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changjing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语文课堂的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如果教师注重问题的有效性,注意提问方式,将会使学生受益更多,也会让自己更加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有影响力的教师。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无意留白式提问
  有的教师会习惯性地问道:“两只黄鹂鸣什么?”学生一齐回答:“翠柳,”“一行白鹭上什么?”学生高兴地回答“青天,”……这种无意留白式提问,教师只想复习一下或只是随口一说,本来没有问的意思,但是学生的热情高涨,配合到位,久而久之教师养成了习惯,学生耗费了精力。课堂表面繁荣、热闹非凡,实则低效。
  2口语式提问
  教师实际本无疑问,却因为个人口语习惯而脱口带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行不行”等;学生随声附和,对应回答,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并不一定知道。长此以往,教师养成了不良习惯,学生从小养成这种无原则附和、随大流习性,这也是国民的劣根性所在,随声附和,没有原则,瞎起哄。
  3转嫁式提问
  教师讲课突然遇到难题,课的进程也无法推进,这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哑口无言,教师获得宝贵的思考时间。如果学生答出,给予一番表扬。如果教师思考不出来,干等下课,最后还要责备学生什么都不懂,发一通脾气扬长而去。要知道,学生跟老师学,以后他遇到问题也会直接转嫁给别人,甚至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养成“以邻为壑”的习性。同时,对于这种情况,学生多数时候看在眼里,明白在心,但是顾及师道尊严,不便于揭老师底牌。这种隐忍不是好事,养成习性,学生会变得十分的圆滑世故。
  4故意刁难式提问
  教师刁难学生,方法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用学生不熟悉或未学的来考学生。教师为什么会用刁难的方式提问学生,一是可能学生某些地方不合自己的心意;二是可能想让学生仰视自己,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莫测高深。这是作为教师的失败,因为这足可显示出教师的心胸狭隘、浅薄无德。学生向老师学,再在日常生活中做,社会和谐也就不复存在了。
  5含混不清式提问
  教师问得不具体,学生不知如何作答,云山雾罩,茫然无措。如教师问“这篇文章大家说一说好在何处?”并添上一句,随意说,没有限制。这样学生不知该说什么,即使说了如果教师不认可,还是白说。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敢回答问题,也会懒于回答,造成恶性循环,这也是高中课堂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6体罚式提问
  教师对某学生有意见,或者发现学生讲话、分神等状况,突然提问或给出难问题,让学生答不出,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一番语言攻击,或直接让学生站在那里。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提问,使课堂时间被大量消耗,并且因为一人原因,全部都受到处罚和训斥,这不但使课堂效率低下,也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1紧扣教学目标,提问提到点子上
  如《离骚》节选,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屈原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并以屈原为榜样不断提升完善自己。屈原对自己的血统高贵、降生吉时、美名佳号、高尚品质、不凡才能、香雅配饰、重大责任、突出地位等方面进行了描绘,那么问学生时就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可以这样问:“各句重点意思是什么?这样能体现屈原的什么美?”“哪些是内美,哪些是外美?”“大家和屈原相比,已经具备了什么,还欠缺什么,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灵魂也充盈了。并且,这也体现了三维育人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研究学情,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
  课堂是所有学生的课堂,但是课堂中存在多少“陪读”的学生呢?这些“陪读”的学生听不懂,实在无聊,又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素。《长亭送别》“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一句,如问“使用了什么手法?”语文素养差一些的学生可能会无法思考,更无法作答。如果问“这一句和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李煜的《虞美人》中哪句写愁的手法相似?”学生的思维就可以立刻被激活,而且还可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并且,所提问题可以根据难易度,对不同学生发问,这样语文素养不高兴趣不浓的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得到展示的机会,提升其信心,让他们爱上语文。
  3研究文本,问题设计要系统
  课堂提问,每个问题之间都应该有联系,成系统,因为系统而使学生思维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因为系统可以使课堂完整、紧凑;因为系统可以使课堂容量更大;因为系统可以使课堂条理更清晰,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例如,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无外乎“人、事、景、物、情、理、法”这几个方面。如此,以文本中的“人”为提问基点,人是什么样的人,品性是什么等,然后再和“事、景、物”联系起来,看看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挖掘其中包含的情感、说明的道理,问题一个个地往下进行,逐渐探究到核心。
  如分析杜甫的诗《画鹰》。人是谁?人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他会留意这只鹰?他看这只鹰想到了什么?难道他局限于鹰本身吗?如此一个接一个问题,一步步深入,问题就系统了,而且第二个问题是建立在第一个问题上的,产生了环环相扣的效果。
  4提问要适时适量,给出思考时间
  课堂提问要适时,不可随时随意抛出问题,让学生感到应接不暇,造成课堂疲劳。提问要适量,不可太多,一问到底;不可太少,变成教师一言堂;给出思考时间,让学生仔细思考,形成丰富的答案,切不可把学生逼得太紧,把学生还没有成形的思考像挤牙膏一样挤出来,最后造成学生思维简单化、浅层次,形成语文主观题答题的病根。现在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呈现出的思维单一、浅尝辄止的情况,跟课堂上教师提问节奏把握不好有莫大的关系。
  5及时反思调整,使问题精当
  教学反思很重要,反思越深刻,教师成长越迅速。反思这节课有没有围绕三维育人目标展开;反思这节课哪些问题是高效的,哪些问题有效但可以提升,哪些问题是无效的需要以后注意,如果再上同一节课准备做什么样的调整;反思这节课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照顾到了;反思这节课自己的不良习惯是否还存在……反思很重要,做好反思可以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教师与学生应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习。从而“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这也会让课堂更加高效。
  课堂提问很重要,尤其是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做到在恰当的时间对恰当的人提出恰当的问题,如此才能提问高效,解决问题高效,师生成长迅速,教学相长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高级中学(223499)
其他文献
作文评改是提高高中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但高中生作文的评改似乎比初中生作文的评改要复杂些,难度也要大些,因为高中生的综合能力确实比初中生要强些,一般不大喜欢教师的详批详改。详批详改确实得不偿失,多数学生不过看看成绩而已,浏览教师的评语也可能是应付了事。究其原因,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作文评改,忽略了学生参与,结果是教师为作文评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学生则不以为然,更重要的是效果并不见佳。那么,如何改进作
为便于设计、施工,保证质量,减小荷载,并兼顾人们熟悉的习惯作法,确定水落口的最大间距为35m,提出找坡层和找平层的合理作法,并叙述安装水落口杯及防水构造和檐沟防水层的施工方法。
集安市宾馆正厅的改造设计与施工徐东升(吉林省集安市建筑设计院,134200)集安市宾馆为1959年建成的三层砖混建筑,虽经过扩建改造,但旧楼正厅部分基本未变,且为全楼的主要出人口。随着客流量增
文学是生命最美好的原乡。写作的本质就是宣泄内心情感的律动,是生命的倾诉过程,是心灵的表达过程。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大弊有二,一是丧性灵,二是失魂魄。二者互为因果,以致恶性循
在湖南国贸中心工程施工中,结合工程实际,借鉴国内成果,自行设计制作了新型升降式外架及爬模与装饰用双功能外爬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文介绍新型升降式外架及爬模与装饰用双功
人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制度,直接把矛头指向高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自由作文和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反思。  一、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作文  很多教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
目的了解昆明市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和主要原因。方法2006年4~8月在昆明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50岁及以2760人,进行视力及眼部检查。根据小孔
目的用磁共振成像(MRI)研究兔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血管化过程,探讨义眼台血管化MRI的表现和特点。方法12只新西兰白兔眼眶内植入直径12mm天然HA义眼台,于术后第1、2、3
患者男性,14岁.主诉右眼内侧充血,隆起3个月并逐渐长大.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2,左眼视力0.08.右眼球结膜内眦部充血、隆起.左眼外斜30°,双眼各方向运动未受限,双眼眼球突出度15 mm.辅助检查:CT检查眶内未见肿瘤影像.骨髓及血象检查未见异常.平素健康,父母健在.临床诊断:右眼结膜下肿瘤.于2003年10月28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前路结膜下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粉红色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病
采用埋弧压力焊焊接预埋件的工艺及质量检验吴成材,汪大林,卢侠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预埋件起着十分重要的连接作用。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报批稿)中规定:预埋件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