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技术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itengniha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要对其进行改革。移动技术的普及应用给英语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改革理念,其高度的高度的交互性与及时性,可以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大学英语;微课;翻转课堂
  【作者简介】杨旭明(1980.11-),女,长春财经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及设备获取教学资源与教学服务的新型学习方式,具备高度的便捷性与独特性,尤其是在英语教学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移动学习的定义与内涵进行分析,阐述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学习的优势,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路线构建,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大学学生的英语水准。
  一、移动学习概述
  移动学习(Mobile Education)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移动学习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由于移动学习涉及的因素较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讨论移动学习。总的来说,移动学习的定义可以从技术角度和学习方式来进行定义,从技术角度来说,移动学习是依托于移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使得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约束来进行自我学习。比如学习者使用笔记本电脑、IPad、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
  二、移动技术辅助大学英語教学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在移动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比如掌上思维英语,将移动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使用移动技术来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学习的便捷性。移动学习设备具备高度的便捷性,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突破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利用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随身学习,而且资源丰富,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获取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为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给学生对于英语的使用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2.学习的个性化与及时性。移动计算机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及时获取恰当的知识信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片段时学习,充分利用零散的课余时间。众所周知,每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利用移动技术就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从而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
  3.交互性强。移动终端设备也比较多,而且都具备高度的通信能力,无论是短信、微信还是社交论坛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交流方式,给高校师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学习者还可以和资源、服务进行良好的人机通信,还可以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信息的共享,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做好课外合作学习准备,从而来提高学习效果。
  三、移动技术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1.移动技术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有四个,自觉学习活动互相依赖的活动理论,它强调学习不是简单接受过程,而是有意图有目的构建的实践过程。个体参加外部社会文化活动调节理论,将外界的社会语言内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机能。对话交流的外在形式通过内在/自我话语内化为某种心理暗示。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一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但是还具备一定的潜在发展水平,这二者之间的水平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这四种文化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几点启发,第一,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任务,并将其管理任务移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第二,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通过互动式教学,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合作,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在互动中深入学习知识并熟练掌握运用。
  2.移动技术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有效的语言教学是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违背自然,教师和教材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材与教师。因此移动技术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第一,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方式的混合,二者之间相互弥补,课外学习可以弥补口语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提高口语的准确性与流利性。第二,教师的主动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混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第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混合,高校师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多媒体,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集合,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混合,做好课堂时间规划,将讲词汇、语法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总结
  综上所述,移动技术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是高校英语课程的一次重要的改革与尝试,可以充分发挥移动技术的优势,完善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不足,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从而来保障高校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孙学玉,姜广飚,成勇.移动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红的设计研究初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6):22-123.
  [2]方海光,毛莹,刘军.移动学习的系统支持环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3).
  [3]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
其他文献
【摘要】在技工院校中,不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具有较高的重要程度,同时同样重要的还有英语教学,基于技校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和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但从当前一些技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重理论以及轻实践问题普遍存在,因而使得学生针对英语知識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而实际应用效果较差,与技校英语教学预期目标相悖。基于此,为确保技校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专业化知识和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观念已经成为了教育共识。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立足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视角,针对性改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张翠,山东省惠民县孙武街道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小学生扩大词汇量、掌握句法结构、培养英语思
【摘要】迪士尼公司将动画片花木兰改编成为真人电影Mulan。本片从策划、选角、宣传到上映都备受国内外的关注。但电影也暴露出不少西方视角对中国文化的偏见,显现出文化挪用的端倪。本文选取电影的部分英文台词,分析文化挪用在片中的具体体现,向中国文化的热爱者和创作者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迪士尼;花木兰;文化挪用  【作者简介】曹莹雪,长江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  电影是文化交流的常见形式。迪士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上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以及网络课堂的优缺點,总结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尝试把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中的优点相结合,探索更加有效的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利弊;混合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翟晶玮,女,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
【摘要】随着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不断重视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变革,在当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课程的实践成为变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以高职《酒店服务英语》为例,对高职院校网络课程的建设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课程教学与网络技术的结合来促进高职教学的深化改革,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课程;研究与实践;酒店服务英语  【作者简介】邹瑞(1985.07-
【摘要】小班化教学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这对传统教育是一种挑战。通过探索英语小班化教学,我们看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不断进步,从而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小班化英语;师生关系;因材施教;优越性  【作者简介】刘细兰,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桥小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小班化教学在逐步扩大,英语教学也走向了小班化。以往的大班,人数太多,教师顾不到
【摘要】湖北红安境内革命遗址遗迹众多,红色文化资源遍布,是名符其实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县。本文从湖北红安红色旅游的现状分析出发,探讨了红安旅游外宣翻译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促进红安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提升湖北红色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关键词】湖北红安;红色旅游;外宣翻译  【作者简介】陈清玥,徐雅馨,谢文霞,杨雅楠,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
【摘要】构建全面且适应学情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对于英语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英语》的开展尤为迫切,本研究依托移动终端云班课平台,借助英语课程教学的相关理论对高级英语课程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证明,基于云班课的形成性评价能够显著提升《高级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云班课;高级英语;形成性评价  【作者简介】吴艺迪(1989-),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
【摘要】本文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等基本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笔者主持的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科研项目《基于教材主题与话题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研究和平时的教学实践,通过具体的写作教学案例分析探讨教师如何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学生学习活动以及生生、师生等多形式评价,在写作教学中落实“六要素整合”
【摘要】故事板块是小学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个单元的“主题意义”是贯穿单元语篇的主线,是单元各个语篇表达的内涵与传递的意义。单元标题与单元主题是“名”与“实”的关系。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有些老师会忽略“主题意义”这条主线;没有主题意义的英语故事教学,往往存在以下两种现象:片面强化语言知识的机械操练;完全脱离故事内容,自创语言学习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