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类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浅析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是高职类院校机械系数控技术和模具设计及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其工艺性和实操性要求极高。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纸、工艺和程序编制,如何更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整合教学资源,已经成为多数兄弟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编程课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项目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引领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本文结合数控教研室教师教学中的工作经验,浅析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教学课程改革。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改革理实一体化
  一、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重在基础理论,狠抓实训操作,打造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差异化。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大专毕业生的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是解决当前就业劳动力矛盾的主要环节,核心课程的建设是提升专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工具。当今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作能力,培养能适应加工生产零件、开拓建设产品、安装管理维修及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线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即顶岗,与生产企业实现零距离上岗。
  数控加工技术是先进的制造技术,在高铁、模具、汽车、电梯、卫星、航空航天及军工领域应用广泛。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控加工制造技术已经担负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机械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输出地,从学院领导到专任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学院系部教学仪器设备资源,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这门主干核心课程上,探讨教学内容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敢于改革,最终目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向企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目前教学模式状况及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目前教学模式状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是高职类院校机械系模具设计及制造、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本专业毕业工作的一项必备技能。本课程经历了数次机械资源整合和教学改革,从教学效果来看,先课题教学后整周实习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远远达不到教学实操要求,满足不了教学大纲中教学质量的要求。从毕业后学生从生产车间的反馈,一个合格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首先得是一个好的数控工艺员,懂识图、重工艺、会编程和熟练加工零件的装夹定位。而机械加工的工艺内容比较乏味,加之一部分学生入学时的基础比较差,上课听不懂时难免出现打瞌睡,认为学机械加工工艺学基础理论知识无用说,致使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教学难点加大,教学质量下降。之后这种心态也会影响后续的实习实训,导致理论实践学习态度的恶性循环。
  (二)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兄弟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讨改革方面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进行了很多种模式的尝试否定再创新。比如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比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教室设在学院数控实训中心的数控编程机房,课堂上,先在编程机房学习一段时间,完善工艺、编制程序、模拟仿真,遇到疑难问题,马上到实训中心数控机床上,自主实操练习、验证指令、校验程序,最大限度地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比如项目任务式教学法的模式探讨,有选择的重组教学内容,以一项项的教学任务和专业技能的合并为目标,学中做,做中学,主动学,主动做。此外,高职院校也在加大教学实训设备仪器的投入,争取做到一人一电脑上课,一人一机床动手操作,避免出现实训中一人操作多人围观的状态。再没有条件的,就统一上课后分批次分组分阶段完成实训任务,但这个过程中也不定人不定机床。
  综上,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项目任务驱动式课程教学法等新思路,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课程、实习实训周的界限,理论教学场地就在实操车间旁,边讲解边实练,步骤清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师生双方良好互动,二维及三维画图、工艺分析、程序编制、加工仿真以及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点,让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培养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实施
  数控机床是比较昂贵的教学设备,部分的高职和中职院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成本去购买数控设备,教学中无法实现学生一人对一台数控机床的操作需求,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批次分小组(但不定员定岗)、理论与实训交叉进行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可能会打破了课程的独立,从而打破传统的理论知识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由易到难,因此也打破了这种由易到难的教学计划的设置,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和最终目标,以任务为导向,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学科的概念。
  (一)基础理论知识的加强
  通过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教学过程来看,机床结构、程序编制的理论知识是必须掌握的,同时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机械加工工艺更加重要。为了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任务内容,首先布置思考题,几个同学按照取长补短,优劣结合的原则分组,通过预习看书及图书馆查阅资料,共同协作探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试着运用自己所学解决新的知识点,并重点标记不会不懂的地方,最后汇总上交任课教师,指导教师统一采用例题式教学方法,重点讲解工件定位装夹、基准;刀具的选择、程序的编制和工艺卡片的制定以及编制程序时容易出错的地方等难点和疑难问题,讲解完后再对有问题的同学一对一讲解,毕竟理论知识是基础。高职院校更要完善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的硬件设施,多搞、搞好师资培训,丰富授课课件、试题资源库、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任务书指导书、图纸图片、视频等教育教学资源。在学习数控机床结构各部分的组成、工艺和程序编制时,要消除同学们的畏惧心理,多鼓励,熟能生巧,勤能补拙,激发同学们的继续学习的信心。   (二)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循序渐进的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实习首先完毕后,可以考取相应的机械专业中级工技能证书,增强现实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更要多鼓励,多肯定,积极进行情感交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对于刀具夹具的安装与找正,夹紧、对刀等基本操作过程,经常出错的地方及时总结,及时纠正。教师要注意正确地引导,加强产品的实用性,多与学生互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注重用人单位的签约条件和岗位需求。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在课程改革中谋取专业发展,提供一种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充分激励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做到快乐学习。在业余时间,多组织科研创新设计比赛,对于优秀的设计和制造零件产品,在班级小组展示后,全班评选后在系内展示,虚心听取和接受参观者的意见和建议,在指导师傅的耐心辅导下,完善同学们的作品,自信心提高以后,也会成为同学们找工作的一大法宝。
  四、教学内容的优化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根据零件图进行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通过实操完成零部件的加工这三个教学板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加大了学生的参与性,同时良好的团队协作可以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实施,机械制图、机床结构、数控系统、程序软件仿真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事故安全等内容都可以统筹优化。同学们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大家的力量,对图纸、刀具、工艺等进行优化,避免工艺与程序编制分开教学、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脱节、理论课之间及其与实训课之间的内容重复、任课教师和实习实训教师不是一个老师等情况发生。
  五、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突出特色,打破了传统的闭卷考核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可以采用实操性技能考核与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双方各占总成绩的50%,当然仍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工作纪律、实习态度、实操安全观念。理论考核不能丢,实操考核中,每位同学能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完整流水线加工,同时要求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达到数控编程工艺员及技术员的基本专业技能。任课教师在实施以上教学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时需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任务设计即零件图的选择要合理,最好使用经加工过的教学零件图,以切实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二是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强调相互合作意识,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三是在每一个教学任务实施完成后,要根据反馈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下一轮教学任务的具休实施过程。
  六、结束语
  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累计,而是以完成课时教学项目任务为引导,以就业为导向。对于班级多人数多的情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分阶段但不定数控机床进行学习实习。任课教师多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用人要求,反过来指导课题教学,加强学生从识图、绘图、工艺、编程到加工的流水线作业,使学生到达中级工技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雪.高职“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9):68-69.
  [2]黄晓华,罗平尔,徐立华.深化《数控加工工艺》课程改革,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10(07).
  [3]江晓明,黄丽,沈柳杨.基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的探究[J].基于教学论坛,2014(29).
  [4]唐少琴.深化《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J].创新教育,2008(04).
  [5]张德强.数控技术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其他文献
说起中国电影繁盛地,很多人一下子想不起重庆。但无可争议的是,70多年前的重庆,是当时中国电影制作发行的重镇。  当时,重庆集聚了中国主要的制片厂、发行机构和一大批进步电影
药胶为何物rn一般来说,中药中的胶类药材多以动物的皮、骨、甲、角、肉等部位为原料,用水煎煮、去渣取汁,浓缩而成的不定型胶状物质.这些药材在常温时呈半透明的固体状态,加
期刊
本文简单介绍了生态办公建筑的特征与设计原则,重点对生态办公建筑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第一,国外烈酒葡萄酒,都有自己的具备奢侈品属性的顶级产品,如拉菲等,但是中国白酒因为长期打价格战,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造成茅台酒一枝独秀,三年时间从400元飙升至1600元,甚至有人预测茅台酒能涨到3000元。茅台、五粮液的涨价,拉开了高中低档酒水的价格空间,使得进口红酒看上去不再昂贵,性价比大大提升。    第二,葡萄酒消费的特点,是热衷于品尝不同产区、不同风味的优秀葡萄酒,全世界有十大葡萄
【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主流,各学科教学都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健美操的生命,它是健美操运动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同时,健美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前言  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正以其健、力、美的特点和特有的魅力及其锻炼价值深深地扎根于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并且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
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小微企业是浙江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rn近年来,浙江从小微企业园建设入手,破解小微企业“低散乱”痼疾,通过
期刊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无限的,可以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社会进步。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
有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游客访问日本达到499万人次.应该说,这是中日交流史、特别是民间交流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rn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之间的民间交流,日本人去中
地铁作为一种规模庞大的公共性交通建筑,具备商业、资讯、问询、交通等多项功能,出入口众多,建筑结构复杂.近年来,伴随着地铁的大量修建,改善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倡导无障
【摘 要】在高效课堂的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重点在“导”字上下功夫,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调动和激发学生“演”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演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效课堂;思考;创新;演练  如何使教育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教师在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同时,要注重对历史课文的阅读指导,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其学习能力。应试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