的物质资料以及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是城市的工业、商业、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并因此發展成为自身独特的经济体系。在现代城市经济体系中,除了占主要地位的主导产业外,围绕着人口大量聚集产生的生产生活需求发展了众多的经济产业,由于传统工业具有容纳人口的限制,因此在城区发展的主要是新型工业和生产生活服务性产业。新型工业是以信息技术带动工业化发展,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等特点。近年来,由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性,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型工业和服务业聚集在人口密集的城区,也促进了城区和城市的发展壮大,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的产值占城区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深圳市福田区三次产业比重超过84%,作为唐山中心城区的路北区三次产业比重也超过73%。
   同时,城区中大量聚集存在的人口为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而进行的个人消费日益转变为社会化公共消费。这些公共消费包括住房、环境、教育、医疗、治安、文化、社会保险、福利事业、交通设施以及供水供电等都成为公共社会事业,而它们又无一不是城区居民作为劳动力进行再生产、为更好地生产生活的必要投入。这些公共社会事业的特点在于不是个人独占式的消费,而是社会上每一个成员都可以进行消费,故可以称之为与个人消费相对应的公共消费。而对于提供这些公共消费资料,不是任何私人或企业可以独立承担的,因此,只有通过政府的介入,直接干预公共社会事业的生产、分配、管理与消费的组织过程才能提供公共消费资料。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将企业和私人资本产生的部分利润进行汇集,并通过财政投入或成立公有制企业的方式为全体城区居民提供所需的公共消费资料。所以,此时的城区政府已成为一支位于一般社会生产方式之上的独立力量,不仅对社会化生产过程进行调控,而且直接提供公共消费资料,对城区经济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管理。
   城区政府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满足经济利益所需要的稳定社会秩序服务。城区经济迅速健康发展得益于生产要素更多地集中在城区,也可以说城区是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组成的集合体,但这个集合体绝不是众多单个经济主体的简单加和,它的经济关系比单个经济主体纷繁复杂得多。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私人的生产动力和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在城区这一经济集合体中,需要对环境、社会等公共利益进行更多地关注。城区政府作为城区的管理者需要深入研究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经济系统的运行、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特别是抓住产业聚集发展这个城区经济的“命脉”,通过对城区进行职能定位以及制定城区发展战略规划、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应支持政策、措施等对城区经济进行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等管理和服务,指导城区各种经济资源进行最佳配置,以实现城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一批资源型城市纷纷转型,这些城市的中心城区在城市转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资源型城市的煤炭、石油等主导产业的衰落,造成大批的产业人员失去生活保障,带来巨大的社会不稳定风险,不利于城区的健康持续发展。由于企业和私人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质和规模的限制,使得城区的转型主要是依靠政府实现。各级政府包括城区政府和上级政府,需要根据大量人口的实际,制定专门的产业转移战略和规划,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多元资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主动进行主导产业的转移,同时利用现有资源产业的优势和积累,调整发展方向,充分调动科技、资金、人才因素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生产生活服务性产业等替代产业,使城区竞争力得到重塑与提升。特别是,针对现代城区中第三产业已经占据经济的绝大部分比重的实际,城区政府作为城区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人才作为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第一要素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人才将先进理念、科技、资金、生产资料、信息等要素聚集优势进行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促进城区经济健康发展。
   在促进城区新型经济产业聚集中,城区管理者需要善于对城区经济发展方向和具体路径进行正确选择,要有一种“抢位”意识。现代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与其他城区的相互竞争,这就需要城区管理者充分挖掘自身有哪些优势,特别是有哪些优势产业或是可以迅速发展壮大的优势产业,也就是首先找准自己有利的“位”,然后围绕有利的“位”制定促进经济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促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规模发展、聚集发展,增强城区进一步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大力挖掘特有优势资源,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的优势产业,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主题,比如武汉的“光谷”、保定的“电谷”、湖南永兴的“中国银都”等。路北区作为“北方瓷都”——唐山陶瓷文化积淀的主要承载者,需要紧紧抓住陶瓷这个特有的优势主题,以高标准建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展览、工业旅游、工艺品制作和销售等相关产业,同时利用中心区丰富的文化、社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二、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统筹推进城区公共社会事业科学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整体经济实力有限,我国在城区建设中侧重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扩大再生产,长期的“建设财政”造成一些城区公共社会事业建设的缺失。同时,由于私人资本的介入,存在着追求收益扩大化的趋势,例如城区土地的开发利用代表了利润和资本的获得,不断提高的房地产价格扩大了积累的资本,但逐渐压缩居民的个人利益,也使得对公共社会事业的投资压到最低水平,造成城区住房、交通、医疗、环境等公共社会事业水平普遍偏低,没能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区居民对公共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而增长,严重影响了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削弱了劳动能力的恢复和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城区经济社会的不稳定风险。
其他文献
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淮海工学院为例,介绍了目前高校民族预科生教育的现状,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丰产性突出的优良杂交稻新组合──岗优二十二岗优22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根据省水稻育种攻关组倡导的双列杂交配组试验,于1989年以自选的新恢复系CDR22与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岗46A配组育成.岗
红苕施钾好 质优产量高1992—1993年连续两年,我们在达县石桥镇十一村八社冯拥先、龚恒昌等几户的旱地红苕土里进行了亩施草木灰100公斤、生物钾肥2公斤作基肥;氯化钾或硫酸钾8公斤、生物钾
该文扼要综述了各种电子照相机和各种电子轰击式CCD探测器的结构及其主要特性,并对构成这种CCD探测器的技术方法做了一些讨论。
【摘要】本文借鉴信息科学、组织行为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艺术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状况及特点,基于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沟通机制分析阻碍其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优化自身素质,提高沟通能力、采取科学的有效沟通方式、拓展多种沟通渠道三种促进艺术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艺术院校;学生管理;有效沟通    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沟通等工作上既有普通高校普遍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级。”这句话道破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搞好班级工作呢?我认为首先应具有三心:爱心、童心、平常心。  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世界观并不成熟,此时的他们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呵护,这就要求班主任应通过自己的言行,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在意,对他
期刊
军队任职院校学员的学习评价是对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知识、能力的综合评价,是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军队任职院校突出的是任职教育,传统的以终结性的考试成绩为中心的学习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任职教育的需要,迫切需要改进评价模式、评价内容、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评价为教学服务、促进学员发展的功能。笔者结合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对学习评价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更新评价理念  任职教育学员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