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汉学中的汉语词类观——以《汉语手册》与《语言自迩集》为例

来源 :国际汉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xhjj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学术史来看,英国汉学家詹姆斯·萨默斯的《汉语手册》(1863)站在普通语言学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相对全面地考察了汉语的语言现象,尤其是其中关于词类分析的许多观点都非常精到,本文将该书与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1867)进行比较,认为在19世纪英国汉学中,《汉语手册》比较系统地对汉语词类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词类分类的语义功能综合标准,得出的一些结论,已达到当时语言学界的前沿水平。以此个案分析,文章试图探究19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以期对当下的国际汉学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学术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文献研究胃溃疡证候特点及用药核心药团可视化网络结构。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1987年1月—2016年12月20年间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相关文献,
汉语学界对话语标记"你说说"的研究较为薄弱。作为话语标记的"你说说"具有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从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及隐喻等多角度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并从语用的角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其中约10~2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目前已成为全球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