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超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雁超,1986年生,现居云南省水富县。有诗歌发表于《滇池》《边疆文学》《人民文学》《星星》等刊物,曾参加第四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获第十二届滇池文学奖提名。


  我仍懷念一树孤独的野梨花
  我仍怀念一树孤独的野梨花
  奔涌着热烈的白,这是
  唯独一种冷色的春风
  川滇交际的山坡上
  它就是一顶玉冠
  是它命令雨水
  将世界再洗一遍
  以致清
  致明
  夜晚
  火车穿过河谷,铁碰撞铁
  漆黑的声响回荡
  风来回于空中,掀开了
  我的窗帘,又关上了我的窗子
  灯火显露了它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夜行人打探前程。总有
  不停歇的事物在我周围
  静默中匆匆前行,一躺下来
  就感觉到了庞大、虚无
  无孔不入的追赶,渗入钟表
  追迫着一切,要让一切回到
  原来的位置
  我曾以为它就是光阴
  现在我想它可能是后山
  那只又老一岁的布谷鸟
  落日
  很少能看到这样的落日
  这是完整的落日
  从天穹慢慢到山峦之颠
  日下三竿,到一竿,到一尺
  从金黄到通红,一点点下落
  它变得实在很红,那样的红
  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词形容
  但是,它扬起了尘土
  最开始模糊的是山峰
  之后是人群的面孔
  而后是两万元刚刚到手的拆迁户
  最后是挖掘机轰隆声中
  举起的巨大铲斗
  这时候挂在山尖线条上的
  最后一线阳光挣脱而去
  我听见它带起风中
  哗哗的响动
  雨
  而今,你看透江河
  拐弯抹角的深浅,有阴暗槽道
  可以贴地而行。旧光阴
  裹着旧光阴的沉默
  流去的,是昨日之雨
  将去的,是今日之雨
  它们以坠落之姿飞向大地
  之后又猛力弹起,它们体内
  早就安放了跳跃
  盛开的身体有明亮光芒
  易碎的脆响。一如你曾
  有粉碎自己的义无反顾
  将无法收拢的破裂
  视为昙花,视为殉道
其他文献
影白,原名王文昌,生于1977年秋,现居云南昭通。诗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边疆文学》《诗选刊》《中国诗歌》等。著有诗集《红尘记》。2014年参加诗刊社第三十届青春诗会。  江水中的同类  在巧家县的仁安医院  无常鬼谢必安,又一次放了我一马  难道,在尼采的酒神狄俄尼索斯面前  我是他狼狈为奸的同类?  翌日午后,我们驱车至金沙江  散落着数丛苍耳的滩涂上  我的湍急,我的呜咽  我
期刊
刘珈彤,编辑、记者,出生于 1989年 10月,现居昆明。  走会儿神  你和我说话的时候,我并非没有听到。  只是窗外的树叶沙沙地落下,阳光像喝醉了酒,似乎需要我的照看。  我以为那些自然的声音轻描淡写,  就足已证明了我是一个糟糕的人类。  而你呢,  请原谅我无法比你更大声地啸叫,  或者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和盼望,  毕竟你已经用它们封住了我的嘴。  窗扉  浮光略过影子。  安静,  似乎只
期刊
赵丽兰,汉族,现居澄江。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滇池》《边疆文学》《百家》《中国诗歌》《诗潮》。  稻草人手记  1  有人脱下一件深蓝色的外套,给稻草人穿上  有一种冷,是有人认为稻草人冷  八月,大雨一场接一场下。稻草人,浑身湿透了  有一种冷,心知肚明  可以任性,可以撒娇,可以顽皮,可以半推半就  可以脱掉稻草人身上的外套。可以讲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聋子听见哑巴说瞎子看见  有人,在
期刊
赵琦,生于 1998年,现为昆明学院 2016級大一新生。  寻找  我要越过无数荒凉的星球  在身后变成星辰点点  我要把所有水源引流一处  诞生物种  我要在宇宙里造一些情感的波动  出现眼泪 也出现笑  最后,我还要回到这颗星球  生我养我的星球  我是个固执的孩子  脑海里住着一道固执的灵魂  和一个人的身影  唯一的秋  远方荒凉的风  把大地拂成了秋天  总是满地麦香  总是群山金黄 
期刊
芒原,原名舒显富,云南昭通人,警察。有诗合集《群峰之上是夏天——云南青年诗人五人集》(与王单单、尹马、沈沉、影白合著)。  无题  天空和大地隔了一截  远山、铁塔、高速,又隔了一截  人和人之间隔了一截  工人、农民、商贾,又隔了一截  恰恰是,这小小的  距离。使得整个冬天,我们都在取暖、忍耐  这是乙未年腊月十四。乌蒙山:  雪,正在降落……  每一颗果实里都有一颗子弹*  秋天来了。昭通城
期刊
夜里发生的事情,往往在白天才能得到确证。杨二林昨夜在杀牛沟翻车的事情也是如此。据与他关系最近的人说,夜里十一点多,小风吹拂大地,满天星星打探人间。张二林开着他那台幸福牌农用小汽车,拉着一车玻璃,沿着邢左公路走到路罗镇,再拐上 219省道,轰隆隆行到杀牛沟内时候,前面路上赫然出现一根明亮亮颤巍巍的钢丝绳,两头分别拴在粗大的洋槐树上,绳子离地大约一米多的样子。斯时,杨二林叼着兼有提神和辟邪功能的烟卷,
期刊
吸螺与亲吻  一不小心,我就成了标题党。你如果想伸出手指指责我,我会把你的手指轻轻拨朝一边,指向该指向的那人。他叫杨某,是我的前同事兼乡党,顺便还兼了我的校友。他不戴眼镜时——除了吃螺蛳的时候——基本上跟螺蛳不怎么搭界。如果他把眼镜戴上,你就会发现,他长得还是有点“螺蛳”的。我甚至觉得,戴眼镜的人不论高矮胖瘦,是方脸还是圆脸,都像螺蛳的远亲。上世纪 90年代的某天,我们一干人坐在腾冲县城一家小饭馆
期刊
李绿袖,现居云南罗平,教师。尚未在公开刊物发表作品。  稻草人  时光不是秘密  他才是  他是活着的稻草人  顶着破草帽  穿着破衣裳  他是行走的稻草人  落叶击中他的脚掌  硕大而殷红的牵牛花  攀上他的腰肢  那些没有归途的灵魂  也在没有月光的夜晚  倒进了他的怀里  引诱  我一定引诱过你  以一片月光做诱耳  我是个没有面包的人  或者我不拐弯抹角了  我的手充当过诱耳  动人的腰身
期刊
杨碧薇,1988年生,云南昭通人。著有诗集《诗摇滚》《坐在对面的爱情》。现居北京。  坐在对面的爱情  密林甩着尾巴上的泥浆,金钱豹  从猎枪下跃起  发光的流弹朝夜空喷射  一米外,海啸已经喑哑很久了  我所有的器官  还在你的余澜中慷慨  连同我,虚度的部分  边城 ? 河灯游  纸骨水命,一生  与孤独唇齿相依。负载的愿望  有的花好月圆了  有的,雨打风吹了  从被陆地放逐的那刻起,就注定
期刊
刘德稳,1983年 9月生于云南会泽。诗歌散见于《诗刊》《边疆文学》《延河》《百家》等刊物;有诗作入选多种选本,现居云南镇雄。  后院  清晨,我和妻子  在祖母曾经劳作的菜园子里  挖地。空旷的风,穿堂而过  雨后的土地,有些湿润  几丛韭菜,正吐露芳香  那天清晨,她第一次  感觉到明显的胎动,变得  异常欣喜。她深信著——  祖母在天上看着我们  俯下身去,除了春泥  解冻的声音,我什么也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