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之我见①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增效。教学要有效,乃至高效,关键在课堂。打造有效、高效的课堂,三个要素尤为重要,即明确教学目标,有效互动,有效管理。明确目标,对于实现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互动只有在“全员参与、平等信任、互尊互爱、民主和谐、情知相融、共同活动”的氛围中,才能达到有效的理想境界。有效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新课程 有效课堂 教学目标 有效互动 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134-01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喀尔会议上通过了《全民教育行动纲领》,明确提出过去的“向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胜利,但如果不能向他们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那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利”。并宣布:世界教育的发展目标应该从全民教育向全民优质教育转变。何为优质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学术交流中心“21世纪学校优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提出“优质教育是高质量与高效率统一的教育”,其中,“优质是目标,高效是特征”。
  
  1 明确目标—— 师生共同明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盼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能更好地组织学习。”但事实是,目前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教学目标只写在自己的教案上,不告诉学生“我们去哪里”、“去干什么”,有的只是指出大体方向。如:(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体会思想感情。(2)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
  让学生明确目标有什么作用呢?请看一个实验—— 十公里旅程。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前进。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 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3/4的时候,人们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此时有人说:“快到了!”大家重新振作起来,从而加快了行进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处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欢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终点。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能够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实现目标。
  
  2 有效互动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在人的交往中的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动”起来,这个“动”不是“师”或“生”的单方面“动”,而是“互动”。
  一是独立探索模式。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一些学科教学中许多知识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完全可以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不做过多过细的指导,以防止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使学习成为机械的、被动接受的过程。
  二是教师指导模式。这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各个学科中的许多知识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些知识很难靠学生独立的探索实现再发现、再创造。教师要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接近终极目标,并最终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三是合作学习模式。这是生与生的互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而学生由于知识背景等的不同,看问题往往是肤浅的、片面的。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认识到问题的不同侧面,一方面需要教师适度地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互动”形式。
  三种互动模式,只有在“全员参与、平等信任、互尊互爱、民主和谐、情知相融、共同活动”的氛围中,才能达到有效的理想境界。
  
  3 有效管理
  有效课堂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要顺利地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至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要有有效的管理策略,更重要的是要有有效的时间管理。对时间管理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
  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往往忽视时间管理这一重要内容,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整节课没有时间观念,教学节奏慢,时间分配不合理,随意性大。如中小学的语文课,不少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从来没有时间要求。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学生活动没有时间规定。鉴于此,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一些课堂时间管理的基本策略。
  (1)在备课中明确教学进程中的时间分配。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规定时限,在不同的时间段,明确教师应该做什么,学生应该做什么,何时安排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边或多边交互活动。活动的内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有了这样详细的安排,才能使课堂教学保持一定的教学节奏,使每个时间段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具体。
  (2)调动学生不同感官,提高单位时间效率。每节课的可用时间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教师使用时间的效率是不一样的。我们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利用挂图、模型、卡片、小黑板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采用讲授、实验、讨论、交流、合作等多种方法,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并要形成序列刺激,激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能力,保持活跃情绪和积极进取心理,从而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效率。
  (3)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运筹时间。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活跃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第25分钟。因此,一堂课精彩的开头,会很快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也应该尽量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课堂后半时应该重在对学生学习的巩固、检测和反馈。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课堂的时间有效量,才能保证在最佳的时域内完成教学任务。
  由此可见,有效的时间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肖金全,等.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 《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中医在预防方面强调"因人制宜"的原则,不同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不一样,预防非典型肺炎亦须辨体质类型.非典属于温病中春温的湿热疫病范畴.偏阴虚者易患温病,故对非典易感.偏阴
期刊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新型电力负荷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压暂降逐渐成为导致敏感负荷生产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最为突出的电能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交通干线的交通量日益增长,但超限超载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从而使干线公路的使用性能逐渐减低,使用年限逐渐缩减,并且促使公
只有进行了良好的汽车机械系统拆装工艺组合体分析,才能保证有好的汽车机械系统拆装工艺组合体设计,分析是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抹茶慕斯原料:奶油奶酪(cream cheese)50克.细砂糖15克,抹茶粉8克,吉利丁半片.牛奶30毫升.鲜奶油30克。
冠心病是老年患者的多发病之一,笔者自1998年以来收治49例老年冠心病,应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配合西药取得一定疗效,总结如下.
人的血液中,血浆内所含所有脂质统称为“血脂”,以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为主.它们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成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
当今全球社会的工业化程度逐渐加深,在人类从事工业生产中会排放出各种污水、废渣、废气,这些杂质严重地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环境的污染甚至导致了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由
总结我院预防非典型肺炎采取空气消毒,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发病病人消毒隔离要求,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等用具消毒,医护人员的防护,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从而使我院保持的零感
三文鱼是西餐较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在很多日本料理店或者高档自助餐厅中。三文鱼刺身都是最受追捧的食材之一,有“日本料理安全风向标”之称。不过,日本料理中的三文鱼并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