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及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探微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围绕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被称为“问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将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提问题,但是学生敢不敢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问题?怎样的问题?问题是否有价值?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回避的。
  一、传统“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问题教学”,往往注重引导学生“学答”,而对怎样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不重视。表现为:
  第一,提问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一些教师根据教参和自己的理解来设置问题,无视学生思维活动,追寻“标准答案”,这只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萎缩,最终使学生的向思维走向僵化。
  第二,问题的解决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由教师讲解完成,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
  二、“问题教学”及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教师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关键。
  1.创造培养“问题意识”的环境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善于吸收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将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其次,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气氛,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认真处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幼稚、可笑的问题。如“神六”在近地轨道运行时,由于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轨道会下降,所以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进行调整,使它回到原轨道上。对此,学生可能会问:为何不将“神六”发射到更高的轨道上,使之不受空气的影响呢?作为普通教师很难作出全面完整的回答,教师应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
  再次,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非常重要,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物理实验理应成为问题教学的源泉。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当合外力不变时,研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作出a-1m的图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外力不变时,a∝1m,a-1m图像是一条直线,但实验结果画出的a-1m图像后面部分是向下弯曲的。这时,学生会质疑,为什么后面部分向下弯曲了呢?是不是误差造成的?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就能积极主动地分析、探究。
  同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新旧知识的关系,设置一些学生在认知上的矛盾,从而引出问题。只有这样设置的问题,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如在《气体性质》教学中,在讲气体的压强时,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的重量产生的,教师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封闭一定气体的容器,当容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气体的压强变化吗?学生会联想到:容器里的气体,既然已经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容器里气体压强也就不存在了。但实际上,容器里气体是有压强的,这样学生就出现了认识上的矛盾,就会自问这是为什么?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探求新问题的愿望。
  另外,应该将物理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之成为教学问题的源泉,以利于学生开阔视野,诱发思维,启迪心智。如为什么在赤道上,向东发射同步卫星所需的能量最少?
  再有,科学史上许多理论的建立,都是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形成和发展的。根据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利用大师思维的足迹来设置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大师们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就是在汤姆逊的原子结构理论出现了问题,卢瑟福利用α粒子的散射,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推翻了汤姆逊的原子理论,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3.实施开放教学,倡导多向怀疑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改变学生唯书、唯师心态。要敢于怀疑传统,质疑书本,挑战权威。
  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向权威挑战的产物。如伽利略关于运动和力的理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一千多年的理论。
  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批判性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这正是创新思维的特质,也是创新思维的集中表现。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质疑问难,辨析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期刊
词类的划分属于语法范畴,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在汉语中主要通过语序和虚词体现,表面看起来和语音毫不相干,但是,在判断词类时,经常要考虑到语音因素,如声调的变化、轻声、儿化都影
交通部公布了我国现在到2020年基本建成的公路主骨架“五纵七横”,总长3.5万公里。这些国道主干线的建设进展、路段如下: 五纵: 1.同江-三亚(5200km):其中在建路段:同江-佳木
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并交付定金或预付款项后,开发商一般就会将正式的房屋销售合同复印件交给购房者,在购房者仔细审阅,并同意有关合同条款后,双方再按认购书约定的时间、地点
什么样的房型热销?这是众多房地产开发商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来自市场的信息显示:在住宅类型选择中,多层选择占79.88%,小高层占9.56%,高层占6.93%,复式占2.77%,别墅占0.86%;在
<正> 今年以来,辛集市在城市建设中,为解决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借鉴外地经验,探索和完善经营城市新路子,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
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冰蓄空调低温送风系统所有最佳性能的基础上,阐述低温送风给现代空调事业带来一系列特有的优越性。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问题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攀登创新高峰的垫脚石。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挖掘学生内心的创造力。  一、教师必须有极强的问题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很强的进取心,就不会深入思考,其教学活动只能是浮于表层。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会对教学内容持一种怀疑、探索的态度,并借此生成
介绍了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过程和步骤以及常用的工具和方法,详细分析了软件项目中常见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成因,最后给出了经典的风险管理
也许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德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项教育工作,德育都应该放在首位。我们应该在重视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那么在语文中怎样渗透德育呢?下面是我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总结。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