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lx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绘本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路径。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本文以《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中的故事为例,从读前激趣启思、读中设问促思、读后体验拓思三个部分出发,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
  关键词:促思;绘本阅读;启思;思维品质;拓思

一、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素养、发展思维能力的任务。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还要进一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现在备受关注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将“思维品质”列为學生的必备核心素养之一。人的思维品质有其个性特征,反映了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
  笔者认为,作为对主教材的补充,英语绘本阅读是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渠道。但是,目前的英语绘本阅读仍然过多地重视故事的理解和文本的朗读,忽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将以《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下World Book Day为案例,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

二、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案例与分析


  本故事讲述了主人公Jacob要参加世界读书日的活动,老师和同学们都穿上了书里某一角色的服装进行角色扮演,结果Jacob发现他的服装落在了爸爸的车里。在他难过之时,其他同学分别借给他各种服装或道具,帮助他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故事的主题是服装,情景是世界读书日。故事中出现了很多涉及服装和角色的单词,如jacket,pirate,cloak,T-shirt,shorts,superhero,skirt,broom,Cinderella,brick,wizard等等,而且句子多、篇幅长。如果教师一味强调单词和句型,学生读起来会比较吃力。反之,如果教师降低语言的难度,加强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置身于绘本之中,和主人公Jacob一起感受同学之间的友情,愉快地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则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读前激趣启思,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阅读前属于知识的输入阶段。此阶段的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引出话题,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范伟,2007)。所以,教师应在读前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头脑风暴服装单词,激活学生思维。一开课,教师就利用PPT展示了服装的主题,让学生头脑风暴,调动他们的已知词汇,帮助学生激活、归纳、整理和复习已有的认知图式,为学习新的语言材料和完成任务做好充分的铺垫。
  2.播放英国学校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的视频,呈现出师生正在扮演某些角色的场景。他们夸张的妆容和服装不仅让学生联想到了自己喜欢的某本书或角色,而且极大地激起了学生阅读故事的好奇心。
  (二)读中设问促思,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在英语绘本阅读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内涵,通过插图和文字,把故事中的要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1.厘清主线,通过提问训练学生的自主思维。故事开篇就讲了Jacob的同学George,Alex,Kim分别穿了什么服装以及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些词汇顿时让五年级的学生感受到了绘本的难度。此时教师让学生初步感知绘本,并提出问题:How many friends can you find in the story Who are they 待大家厘清了主要人物后,教师出示人物的头像,和姓名配对,让学生熟悉他们的特点。然后,教师让学生再观察插图并配合课件提问:What’s George(Alex, Kim) wearing 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利用自然拼读的方法拼读较难的服装和角色词汇。最后,回归到最主要的问题:What’s the title of the book 学生们会非常积极地思考这些角色出自哪本书。
  2.对比不同的插图设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当学生读到Jacob郁郁寡欢时,都意识到了他难过的心情。这时,教师话锋一转,直接让学生看到Jacob满脸笑容的图片,两幅图形成了鲜明对比。教师适时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T: How does Jacob feel before
  S: He is very sad.
  T: How does he feel in the end
  S: He looks very happy.
  T: Yes. Something must have happened.
  3. 语篇解读中追问,让学生推理发生了什么。学生被两幅反差极大的插图吸引住了,教师这时追问问题,让学生回答。
  T: What happens to Jacob
  S: He gets help from his friends.
  T: How can they help him
  S: They give their costumes to him.
  这时,教师再次利用插图,让学生观察到底是谁借了什么东西给Jacob。学生认真阅读和比对插图后,能够推理并给出答案,如“George gives Jacob his cloak.”(见图1)。



  追问到此并未结束,教师接着对学生进行引导。
  T: If you are Jacob’s friends, what will you give him
  S1: I will give him my magic hat.
  S2: I can give him my blue cat.
  S3: I will give him my money and he can buy anything.
  在教师层层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性、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他们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激起了火花。
  (三)讀后体验拓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归纳能力
  学生通过对整个文本的感知、理解等输入活动后,对文本的透彻掌握促进了语言知识的内化,并最终实现了语言知识的良好输出。此时,教师适时创设多样化的思维性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归纳能力。
  1.角色扮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阅读完文本之后,学生还沉浸在故事中英国师生有趣的角色扮演中。此时课件中呈现“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字样,邀请全班同学参加英国世界读书日活动。此时,教师设计了小组合作创新扮演的任务,请组长领取服装袋(里面有事先准备好的服装和道具),角色几乎均出自我国四大名著等经典书目。组内一人扮演,其他组员分别用英语描述:
  A: He is wearing...
  B: He is...
  C: He can...
  ABC: What’s the book (全班同学一起说出书名)
  扮演角色的同学伴随着音乐尽情发挥表演天赋,描述的同学则根据角色特征进行描述,学生的想象力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2.观看视频,归纳我们要阅读的原因。在这节课的结尾,教师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几个外国小朋友分别用英语讲述了阅读的原因,这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虽然教师并未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得到的启示已经根植于内心。

三、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思考


  (一)结合实际,延伸教材的学习渠道
  教师可以把英语绘本作为主教材的延伸。单纯使用课本的课堂教学,其特点是语言知识的直接灌输和语言技能的机械操练。这样的课程模式往往会忽视对主题意义的解读,缺乏对思维品质的培养。而借助绘本的教师,则会有意识、有计划地把绘本和课本进行融合。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又通过绘本进入主题情境,从而发展品格,提升思维,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思维是在语言中实现的,所以,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把绘本与主教材进行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更好地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功能。
  (二)梳理逻辑,形成清晰的教学流程
  清晰的教学流程,一定是具有逻辑性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绘本阅读按照读前、读中、读后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品质,值得教师认真思考。比如:读前的绘本主题导入,通过猜封面、头脑风暴等方式激活思维;读中的故事理解,提取书中精彩的语言点、思维点或者情感点,通过图片环游等方式启发思维;读后的拓展活动,让学生运用阅读的所学所得通过创新体验等方式提升思维。这样的教学流程,逻辑清晰,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三)优化活动,彰显多样的思维体验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外部物质的感性活动向内部思维、情感的心理活动转换的过程(裴娣娜,2005)。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能发展特点、英语语言的特点以及学习过程的特点,优化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设计,通过丰富的活动类型和多样的活动组织方式,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教师可通过探究发现式、问题解决式、技能操练式等活动类型和自学、互学、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在对绘本进行预测、推理、判断、概括、分析、比较、评价、创编等具体的思维活动中感知、体验和运用语言知识,经历多样的思维体验。
  (四)关注提问,训练多维的思维方式
  有效的提问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思维路径。所谓“问题链”,是指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文本知识转换为层次分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问题。
  绘本故事本来就是由具有连续性和逻辑性的情节构成的,教师的提问则更应该建立在逐层递进的链条上,回答问题就好比要解开链条上的一个个结。教师应通过递进式的设问、追问,帮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答案,在与同伴的讨论中获取答案;或者提问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教师既可通过低层次问题帮助学生再现和巩固知识,也能够通过高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从而让学生拥有多维的思维模式。

四、结语


  绘本阅读非常适合小学生,而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内容,所以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空间,用好各种阅读教学的策略,力求使英语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形成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塑造文化品格和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范伟. 2007. 小学英语阅读策略与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裴娣娜. 2005. 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陈新忠:大家好!我是今天讨论的主持人陈新忠。今天的话题是全方位解读2019年高考英语,但我们不评价试题,仅分析2019年高考英语试题渗透出的理念和试题给高三以及整个高中学段教学的启示。本次研讨的材料依据是2019年高考英语试题(但不局限于2019年试题)。  谈到2019年高考,很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题型没有变化,难度与往年接近。但我们更希望教师们能从国家的层面思考本次考试。2018年9月10日,
期刊
摘 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应是实现自我言语表现的需要,而最能体现该目的的除了“说”就是“写”了。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写作是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方式。要读出质量、悟出精彩,需要写作的推动。写作也能给阅读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写然后知不足,学养的匮乏必然会激励学生博览群书,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从而形成“写—读—写”的良性循环。而“提纲设计法”旨在真正从根本意义上促进学生写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期刊
Decoding means lifting the words off the page and turning them into sounds. To promote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udents need to progress from just decoding words to making sense of what they are readin
期刊
一、小学阶段对“写作技能”的要求与现状  (一)为什么要重视写作?  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如下问题:卷面不整洁、书写不美观、书写错误(大小写和拼写等)、语法错误、丢词少词、缺少结构设计和逻辑关系等。由此可知,写作要求精准,更易暴露文字表达中的错误,可以使学习者认识到自身英语学习的不足。  (二)写作教学的要求与现状  针对写作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二级目标
期刊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指出,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拼读能力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作为一种经过英语母语国家教育领域实证的高效学习方法,Phonics从字母语音入手,在培养儿童拼读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在公立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有心将Phonics应用到教学中,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教材,总感到力不从心,教学实施得不
期刊
在相关领导和教学负责人的支持和引领下,我们在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甘露园校区、北京市垂杨柳中心小学,分别以四个一年级班和一个二年级班,四个一年级班和两个幼儿园班为实验对象,测出了学生的大致阅读年龄,进而对自然拼读教学效果展开了研究。  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甘露园校区英语教研组开展了英语自然拼读教学实验和实践,学生在英语拼读和阅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我们通过阅读年龄测试发现,系统参加过自然拼读学习的一
期刊
近期,小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诸多热点话题也随之出现,如核心素养、主题语境、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英语学科能力总框架、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学评一体化等。本文将基于上述关键词展开,探讨基于背景解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及其实施策略。  核心素养包括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文化意识,即了解、鉴别、评价、解释、比较和归纳文化现象,形成文化立场与态度
期刊
一、百科类英语读物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够量的、适当的、多种文体的阅读素材(王蔷,2017)。然而目前小学阶段的教材,百科类文章相对缺乏,即使有一些知识性较强的对话或者段落出现,也可能会和学生所处年龄的认知水平相矛盾,学生无法真正从语言学习中获取知识。这就导致了英语学习的驱动力不足,学生很难将英语作为交流与表达的工具。  从学生长期
期刊
摘 要: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模式,教师运用多媒体、表演、游戏等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教材知识,实现对英语的真实感知。近年来,绘本教学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绘本能够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同时能够关注学生综合语用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在小学低段绘本教学实践中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使绘本教学不仅能够丰富阅读体验,培养阅读策略,还能够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活
期刊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到,義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近年来,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成为了一线教师争相探索的教学行动研究课题。单纯依靠英语课本知识,已不能满足“课标”对于学生阅读量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