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热引发剂对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热聚合引发剂:AIBN和BPO.它们通常用于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采用不同引发剂制备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并影响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例如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和循环性能.为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体系选择了一种合适的热引发剂.
其他文献
期刊
用MP2方法和CIS方法分别优化了Au(I)炔基配合物及相应炔烃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在基态,分子有向中间收缩的趋势,Au(I)的修饰作用减弱了配体内部原子间的成键作用.随着分
以钛酸四丁酯和氯金酸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u掺杂的纳米TiO=光催化剂粉体,并用XRD、BET、XPS和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技术对其晶相结构、比表面积、表面组成及紫外可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La0.8Sr0.2Ga0.8Mg0.2O3(LSGM8282)和La0.8Sr0.2Ga0.8Mg0.15Co0.05O3(LSGMC5),利用四电极交流阻抗法和Hebb-Wagner极化法对比研究了两种材料的总电导率和电
利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碳分子线Cn(n=3~10)体系的基态电子结构特性等作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n为奇数时,碳分子线Cn基态都为单重态,反之,当n为偶数
通过动态应力剪切研究了以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为分散介质的雾化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的粘弹性以及能耗.研究发现,随着应力的增大,体系都经历了线性牯弹区、剪切变稀区以及剪切增
采用脉冲激光溅射Sn和Se粉末的混合靶制备SnSe薄膜,XRD结果显示室温下得到的是Sn和Se的混合薄膜,当基片温度为200℃时,薄膜主要由晶态的SnSe组成.该薄膜的首次放电容量为498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1+G(d,p)和耦合簇方法CCSD/6-311+G(d,p)研究了BH2+与H2O的气相离子-分子反应机理.优化得到了反应途径中各驻点的几何构型,并采用内禀反应坐标法进行追踪
构建了LDHs主客体作用模型,采用混合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水平上进行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然后分别用6-31G(d)和6-311++G(d,p)基组计算主客体相互作用能,从几何参数、电荷布居
利用大分子单体技术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由甲基丙烯酸(MAA)和N, 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M)组成的几种不同组成的P(MAA-g-DEAM)接枝共聚物.通过UV-Vis透光率的测定和荧光探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