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世界各地均有发生。1945年日本仅报道22例,到1981年至少已达1500例,目前每年新发150例。

其他文献
为了准确地作出发育不良黑素细胞痣(DMN)的诊断,作者对DMN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1109名患者进行了检查。临床上黑素细胞痣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下列特征者便诊断为DMN:限界不清;色素分布不规则;出现红斑;皮肤纹理明显(呈圆石状或鹅卵石状);边缘不规则及增大(直径>5.omm)。
本文复习了获得性表皮下大疱性疾病在免疫学方法的某些最新进展基底膜带:基底膜带包括表皮基底细胞浆膜的底缘,透明板,致密板,具有锚丝、微原纤维束及胶原纤维。基底膜带的上部是由角朊细胞、黑素细胞和Merkel细胞等表皮基底细胞的细胞膜组成。半桥粒形成的致密板正位于这些细胞膜的下方,贯穿于细胞浆的张力细丝就附着在这些板上。其下方为透明板,在电镜下看起来是透明的,由基板素(Laminin)和其它物质组成。基
期刊
固定型皮肤孢子丝菌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皮损组织病理活检又很难检出申克氏孢子丝菌体,故难以诊断。作者报告了两名孢子丝菌病患者,由于皮损误诊为其它炎症性皮肤病而予皮质类固醇皮损内注射,结果在皮损内出现少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见大量的酵母细胞。现报告如下。例1男、12岁,左手背见一环状斑块3个月。斑块系由数个鲜红色丘疹融合而成,诊断为环状肉芽肿。
作者在对1000例自身免疫病(包括300例SLE)患者的研究观察中,发现了一沉淀素带,命名为PL-2,后经交换血清研究发现,PL-2与Hurmon等新近描述的干燥性狼疮(SL)抗体是相同的。作者在本报告中分析了抗SL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和SL抗原初步的生化特性,并与107例抗SL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作了临床状况的比较。
期刊
近来有人成功地用二硝基氯苯(DNCB)治疗表浅性皮肤上皮癌,在一个报告中提到2000例患者,观察了5年,有95%以上的患者肿瘤消退。作者报告一例45岁女患者,就诊时在左小腿皮肤约有30个数毫米到2厘米直径大小的肿瘤,近几个月来发展很快。
期刊
不同类型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特性,使之有可能研究疣患者对纯化的病毒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于是,作者应用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LMIF)试验,研究了9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V)和4例消退期扁平疣患者对HPV1型和HPV3型抗原的特异性细胞介导免疫(CMI)。
期刊
本文作者对83例斑秃病人进行研究(男46例,女37例),其中普秃22例、全秃11例、多发性斑秃50例.持续一年以下的有26例,1~10年的有36例,10年以上的有21例,病人年龄在3~67岁(平均为28岁).32例斑秃病人有家族史.50例发现有甲的改变,29例已有6个月以上的全身类固酵激素治疗.19例有白内障家族史.无一例有白癜风.所有病人均接受视力、眼前半部活组织显微镜及眼底镜检查.
期刊
1889年Tschamer首次报告本病30例,并由sticker(1899年)命名Erythema infectiosum acutum(EI)以来,历时90多年,这期间曾有过大、小流行,比较多的还是散发病例。近年来由于本病在一些国家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而引起重视。病原研究也取得了某些进展,现将有关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以及病原研究若干问题简述如下。
期刊
口周皮炎是较常见疾病,偶可侵犯颏部、颊部、前额和眼周区域.本病可由某些因子经毛囊吸收所引起.通常损害由小丘疹、水疱或脓疱组成,伴有弥漫性红斑和鳞屑,以及非特异性轻度炎症性组织病理学改变.然亦有报告少数病例呈肉样瘤样组织学损害.
苔藓样糠疹(PL)是一种不常见的皮肤病,分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LVA, Mucha-Habermann病)与慢性苔藓样糠疹(PLC, Juliusberg型)两种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