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以及改进措施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y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全方位了解现当代文学教育现状,笔者基于多年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经验,从微观角度探索高校在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可行性措施,使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时代发展要求、人才培养需求相契合。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现当代文学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文学修养与人文素养,优化大学生思维方式与知识架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但高校现当代文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比例、课时安排、教学方法上存在诸多不足,导致现当代文学教育不能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不能契合高校对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现当代文学教育现状
  1.史学理论与经典赏析脱节
  当前,我国高校现当代文学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主要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学理论导引》《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通观这些教材,尽管蕴含着丰富的史学资料,具备极强的学术性与研究性,但对学生而言,枯燥乏味,不易理解掌握。学生对文学经典作品的了解多源于文学史教材中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定论,没有形成独立的阅读体验,更无法谈及对文学作品特有的审美认识与情感体验。对此,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在《现代文学课程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变革》一文中指出,在现当代文学教育上,应弱化“史”的线索性,强化文学现象评析,凸显作品赏析,即将现当代重要作家经典作品作为重点教学章程,根据课程安排加大教学比重,将文学现象、文学学术、文学思潮等融入作品赏析,其中穿插各个时期、各个流派文学论点与文体变化,以此,强化对作品的分析解读。但这样似乎又弱化了对文学史的剖析,导致学生对文学史的掌握更为片面。因此,现当代文学教育中“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脱节,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
  2.文学教育演化为应试工具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但很多高校对现当代文学仅设置了80~140课时,有些学校甚至仅有68个课时。笔者对5所地方高校现当代文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有4所高校将现当代文学教育拆分为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两门课程,大一开设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大二开设中国当代文学课程,4所院校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课时加起来分别为128、134、135、140,并且所调查的5所高校都去除了与现当代文学相关的选修课程。如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现当代戏剧研究、现当代文学与散文研究等。实质上,这些选修课是现当代文学基础课的最佳补充,忽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必然会影响现当代文学教育整体质量。此外,紧迫的课时条件下,教师无法全面细致教授相关课程,只能将课程教授与考试相关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考点讲解,学生为考试而学,无法深入掌握现当代文学要领与真谛。
  3.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兴趣弱化
  首先,社会对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文学类教育漠然置之。纵观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属于文学发展鼎盛时期。90年代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文学圣殿渐趋傾斜,文学作家光环愈发黯淡,社会重心从文化发展转向经济建设,价值观也从精神文化至上转为物质利益至上,学生文学学习热情减弱,文学教育呈现边缘化倾向。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高校人才培养愈发务实,学生在专业选择与学习上倾向于应用型专业,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应用技能与谋生本领,而偏理论化的文学教育就被搁置一旁,学生对文学兴趣不高,学习陷入敷衍、走过场的窘境。其次,新媒体的普及,网络文学兴盛,传统文本阅读逐渐被手机、网络阅读替代,相较于网络中虚幻、校园、穿越、都市、情感等形式多样的小说,极具启发性与教育意义的经典文学作品则稍显逊色,对当代学生吸引力不强。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少,赏析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也越来越弱化,已然有悖于经典文学教育所追求的文学熏陶与人文素养提升的旨向。缺乏经典文本阅读经验的学生,在现当代文学学习上,只进行机械化记忆,而无深入性的文学体验。
  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1.调整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现当代文学教育主要分为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注重对“史”的梳理与解读,强调文学现象,关注文学潮流,但疏忽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由于课时有限,对名家经典作品更是鲜有顾及,这就很难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与审美意识了。对此,现当代文学教育可从教材设置上实现文学史论讲解与作品经典赏析的融合,以“史”带领学生疏理文学脉络与建构文学体系,以“作品”深化学生对经典的感悟,使“文学史论”支撑“作品赏析”,“作品赏析”联络起“文学史论”,以“史”为纲,以“作”为目,纲目并举,“史”“学”兼顾。在教学上,将《中国现代文学史》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相衔接,强化学生作品阅读、分析、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作品选”的解读上,突出文学风格与审美取向,对不同类型的作品注重精读细讲,带领学生感受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学精神与文学魅力。针对本科院校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文学素养的同步提升,综合应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提升学生分析鉴赏与科研学术能力。以“史”为基,讲述文史发展;以“作”为心,感悟文学内涵;以“论”为体,客观全面评判。同时,在文学作品的评论上,鼓励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针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文学学习兴趣点,合理设置“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课程比例,一般可为1∶4。针对课时不足问题,在调整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适时弥补,妥善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互补关系。基础必修课要让学生学习到规范化、系统化文学知识,可将没有时间进行深入剖析的问题融入选修课程中。例如,文学现象、文学作家、女性文学、少儿文学、知青文学、地域文学等方面的研究,紧密衔接专业基础课,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化,拓宽学生文学知识视野,对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术指导,增强文学教育的学术性与科研性,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学习。
  3.创新教学方式
  兴趣是学生持续且有效的学习动力,现当代文学改革的初衷就是要突破传统教学思维,以学生为本,强化师生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此,应从创新教学方式着手,摒弃传统教学中的理论灌输模式,避免学生对文学史的学习陷入机械化死记硬背的境地。文学史知识点传授的同时,应激发学生文学研究性学习兴趣,激发其创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师生交流平台,让学生做文学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讨论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者,应该加强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深化学生对文学知识或文学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语言论述与文学思辨能力。
  结语
  在当前宽口径专业教学趋势下,现当代文学教育应紧随时代发展趋势,审时度势,适当增加教学课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文学学习时间;调整教学模式,使“文学史”与“作品选”相交融,以“文学史”建构文学框架,以“作品选”提升文学素养,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文学学习兴趣,深度剖析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学魅力与人文精神,在教学上实现阅读、探究、感悟相融合,在人才教育上实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兼顾,切实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文学理论编写组:《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123页
  [2]姚文放:《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体: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张羽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现状与症候式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7期,第171-173页。
  [5]黄丹青、黄文虎、曹顺庆:《残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第161-165页。
  [6]高玉:《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浙江学刊》2017年第5期,第32-35页。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分析了ors电子吊秤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操作注意事项,及故障排除方法.
文章在分析《汉语主题词表》的不足基础上,根据《基础叙词表》结构,提出了扩大非叙词比例、减少词表先控语言成份、采用兼顾汉字的排序方法和增大版面容量的技术对策。文章还
【正】 弹指一挥,五年过去了。在编者、作者、读者共同辛勤地耕耘下,《情报科学》已从一块生地变成了沃土,成为收获情报科学理论知识的高产田。她同其它兄弟刊物一道,开创并
文中结合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控制爆破的施工方案以及控制爆破各技能参数的选取和施工工艺的控制.通过在高边坡石质路堑施工实践中采用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在进度、投资、质量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着路面静荷载及交通动荷载,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扩散.做好路基施工是保证公路质量的重要基础.本文就公路路基施工枝术进行总结.
【正】 信息可分为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自然信息是大自然的自我表述;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响导。物质的各种运动形式,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化;一切客观存在着
作者剖析了图书情报系统的构成要素,探讨了图书情报系统的功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图书情报系统的结构作了归纳,指出了不同结构的各种利弊。
利用等级偏好占优关联系数研究具有语言信息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首先计算各个方案的综合占优指数,然后建立基于语言信息形式的等级偏好占优关联系数的群决策模型,最后用实例
科技、理工学科属于以逻辑思辨为主的一种认识方法 ,而用艺术理解世界的方式总是与感性的、顿悟的形态联系在一起,二者之间鲜有交叉与碰撞。而艺术教育恰恰是联系各种学科之
本文主要对发电企业135mw机组电力驱动给水泵改蒸汽驱动给水泵后的经济性状况进行分析、论述,从而实现热力系统有效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