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仅仅渴望表达

来源 :中学生百科·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搬到教一楼来时,感觉风尘仆仆、兵荒马乱,高三就这样自作主张地来了,挡都挡不住。换言之,时间和无奈,谁挡得住?
  来到新的教室时,我随便找了张桌子,打开桌子,发现两张纸,还很干净。一张是编导和播音的高考成绩单,看来是位艺术生;另一张单单写了一句话:假如青春是一场闹剧,那么就让我独自在文字里寂寞。
  文字人?我开始想,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不是同样将自己的青春献祭给了文字?她高三结束了,我高三来了,她离开了她的书桌,留下了两张纸条;我来到了她的书桌,看见了两张纸条。我们失之交臂。她应该是一个观赏着别人的喧闹、独自写字的人,而她对文字的爱,无人懂得,否则,也不会写出这样的句子。外人看文字只看见了它的优美和哲理,文字人看文字却能触摸到彼此的内心。
   绝美的文字很多时候在角落里绽放,绝美而落寞,平常人看不见或看不懂。而我,去寻找它们,欣赏它们。我说它们是无冕之王,胜过郭敬明、饶雪曼、明晓溪这些商业作家。然而很多人不信,因为它们是角落里的,那样默默无闻,沦于卑微。那些好的文字无人懂得的寂寞,也使我为它们的寂寞而寂寞。
   “泥与风是一个人。他喜欢玩泥巴和吹风。因为玩泥巴的时候,可以把泥巴捏成任何东西,而风吹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像是活的,包括一座建筑、一根木桩和一则故事。”偶然遇得一个陌生文字人如此诠释他的笔名,他叫泥和风。素昧平生,我却被他文字的灵气所吸引,我愿意为这个陌生人停留下来,静下心来品尝他的文字,尽管他不为人知。
   泥和风酷爱写童话,成人童话,以动物的角度来描写生活,写出了动物的快乐和幸福,以及悲伤。他幻想在他的童话里,却依然记得现实和生活的模样。由此,我听见了他的讽刺,以童话对现实生活的讽刺。
  各是文字人,活在各自对文学表达的追寻里。我读懂了泥和风,而他不知,也不必知。也许他没上过杂志,没出过书,甚至没被任何一位编辑看得起过。他在韩吧贴出了自己的文字,只有零星的几个读者。在不懂他的人眼里,他可能只是个一文不值、傻傻写字的人。但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妨碍我欣赏他的文字。有些作家出了一辈子的书,功成名就,却没写出过真正的文字,而泥和风在我看来却触及了文字的灵魂。他的才华正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但泥和风不会抱怨,因为他仅仅是想要表达,想要安安静静讲一讲故事、写一写小说。
  能活着,就不会停止追寻自我,然后表达。文字人描摹出了这个世界的轮廓,他们继续表达着,让这个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大多数人,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求回报、不知悔改地写字,甚至讥讽相加、冷漠无视。其实,我们仅仅渴望表达。
   后记:文学社出了个“怎么写作”的讨论,我便说几句。后辈们对文字的理解太过稚嫩而缺乏灵性,又抑或低年级里,隐藏着一些懂得文字而又不声张的人,而我不知道。无论如何,我想写一点点东西给真正喜欢文字的人。我仅仅是希望,能有一些后面的人,不是在学技术性的作文,而是在用心灵写字,并懂得文字。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对他是没什么印象的。  不过这也不奇怪,除了从外婆手中变出来的各种美食之外,我对那段时间的人和事基本上都没什么记忆。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我四岁那年第一眼看见被妈妈从江西千里迢迢带回的他时,轻蔑而冷淡地哼了一声,仅此而已。  从那以后,他便被安顿在我的隔壁,这样直愣愣地插入了我的生活。  刚开始时我并不对他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但对于孩子来说,诱惑永远是存在的:各式各样的糖果,手工或拙
期刊
这个故事发生存个平凡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叫B。空气是澄清而透明的,顶端飘浮着稠密的白云。在诸位读者的眼中,这个世界稍许有一些麦黄色,不过这个世界里的公民是断然不肯承认的。在加加林跑到外层空间之前,有谁相信地球看起来是蔚蓝的?  B世界的公民的寿命都极为短暂,所以他化除了吃喝拉撒之外鲜有时间接受教育,故而也没有必要总结历史。这些原因导致B世界的公民生来就有成熟的心智(没时间发育),并且一生下来就不得不
期刊
任冰清,90后,多愁善感又极富想象力的女生,觉得自己是一只猫,常说猫语,常把心事写在纸上,有时候会给妈妈看,有时候只留给自己,过了些时候,给妈妈看的那些差不多都发表在杂志上了,留给自己的往往被自己撕了,不存留。获得过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二等奖。个人博客也收获很多小小粉丝。除了写写,还喜欢画画,却总得不到大人的支持。最高兴的事就是可以用自己赚的稿费来买自己喜欢的漫画书。愿望是以后做个珠宝设计师,
期刊
倪协克,90后写手,浙江乐清市白象中学金鳌文学社社长,现为《中学生天地》特约作者,文章散见于《温州日报》《求学》等刊物,曾获2010年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闲下来时喜欢看星星、晒太阳,偶尔也听听钢琴。写作心得:只是想把自己脑袋里的那些东西表达在纸上和别人分享,而不是写高深的“阳春白雪”。    佛堂里的尘缘    在这个开满春花的佛堂里,一只欲寻春情的画眉鸟望见了一截小尼姑的睫毛。  她的睫毛
期刊
很冷的冬天,我合上记事本。  窗外,下起雨来了。  我想去很远的地方,非常想。    1    南方的早晨,太阳迟迟没有升起,大霜尚未退去,门口的水槽上,结了薄薄的一层冰。隔夜未洗的毛巾半浸泡在水里,便与积水一起冻住,硬邦邦的。这个冬天,时间成了瓦砾上的雪,白日里不断融化,到晚上被冻住。  吴弋摘下了手中满是油污的手套,看着大卡车开走。  小妮吵嚷着不肯吃饭,夏姨连哄带求地用汤匙一口一口地喂。  
期刊
当我还是一个胚芽,蜷缩在种子壳内的时候,我便知道,她喜欢紫茉莉。  她随身携带一个小盒子,见到结种的紫茉莉就收取种子。她说紫茉莉是最好养的花,只需浇水,便会准时在黄昏的余光中轻绽,吐出比茉莉花更幽雅神秘的清香。  我,是一颗黄色紫茉莉种子。在她小学快毕业的那个春天,被播种在泥土里。我很快生长起来,有着特别的翠色的茎。我很想留在家里,很想每天开花让她赞美,便努力地积攒能量,成为最健康的那一棵。那一天
期刊
小时候,我很认真地想过要当画家。我喜欢看着那些线条从我的笔下落到纸上,像活了一样微笑、跳跃。我喜欢把两种色彩混在一起,一种叫爸爸,一种叫妈妈,把混合出的新颜色叫孩子。每次背着墨绿色的画夹走在路上,我会很自豪地昂着头,在脑里勾勒一幅幅掠过的景物。  我画的小孩子,和当时的我一样灵动活泼,翘着小辫,咧着嘴开心地笑,穿着鲜艳的裙子。同学们看见我的画,就像看见了我的名字,几乎没有谁不认得。  有一天,我画
期刊
[壹]  跟很多灰头土脸的孩子一样  生活在没有自由的四角天空  过着口袋似的生活    窗外的阳光很好地透过来,斜斜地照在我身上,暖得似乎只剩下灵魂。我看着窗外,大片大片的绿原从我的视线中碾过。我茫然得有点不知所措,我真的要开始一个人孤单的远行了吗?呵,是的!  我看着车里的人们,他们的瞳孔泄露了迷惘与疲惫,或许这只是我的错觉。他们从我的身边来了又走,洒落了一串冷漠的表情。他们注定了要充当我生命
期刊
[零分背景]  作文课老师给出作文题目《寻找》,题材、内容、形式都没有任何具体说明,我就以MJ的寻找为主题写了。因为喜欢他的歌、他的舞、他的激情,所以自认为写得很真诚,得心应手。在期待中等来了结果,居然是零分,老师说我偷换题目。   [零分原作]  迈克尔·杰克逊宣布将在2009年7月举行自己的最后一次个人巡演之后,歌迷们以四小时抢空门票的行动表达了对天王最后一次登台的热切期待。可谁也不曾想到,杰
期刊
每个人都是一朵花。  我好像要开花了。  我的透明的眼看着这个世界。世界知不知道我变了样子了?应该不知道。因为今日和平时并没有不一样。但我确实变了,我成了一朵真正的花。花瓣外是红色,花瓣里是白色。我觉得自己很漂亮,因为只有我是拥有两种色彩的,而且颜色淡淡的,匀称地抹开来,像每天黄昏都能见到的烟霞。一朵花长得像天上的彩霞,而且还有淡淡的香味。我默默地爱着自己。  有人走过,他的气息贴着我。好像带走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