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记者讲春晚故事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xu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前跑电视口的几位记者聚餐,除我之外都是要跑春晚的,说起春晚,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大概只有在中国,一台晚会居然有专人跑专线,更有甚者的是,东三省的报纸有跑赵本山线的记者,为一个人开一条线,真是社会主义春晚特色。
   通常各种晚会都由电视台的总编室或晚会节目宣传组负责,负责组织记者,召开发布会,信息共享,资源公开,生怕记者不理会。只有跑春晚的记者,必须像狗仔队一样,使尽各种奇技怪招,探得一星半点的虚实。而可笑的是,这台晚会的收视率逐年下降,今年给几乎所有当红艺人(包括影视界)都发了邀请函,真正愿意来的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些,再也不像前几年上节目还需要各种潜规则,当然潜规则还是有,都是那些如过眼烟云的节目和艺人。
   各家地方平面媒体的主任多在四五十岁,他们的惯性思维里春晚还是有关注度的,况且这段时间政通人和,没有选题,只好写这个。于是春晚节目组拿着这根鸡毛当令箭,通常只给所有媒体一次发布会和一次进场的机会,今年连发布会也要取消。
   彩排要五场左右,每场都要报,悲催的各记者第一关要混进央视的大门。这道大门我进去过,守门的是武警,必须有出入证或里面的人出来开条子。我亲眼见过一个全国知名主持人(也主持过春晚)在门口被拦下时,用响彻云霄的中音斥责警卫为何不认得自己,警卫无动于衷。总跑央视的记者总有些门路,通过里面的熟人开条子把自己带进去;没有熟人的就得花钱,我也不知道他们所在的媒体怎么报销这笔费用。
   进了大门不代表可以采访,他们都竖着耳朵观察着出出入入的熟脸们,看看能不能发现谁和谁不和之类的小插曲。想要进入演播厅,首先不能让自己的目光与保安碰撞,演播厅大门是保安把守,不像武警一丝不苟和认证不认人,他们看见名人会不加拦阻。
   有位军旅歌手带着一个助理,助理手里捧着水杯,有个记者灵机一动,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假装是歌手的另一个助理,尾随着大摇大摆进去了。还有一位记者碰见范明,跟他抱怨,范明边和她扯闲篇:“怎么会进不去呢?”边示意她跟着自己,就这么聊着进不去的话题进去了。
   他们在后台看见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人际关系,却不能写出来,能写的只有老掉牙的节目单话题,老百姓应该早就不care这件事了吧!
   被迫跑春晚的记者多是长江以北的日报,这两年网络媒体已经不再硬性要求必跑春晚了。这些日报既要这些無聊的料,又出不起买断线人的钱,都难为在记者这里,他们赶在春运高峰期来到北京,大年二十八最后一次联排结束后,只报销火车票的他们苦哈哈地买不到回程票。演员没法和家人过除夕是自愿的,可以从中获得得以走穴的知名度,早在春晚还有影响力的十年前,有位小品演员拿着一箱子现金来到春晚现场,和其他人吹嘘说,这是他上一年的那个小品挣来的。
   即使记者不图利,他们也感觉自己在做着一件于国于民都很没有价值和建设性的工作,如果不是除夕夜只有这一台行政垄断的晚会,百花齐放的人民或许更愉快和轻松一些。
其他文献
在“雨纷纷”的清明时节说这话,纯属没事找抽。其实呢,清明并不一定要哭哭啼啼,古人就想得很明白,妞照泡,琴照弹,诗照写,酒照喝,酒还一定要好酒,杏花村的老字号。春服既成的老百姓在“欲断魂”之后,也顺便在郊原逛一逛,踏一踏青,邻家小妹如果在路边撞见一个帅哥,眉来眼去间就托付终身了。   如今,清明加调休放三天假,时间有余,就可以策划些节目,比如在供奉的祭品上出点花头。早三十年,中国人还不富裕,坟前火
旅美画家周根宝(阿豹)的个人画展《中国风》于4月8日起在上海壹号美术馆开幕,近百幅极具当代意味的水墨画将呈现一种别样的面目,将中国水墨的韵味与线条抵达另一个彼岸渡口。   周根宝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长期任职上海博物馆,任教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早在七八十年代就活跃于上海美术界,见证并参与了当时的新艺术运动。他的作品在那个时候也是颇受观众和美术评论界好评的。不久他移
有报道称,2011年盘点,工农中建交这五大银行的净利润高达6808.49亿,相当于每天净赚18亿,继续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中最为赚钱的行业。而在中国经济整体不太理想的年景里,五大银行均保持18%以上的净利润增长。   这份优异的成绩单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用经济学里最简单的供求关系来说,市场需要资金,一头是资金的供应者,比如老百姓这些的储户,一头是资金的需求者,例如开办生产,进行实体经济运营的企业,而银
“改革”与“民主”依旧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在这个背景下,乌坎事件屡次被提起,不过对很多国人而言,乌坎只是一个很陌生的小乡村,无论对那里的人还是事。全国两会召开的当天,一场8000多选民参加的选举在乌坎举行,这是40多年来乌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选举,村民们以一人一票的方式推选出了新一届村委会。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乌坎却推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当然,与历次群体性事件不同,它最终从剑拔弩张走
“乌坎事件”自2011年9月21日爆发后,历经集会、游行、对峙等一系列冲突,最终峰回路转迅速平息,村民们不仅成功推翻了连任41年的前任村党支部书记薛昌与他掌控下的村委会,更是在今年年初迎来了该村四十多年来的首次民主选举。这个过程中,68岁的村民林祖銮被认为是灵魂人物,这个村民眼中为人正直、富有威望的老人在整个事件处置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林祖銮1965年参军,退伍后曾担任过乌坎村村委会
因“土地纠纷和选举不公”,广东乌坎数月持续紧张态势,由警民对峙到官民和谈,最后以村民重新选举村委会成员告一段落。从中,我们应该看到土地问题在中国农村的重要性与艰巨性。  “乌坎事件”的处理方式是否为“模式”,其背后反映的土地问题如何解决,《新民周刊》对农村问题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进行了专访。    乌坎事件的处理并非“模式”    在著作《抗争性政治》中,于建嵘
今年的全国“两会”,“改革”再次成为一个强劲的高频词。温家宝总理指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改革和建设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   改革的话题受到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的高度瞩目,绝非偶然。有人认为中国三十多
乌戈·查韦斯是一个非凡的斗士。他在拥有67万名粉丝的推特上将自己称为“查韦斯恶魔”,而在委内瑞拉俚语中,“恶魔”意为“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人。自查韦斯去年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后,他巧妙利用了这一顽症,使其为政治服务。     回家庆祝会      查韦斯结束了在古巴历时3周的癌症治疗后,于3月16日启程回国,回到加拉加斯。在次日举行的“回家庆祝会”上,本应充溢着健康祝福和感恩祷
摄影师保罗·希尔顿是国际保育摄影记者联盟的一员,常年关注全球环境和保护问题,其关于野生动物保护和非法贸易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海边长大的他,尤其对海洋充满热情。在香港定居工作多年,有一个事实令保罗坐立难安:这座他称为“家”的城市,是世界上最大鱼翅进口地之一。   2011年5月,保罗参与美国PEW组织的一项调查台湾地区鱼翅的工作,“想不到竟成为我参与过的最令人最沮丧的工作”,“不管在
2月17日晚,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结束了对美国的正式访问,继续前往爱尔兰和土耳其。80多个小时,30多场活动,习近平的访美行程安排相当紧凑,但是硕果颇丰,仅以中美经贸合作为例,双方签订了各类贸易、投资和合作协议149项,总金额约386亿美元。   一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让美国人看到了这位中国领导人的态度和信心,而马斯卡廷小镇茶叙、NBA赛场轻松观球等“花絮”更让媒体津津乐道。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