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清单制+责任制”保障改革落实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发源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四川全面承接中央改革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工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全国创造了典型经验。“四川抓改革落实的所有做法,归根到底都是省委把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具体化,切实做到了总书记有部署要求、四川就有实际行动。”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卿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 完成改革头三年阶段目标任务
  四川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省委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创新方式狠抓落实,推动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目前改革工作总体进展情况如何?
  曾卿: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最具标志性重大成就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已经召开的35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不仅有对改革的总体判断和要求,还为改革落实推进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深刻的总结,形成了完备的“改革方法论”。这套“改革方法论”,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改革如何推进、注意什么问题的思路,为我们推进改革明确了方向和打法,提供了正确指引和根本遵循。
  省委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认真落实中央重大改革部署,一手抓改革方案制定、一手抓改革任务落实,顺利完成了中央确定的改革头三年“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搭建改革主体框架”阶段性任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突破,全省改革呈现出协同推进、纵深突破、攻堅落实的良好态势。
  从总体进度看,省委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确定的256项改革任务,头三年完成了102项,占总任务的40%,今年底将累计完成200项以上,总体进度符合预期。
  从专项方案制定看,截至目前,累计制定330多个专项改革方案,其中省委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141个专项改革方案,居全国前列。
  从改革攻坚突破看,行政审批、农业农村、国资国企、科技体制、扶贫开发、教育文化卫生、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和纪检体制等重要领域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形成了一批四川改革特色和亮点,主要领域改革都创造了一批在全国推广的四川经验。特别是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改革增强了群众获得感,比如,身份证异地办理让老百姓不再来回奔波,简政放权让老百姓和企业办事不再那么折腾,等等。
  ? 通过专项改革方案全面落实中央改革
  顶层设计
  记者: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局2017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指出“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案必须落实”。四川如何做到了及时、全面对接中央改革方案,确保中央改革部署在四川落地?
  曾卿:中央专项改革方案,就是顶层设计,是地方推进改革的基本遵循。对省这一级党委而言,主动、及时对接中央方案,事关中央顶层设计真正落地,是必须完成的一项硬任务。
  四川这几年坚持四条:一是,凡是中央专项改革方案,原则上省委都要出台相应对接方案,不制定方案而直接贯彻是少数例外。二是,凡是对接中央专项方案,原则上都纳入省委深改组《年度上会审议计划》,放在制定改革方案的优先位置。三是,对接时限原则上应控制在半年以内,防止延误改革。四是,凡是属于对接中央专项方案,原则上都经过省委深改组会议审议,不能由部门自行出台,防止搞选择性改革。
  从2015年8月起,省委改革办就建立起了对接盯跟机制。每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后,第一时间发出对接的提示通知,把责任直接压在对应的专项小组和省直部门头上,由省委常委、副省长等直接牵头,并纳入省直部门年度绩效目标考核。
  目前,中央深改组35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需要四川对接的所有改革方案,全部纳入了对接,做到了无一漏项、没有延误。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对接2016年底前中央正式出台的所有专项改革方案。
  记者:这三年探索下来,这一轮改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曾卿:与前30多年的改革相比,这一轮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通过制定一个个的专项改革方案来推动改革。因此,我们推动改革落实,就是要锁定中央和省委出台的专项改革方案。
  记者:专项改革方案实际上也是地方和省直部门抓改革落实的对象和抓手。
  曾卿:是的。近年来,省委改革办从这个认识和逻辑出发,建立起了专项改革方案“清单式”精准督察制度。以“专项改革方案”为单元,以每个方案中“具体改革事项”为对象,按照“已完成”“已启动未完成”“未启动”3个类型,逐一对“具体改革事项”落实情况进行分类评估,一个改革方案形成一张直观量化的《督察评估事项表》。凡是认定为“已完成”的“具体改革事项”,就不再纳入督察范围。如果一个方案中“具体改革事项”都完成了,该改革方案就由专项小组向省委深改组提请销账。
  目前,省委改革辦抓专项改革方案落实,形成了3项制度化工作安排:一是“年中集中督察”。每年5至6月,开展一年一轮全面督察,对所有正式出台半年以上的专项改革方案全覆盖,一个方案建立一本台账。二是常态化“月月督察”。从今年起,选取一批重大改革方案,每月由1名改革办副主任带队,赴3至5个牵头负责的省直部门实地督察,重点督察省领导直接抓落实的和今年需要完成并销账的改革方案,对方案中“具体改革事项”逐项查证评估。三是“年底全覆盖绩效目标考核”。在去年对省直部门、市(州)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提升对改革落实的考核比重,纳入了考核二级指标,重在考核方案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情况。省委对市(州)一年的目标绩效考核总分是150分,改革占10分,每年底省委改革办组成7个绩效考察组,对21个市(州)逐一实地考核。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三年。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改革落实要突出地方和部门两个责任主体,我省在工作中是如何体现的?
  曾卿:全面深化改革,从地方角度来讲,应当也必须是党委“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怎么认识改革、怎么对待改革、怎么抓改革,就决定了一个地方、部门、单位改革工作的状况。中央作出那么多改革部署,出台那么多方案,到2020年也就三年多时间,只有把各级书记责任定实定具体,改革工作才可能抓实抓具体。   落实地方和部门两个主体责任,需要解决改革工作“领导职责化、部门职能化”问题。领导职责化,重点是把各专项小组组长、副组长所承担的改革任务作为正式分工职责,使省委常委、副省长成为相关领域改革的牵头组织者、协调推进者,真正担负起“分块抓总”的职责。部门职能化,重点是把改革工作作为省直部门的一项固定职能,纳入部门党委(党组)总体工作,强化力量保障和工作支持。改革任务重的部门,需要明确分管领导,有专门业务处室,不能兼职干改革。
  推动实现“领导职责化、部门职能化”,党委改革办要用一套工作制度、工作机制、规定动作,使专项小组组长、副组长的职责做实,使部门抓改革的职能做实。2016年4月,四川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部署要求,在全国率先以省委名义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改革落实工作的意见》(川委发【2016】12号),目的就是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办法压实责任、定实任务、做实工作。
  记者:从省到市、县都提出到2020年如期完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届时拿什么依据来评判、来支撑?怎么给社会一个有说服力的交代?
  曾卿:在过去三年多工作中我们体会到,除了浩若繁星的改革亮点、各领域制度成果、群众真真切切的改革获得感外,还可以用“两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和体现改革总体进程。第一个量化指标,就是省委《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年—2020年)》 确定的256项改革事项,每年是否按规划进度在完成,2020年是否基本完成。第二个量化指标,就是看出台的专项改革方案落实进度指标,主要是看方案中“具体改革事项”完成进度。到2020年,如果省委制定出台的数以百计的改革方案所包含的数以千计的“具体改革事项”均基本完成,就表明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已经如期实现。
  这“两个量化指标”,既各有侧重又有高度一致性。通过规范的统计口径,汇总和分析所有基础数据,可以研判各个改革领域的推进态势,及时发现推进中的共性问题。目前,四川已经形成了以这“两个量化指标”支撑的目标考核体系。
  ? 创新建立全面深化改革信息化平台
  记者:今年初,四川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建立这个平台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曾卿:在实际工作中,省委改革办抓改革落实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任务量十分繁重,几百个专项改革方案、几千项“具体改革事项”,每一项都要有人盯、有进度掌控;二是牵扯面十分广,往往一个方案的落实,需要跨领域的多个部门来配合实施,每一项都要求责任具体、成果明确。从解决工作难点出发,就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化平台,把改革落实的重点任务标识出来,把工作责任和进度要求明确下来。为此,今年初我们建立了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
  记者:这个平台是如何运作的?
  曾卿:在省委改革办设立了运行中心,通过党政内网连接9个专项小组、所有省直部门和21个市(州),形成全省改革工作“一张网”,做到“精密调度、精确推进、精准督察、精细管理”,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把习近平总书记“落实地方和部门两个主体责任”和“挂图作战、分兵把守”的要求落到实处。
  信息化平台下设八个子平台:一是中央改革方案对接平台,把“中央出台改革方案必须落实”的要求抓实抓具体,确保全面承接、及时落地;二是改革进度监控平台,实现了对全省改革落实总进度实时掌控;三是专项改革方案上会审议计划监控平台,对省委深改组会议年度上会计划和发文进度进行督办;四是专项改革方案落实监控平台,推动方案明确的数以千计“具体改革事项”逐项落实销账,做到精准督察考核;五是重大改革试点监控平台,按“已经完成、继續试点、停止试点、经验推广”四类评估意见进行常态化梳理评估、动态管理;六是改革经验推广示范平台,复制推广已经成熟的四川改革经验;七是改革咨询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全省改革系统各类信息共享;八是改革无纸化办公平台,提高全省改革系统工作效率。
  通过信息化平台,使专项小组、省直部门、市(州)在统一的工作体系下运转,实现了任务分解清单化、责任分工具体化、进度掌控实时化、督察督办高效化、工作推进协同化,有效提升了全省改革系统整体工作水平。
  ? 建立一套改革试点落实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记者:四川历来是改革的重要“试验田”,中央和国家部委在川部署了100多项重要改革试点,省级还部署了一批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如何?
  曾卿:省委高度重视加强改革试点的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2016年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起了一套抓改革试点的工作规范和流程。
  省委改革办形成了常态化抓法:一是实行改革试点项目责任制,每项试点确定“一名牵头领导、一个推进方案、一套工作班子”,确保试点有序实施。2017年需要完成销账的改革试点全部纳入了《改革落实台账》,逐一明确了专项小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是建立省委改革办与试点责任单位的直接联系渠道,将试点全部归口到改革一、二、三、四处的12个项目小组,分头承担跟踪推进责任。项目小组每半年开展一次梳理評估,掌握试点推进情况。三是建立“围绕改革试点搞调研”工作机制,对所有改革试点,省委改革办每年至少开展一轮实地调研,了解试点动态,搜集存在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提出工作建议。四是在《四川改革专报》开设专栏,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按照省委深改组的部署,省委改革办对改革试点进行了全面分类清理和集中梳理评估。总体上看,改革试点在有序推进,大多数已取得了预期效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经验,为全省改革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有一些改革试点效果不明显、没有必要继续试下去的,已经停止试点。
  记者:四川省委深改组会议有什么特点,怎么保证会议质量和效果?
  曾卿:筹办党委深改组会议,是党委改革办的重要职责之一。这几年,四川积极学习借鉴中央深改组会议开法,注重优化省委深改组会议议程安排,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开法。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上重要讲话作为固定议题,省委书记王东明解读主要精神、带领集体学习。
  二是每次会议把审议专项改革方案作为重头戏,特别是把对接中央改革方案摆在优先位置。目前召开了2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41个专项改革方案,审议方案数居全国前列。
  三是会议不定期听取市(州)和省直部门重大改革进展情况汇报,把握改革动态、传导改革压力、推广改革经验。目前,已累计听取了13个市(州)、9个省直部门的专门汇报,4次听取了9个专项小组汇报,11次听取了省委改革办工作情况汇报。
  ? 形成更多更具影响力的四川改革亮点
  记者: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下一步改革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曾卿: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四川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改革工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下一步,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改革部署,加大抓改革落实的力度,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大力度推动改革工作“领导职责化、部门职能化”,进一步实化细化省委深改组成员、专项小组、省直部门和省委改革办抓改革落实的职责分工,分别明确具体、量化、可考核的改革落实任务,全面提升抓改革落实的执行力和行动力。
  二是加强全省改革工作阶段性梳理,用好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定期梳理、动态掌握省委《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2020年)》、年度改革台账、重大改革试点等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既定的路线图、时间表推进。
  三是聚焦聚力重大改革攻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创新改革、自贸区改革等全局性重大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资国企、行政管理体制、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再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方案,推进一批重大改革事项落实见效,形成更多更具影响力的四川改革特色和亮点。
  四是建立完善分级担责、层层落实的督察工作体系,盯紧专项改革方案推进落实,扎实开展“年中集中督察”和“月月督察”,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督察,确保已出台专项改革方案明确的“具体改革事项”按预期进度完成并销账,为到2020年如期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责编: 李静)
其他文献
为巩固集中换届成果,乐山市开展领导班子运行“回头看”工作,促进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实地测評打分。市委书记带队赴11个县(市、区)考察班子,将班子的精神面貌、干部履职等十项指标与推动工作挂钩,现场点评打分评判。派出工作组,走访82个市级部门,采取“专项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方式,摸清班子总体状况、存在问题。突出重点调研。全覆盖调研县级领导班子,聚焦新任正职、新提拔干部和班子成员履职,
期刊
去年以来,射洪县利用乡镇赶集天,组织农村党员开展“过一次组织生活、看一场红色电影、听一堂党课报告、征求一条意见建議、开展一次集中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党课赶集”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  建好“党课赶集”活动阵地。全县30个乡镇充分利用乡镇党委会议室、场镇书店、老年大学等,建成农村党员书店、党员学习室、党员会客厅、党员活动中心等113个“党课赶集”固定场所,为党员学习提供场地保障。明确“
期刊
今年以来,成都市高新区以理清单、制图表和强监督为工作主线,积极探索试点社区“微权力”治理方法、内容和路径,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理清“三张清单”。围绕重点对象、重点问题和重点领域制定财务管理、民政救助、公建设施等32项权力清单;梳理班子8大类19项、主要负责人4方面12项的主体责任清单;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岗位风险评估,共梳理廉政风险点30余项防控清单。制定“两张图表”。制定权力流程图,从
期刊
近期,荣县通过实施“荣州组工培育行动”,全面提升组工干部专业能力。  “组工讲坛”,每月开展1次,采取新组工干部领学党章党规、近期重要文件精神,老组工干部轮流上台讲党员发展、乡土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组工干部政治站位和开口讲话的能力。“组工笔会”,每人每周撰写一篇组工类文稿,每月开展評比,每季度汇编成册,择优选送上级媒体。“组工计划”,选派组织干部到上级组织部门业务科室或组织工作重点项目一线上挂锻炼
期刊
江安县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定位转型,进一步统筹组织体系、服务资源、服务机制,截至今年6月,全县建立56个农村区域化党组织,强化区域内党建服务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的集约利用,有效提升农村服務型党组织建设实效。  统筹组织设置,服务主体由“各自为政”向“有机联系”转变。积极适应新形势下产业发展、新村建设、服务党员和群众需要等变化,打破党建属地化理念,对原有党组织进行有机重组。统筹作用发挥,服务要素由“
期刊
近日,蓬溪县通过建立《组织工作重点项目责任清单》,强化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一张清单定目标。按照科室分工,通过建立《组织工作重点项目责任清单》,确定长期性、阶段性组织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间,将责任落实到牵头领导、主办科室和具体工作人员,并上墙公布。两种方法抓责任。成立部机关工作督查小组,定期督查科室工作任务完成进度,及时督促对任务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的科室進行整改。牵头领导主抓任务质量,实行每月听取
期刊
自第一书记下派以来,古蔺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要求,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实行第一书记日常、年度、期满考核的“纪实管理+成效跟踪”“三联考”模式,避免考核“一刀切”问题。  日常考核倒扣分。量化22项第一书记“五大职责”考核指标,县交叉考核组每月对第一书记工作滞后和存在的问题扣分,每季度计1次平均分。年度考核看实绩。县交叉考核组年底到贫困村对第一书记问题整改情况和工作成效进行“回访”评估,结合述职
期刊
去年以来,大英县从政治激励、提升待遇、制度保障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重政治激励,让村干部政治上有“奔头”。2016年以来,共推荐52名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干部担任市县“两代表一委員”;每年拿出乡镇30%以上的空缺编制向村干部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招录;大力表彰优秀村干部及事迹。重提升待遇,让村干部工作中有“想头”。从2017年起,全县村干部
期刊
今年以来,涪城区在组织系统开展“五讲五比”锻造行动,倾力打造一支让党委放心、干部满意、群众信赖的过硬组工队伍。  讲政治比忠诚。加强思想教育,锤炼政治素养,增强组工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讲学习比能力。按照“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难事能办”要求,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坚持开展系统学习,不断夯实组工干部“能为”的本领。讲实干比奉献。营造
期刊
今年以来,彭山区针对派驻纪检组设置不科学、管理体制不顺、作用发挥不好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派驻纪检组改革。  打破单独派驻模式,以综合派驻为主。改革前,区纪委共向34个区级部门派驻了纪检组。改革后,整合为17个派驻机构,除对系统规模大、直属单位多、监督任务重的4个单位实行单独派驻外,其余部门实行综合派驻,每组平均归口监督5-6个部门。打破单兵作战模式,以小组作战为主。改革前,各派驻纪检组专职人员仅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