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远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德远,1986年生,居云南文山。有作品在《诗刊》《星星》《诗歌月刊》《散文诗》《北方文学》《滇池》等发表。作品入选多种诗歌选本。


  路过一片甘蔗林
  第一次路过一片甘蔗林
  娇嫩的小苗破土而出,惹人喜爱
  第二次路过,它们长到一米多高了
  一棵紧挨着一棵。长势旺盛
  齐刷刷地。彰显出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次路过这片甘蔗林
  它们集体枯黄。叶子落了
  阳光下露出丰满的身体
  我知道一年的时光快结束了
  除了这片甘蔗林,什么也记不起来
  仿佛。我一年的光阴,都被这片甘蔗林叙述着
  故乡的小河
  老家的门口有一条小河
  长辈们无数次指着她
  告诉孩子们,她能够流淌到远方
  我当时并不理解什么叫远方
  只是想着,远方一定是个美丽的地方
  其实,那些长辈们想说的是:
  人,像河流一样
  不停地向前:流淌
  三十年过去了
  我站在无数条河流的边上
  看了又看
  其实,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样的
  并沒有走远
  一直在原地踏步
  下雨
  首先是一阵大风掀开玻璃窗户
  接着雨点就飞进来
  窗外空空荡荡
  仿佛。这雨点迷失了方向
  又仿佛,腊月的雪花洒在炉火旁
  其实,温暖是用来融化的
  四月的疼
  在一筐菜篮里摇摇晃晃
  雨点飞了进来
  开门和关门的瞬间
  我看见,一个女人健步如飞
  一颗颗雨滴顺着她的长发滚落下来
  四月的大雨
  在一个女人的手里找到了活着的方向
  告诉你一条河流的秘密
  告诉你一条河流的秘密
  从一只蝴蝶的产卵期开始
  在这荒芜人烟的土地上
  你是第一个抵达的人
  清晰的面孔。在干净、清澈的流水里
  闪烁着脆弱的光芒
  顺着河流而下,流水溅起的水花
  打湿了将要浮上河岸的沉默
  你看见流水里漂游的小生灵
  都是流浪者
其他文献
刘德稳,1983年 9月生于云南会泽。诗歌散见于《诗刊》《边疆文学》《延河》《百家》等刊物;有诗作入选多种选本,现居云南镇雄。  后院  清晨,我和妻子  在祖母曾经劳作的菜园子里  挖地。空旷的风,穿堂而过  雨后的土地,有些湿润  几丛韭菜,正吐露芳香  那天清晨,她第一次  感觉到明显的胎动,变得  异常欣喜。她深信著——  祖母在天上看着我们  俯下身去,除了春泥  解冻的声音,我什么也没
期刊
张雁超,1986年生,现居云南省水富县。有诗歌发表于《滇池》《边疆文学》《人民文学》《星星》等刊物,曾参加第四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获第十二届滇池文学奖提名。  我仍懷念一树孤独的野梨花  我仍怀念一树孤独的野梨花  奔涌着热烈的白,这是  唯独一种冷色的春风  川滇交际的山坡上  它就是一顶玉冠  是它命令雨水  将世界再洗一遍  以致清  致明  夜晚  火车穿过河谷,铁碰撞铁  漆黑的声
期刊
尹马,1977年7月生,云南镇雄以勒镇人。曾在《诗刊》《青年文学》《诗选刊》《星星》等发表诗歌若干。著有诗集《我的女娲》《尹马诗选》《群峰之上是夏天》(与人合著)。现在云南省镇雄县文联工作。  苦难  那只羊又一次抖了抖身上的露水  继续攀着岩石,到天空去  走了几步,回头看了看我  天空,那么多云优雅地死去  作为它们的对手,我  躲在大地上一言不发。那么多羊  只剩下最后一只  最后一只,代表
期刊
泉溪,原名熊家荣,哈尼族,1972年生。鲁迅文学院第 31届高研班学员。出版作品若干,获奖若干。  窗帘  窗帘贴着窗框站着,她有着不可告人的韧性  东方的晨曦马上就要升起,我担心她是否比我还激动  其实她没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藏起,她的人生是临时的  但比每一户人家尽责:保护好老少,青年和中年  在他们的土地上欢娱。世道变了  窗帘依旧秉性不改,自己提携自己  自己深爱自己,某一天我发现了  这个秘
期刊
梁广,1978年出生,现在大关县天星镇第二中学教书。  囚徒  看身前一座雄伟的山,年年如是  它走不出我的视野  我不欲跨过它的雄关  删繁就简后,我只看到一座山  它或许也只看到一个人  它没走出来,我也没走出去  深入  一个叫黄吉昌的教授给我们讲《金瓶梅》  当他讲得深入了  我们男生都想当西门庆  深入是一个我们喜欢的词语  掌握娴熟后它更是一门艺术一种境界  只懂得深入的人柳永出没柳巷
期刊
李顺星,1994年生于云南昭通大山包,曾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野草文学奖优秀奖,作品偶有发表。参加过 2015《中国诗歌》新发现诗歌夏令营、2016年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  11月16日或夜过故人庄  有很多乡音被我们密集的错开  又在异地蹦开。在昆楚公路  我们高速地丢失故乡  一束束车灯极速掠过,没有选择回头  我已经深陷陌生的夜  在这里,石头不像石头  河流不像河流,草木不像草木  景涛,这
期刊
健如风,原名高健,祖籍河北,现居云南。自由写作者,行游诗人。著有诗集《独舞》,诗合集《丢失的歌唱》。  她  那时春风走得慢  你在枝头安静地坐着  我问:开吗  你说:不  转眼就到了春暮  返乡  看到一个地名落泪  是中年以后的事  之前我四处奔波  求证梦的位置  这些年我做了许多错事  错过了桃花粉、又错过棉花白  如今我忐忑地找一条归路  怕回去晚了,这个名字会一直下雨  怕错过高粱红
期刊
范俊呈,1994年生于云南玉溪,现就读与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有作品发表于《诗刊》《诗选刊》《作品》《长江诗歌》《韩江》等刊物。  江上垂钓  水上的倒影缩得足够小  小成一个点。小成年迈的佝偻  一根聊生的杆,足够使耳根清净  最不济的人,在江中放食  也喂给溺死的孤魂野鬼  流水除了隐藏穿石的功力  还考验打坐修行的耐性  对上钩的鱼都不敢惊喜了  长吁短叹,自由永隔一江水  漂流之途是星辰大海
期刊
阿别务机,彝族,在校大学生。作品散见《诗词》《2015诗歌百家精选》《中国诗歌大观·365人诗选(2014年卷)》等。  石丫口的风  从不曾说出自己的来历  只有快速挤出山口  故乡的山歌  才能在自己的喉咙爆开  至于那些错过的风景  它决定留在  别人的眼睛里观赏  当你老了  三月  母亲在农田耕耘  我的梦走过她的庄稼  在僵硬的田埂尽头  我的梦走不出她的麦田  走不出那一季的劳作  
期刊
刘金富, 80后。在《北京文学》《边疆文学》《天津文学》《鸭绿江》《神剑》《散文诗》等发表过作品,著有诗集《村庄的孤独》。现供职于云南永善县文联。  草根  再回老家  看见草 像潮水一样漫上来  草漫向山路 奔向土地 涌向瓦房  以排山倒海的气势  对一个空旷的村庄发起进攻  我的父辈们  曾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立下斩草除根的誓言  并為之耗尽一生的奔忙  然而 他们的搏斗在时间的刀锋下  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