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13631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过去重传授轻探究,重认知轻情感的弊端。在语文课堂上要设法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接受知识。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善于创设学生熟悉或向往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形成各种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创设情境;语文能力;教学策略
  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古文中“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之说便是一个有力的说明。小学语文教材也不例外,它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切合实际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就会渐渐涌动起来,产生与文中事物或主人公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的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轻松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那么在课堂上应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恰到好处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更好地体验成功、收获喜悦并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创设趣味情境,让课堂更具吸引力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注意力集中。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就会主动去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有趣化,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使学生感受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并强化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触也深,教师根据实际设计贴近生活的情境,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直观化,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也能使学生在观察和分析过程中茅塞顿开,情绪高涨,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求中,如在讲授《猜一猜》一文时,让学生理解“让路”“招手”“弯腰”“点头”四个动作词语的意思。其中,“招手”“弯腰”“点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动作,而“让路”一词相对来说难理解较为抽象,“云儿让路”似乎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教师先让学生多读,鼓励他们自由想象云儿怎样让路。待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后,让他们自由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找准时机播放课件:云儿让路片段,演示两片紧靠的白云,慢慢地分别移走,中间留一条通道,这时学生对“云儿让路”这一动作一目了然,教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想一下现实生活中让路的动作,怎样给人让路,指名表演让路的动作。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仅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
  二、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想象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本能,对小学生而言则是一种天性,从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笔者认为,课堂上的操作活动也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形式,课堂上学生动手的过程,既是主动思维的过程,也是其切身体验到学习中发现的喜悦的过程。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喜欢动手,他们更容易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计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实践活动情境,如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教师创设了一个在美好的音乐伴奏下到天空上遨游的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享受“游太空”的乐趣,一边想象自己在太空里会看见什么或者想看见什么,然后要求他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画下来,这时,场面非常热闹,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更有趣的是,四人小组内几名学生不自觉地互相评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在动脑想、动手画、动眼看、动口说,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成为教学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发现者。在这节课里,教师的引导作用真正落到实处,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思维极度活跃,在学习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认识得更完整、更清晰、更深刻。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性质、任务,并要求将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上。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是眼脑手合用的过程,有效的观察总是和积极的大脑思维活动紧密相连。
  大自然神奇多彩,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对学生永远有着新鲜而神奇的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教师一开始便向学生提出问题:其实,在我们身边,不只是人才会说话,花、草、树木、高山、小河等等都会说话,那它們会在什么时候给我们说些什么话呢?你有留意过吗?这时,学生都好奇地看着笔者,笔者马上提问:“想去听听大自然的语言吗?让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进我们学校的开心农场去听听大自然的语言吧。”课堂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当起小小观察员,他们七嘴八舌地告诉笔者:水里面有小蝌蚪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看鱼鳞上的圈圈可知道鱼的年龄,小蜜蜂说要给我们酿出最甜的蜜,蚯蚓说它要忙着给植物松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对学生的学习启导,在适当时间设计有启发性问题,构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使课堂成为充满生机的认知过程,从而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创设恰到好处的问题情境,能立刻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并大大激发学生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欲望。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定会与日俱增。
  四、创设研究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新热点。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新大纲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创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创造能力是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相伴、相辅、相长的。当学生想到的事物要准备付诸行动和实施时,会有一种动力和激情。而当学生想出来的事物能做到、能实现时,就会进一步激发其创造的潜能,使之源源不断地进行创造。
  如在一节归类识字教学中,教师出示一些字:清、花、铁、鹅、江、鸡、苗、钢、河、草、鸭、银,笔者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并尝试将其分类,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按偏旁将其分成四类。这时,教师可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学生归纳,再乘势提问这些偏旁各表示什么?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引起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教师从中给予提示,最后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自己总结出有“氵”的字跟水有关,有“钅”的字跟金属有关等,让学生在探索中知道汉语中有这样一类表意字。
  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懂得把学生引入创造的宫殿,使学生发挥创造才能。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在书本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对已有经验重新思考加工制作;获得具有新生性的内容;解决一个新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创造的甘甜而且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品格具有明显的价值,因而是富于创造性的教学。
  学习一种新知识,从引入、发现、分析到解决问题,教师都应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尝试归纳,这样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良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适当选取与教材有关的问题,以此引起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精心设计各种内容新颖、健康、有益、紧紧围绕教学中心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
其他文献
走进浙江省永嘉县陡门乡梅岙村,看到一排排梅树枝头的花蕊含苞欲放,村民房前屋后、村庄道路两旁茶花绽放;文化活动中心里,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电教活动中心、健身场所等一应
期刊
环境是人们生活的摇篮,是经济发展的阶梯.环境工程所代表的是环境的保护,影响着经济和发展的稳定性.所以,需要针对环境管理中的问题,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改善措施,推动环境的
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故事.每个人的春天都不应该被定义.而春天的故事并不遥远,它是成片的油菜花,它是浪漫迷人的薰衣草,它是异国情怀的郁金香,它是桃红李白,它是梅香樱娆…
共享经济这一趋势正在经济系统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传统经济的运行模式,个体、组织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地相互依赖、平台的诞生为供需双方建立了更多联系的可能性、企业战略也在
期刊
在社会主义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之下,企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资金管理是一个大的问题,如何做好资金管理,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评价体系是我们当下要思考和解决的问
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说最难的莫过于记英语单词了,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初中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怎样帮助孩子们逾越这个壕沟呢?
如今“玩珠子”、“盘珠子”成了人们口中的热词。很多人的脖子上、手腕上都挂着菩提、核桃、碧玺等制作出来的文玩饰品,那么,如何辨别真假以及如何盘玩保养成了难题。血龙木手串  辨别方法:血龙木手串纹理有一种金丝木纹,强光照射下可以像犀牛角一样晶莹通透,这种透光性能是所有木种中唯一独有的。  盘玩方法:1.用软布不断用力搓血龙木珠子表面两周左右,自然放置一周。2. 将手洗净擦干开始用手盘,注意珠子的孔周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