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书中人物走向“活”在现实舞台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4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通过精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编排内容丰富的课本剧、开展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活动让课文人物走向舞台,让生活贴近学生,让课堂生动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书中人物 ;现实舞台;体验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已经喊了很多年了,我们现在的高中语文课本也在课改的要求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打破了语文教学重在讲析课文的传统,把口语交际和语文活动单列一个单元提到了与之并重的地位。但可惜的是,大部分同行并没有重视这一变化,还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忙于肢解一篇篇的课文,对于这两个单元要么是视而不见,要么是应付了事,其实对这两个单元运用得法,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对于高中生来说,经验早已告诉我们,无论你怎样努力地想把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路结构、主题意义传达给学生,但他们往往就是不领情,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所以,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他们原本就少得可怜的兴趣,而应让他们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从而激发出学习语文的兴趣才是明智之举!之所以有这个感悟,得益于一次市高中生“课本剧”的竞赛。原本只是把这一任务布置给学生,并没有做过多的希望,但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学生竟然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他们忙着找合适的课文,不厌其烦地找我帮他们修改剧本,在全班范围内物色好“角”,这倒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什么时候他们对语文这么感兴趣了,仔细想想,恍然大悟,让课文人物走向舞台,让生活贴近学生,让课堂生动起来,这才是语文课上学生需要的和教师要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喜好与否是决定教学好坏的关键,而长期以来,我们却强硬地充当了主人的角色,这对于本来基础就比较薄弱的高中生来说,课堂还有什么吸引力?因此,要让高中的语文课堂活起来,就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我国著名作家孙犁也曾说过:教室里是培养不出作家来的,学习语文不光要重视课内,还要重视课外,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对于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语文活动,是集中搞还是分散搞,我们可以灵活掌握,力求发展学生智力,增长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个性,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活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从而乐学好学。下面就本人在语文教学中贯穿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况谈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精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
  每堂语文课,我都要求学生做好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内容主要是交流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每节课训练1至2人,由班干部安排每节课由谁演讲,要求人人能讲。当然,一开始学生也许无法放松自己,有时甚至会冷场,但只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假以时日,学生一定会有进步的。每次演讲,看着同学们积极有序地精心安排,津津有味地品尝自己的“杰作”,热情地为同学们送去自己对生活的别样感受,站在一旁的你定会倍感欣慰。通过演讲,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提高了。这正如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说“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关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此外,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教师还可以每次安排学生讲一个成语故事,为大家读一段名篇佳作等。
  二、编排内容丰富的课本剧
  前文已经说过,正是这种形式让我认识到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通过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张扬他们的个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的目的。如让学生编排下列的课本剧:《项链》、《鸿门宴》、《雷雨》、《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有时,我还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即兴安排他们编写剧本,如学生每天乘坐的公交车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一个文明缩影,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排一个剧本,旨在呼唤大家提高文明素质;还可以编排“十年后再聚首”的小剧本,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进行大胆的创造,并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每这时,同学们个个真情流露,坦诚相待,心与心的沟通,令人感动,有时,你竟会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情不自禁。课堂是如此的轻松自然,学生是那样的畅快自由,还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比这更奏效呢?
  三、开展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活动
  现在教材上有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如辩论、推销、采访、主持、导游等。在实施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得失”,学会“筛选方法”,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策略。即使是在期中、期末考试这样的紧张时期,我还是尽可能多地开展这类活动,让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调好心态,变紧张为愉快,由竞争而进步。我还经常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让学生保持积极愉悦的学习热情,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而在这些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中,学生也积累了不少的知识,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翕张。”我想,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不仅是学生表达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前提,相信通过这些活动所积累的生活素材一定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以上诸多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课堂,使课堂从狭窄的笼中解放出来而且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个性,一举多得,这些活动还成了学生写作的源泉,有的活动本身就伴随着写作,如杂记荐评活动等。在教材改革后我在语文教学上最大的体验就是:边活动、边分析、边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确认自己的价值、地位和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如此,学生还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总之,语文实践活动将知识化为能力,将能力化为活动的动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政.语文学习要注重体验教学[J]. 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10期.
  [2] 张军.语文教学“体验”始[J]. 山东教育(中学刊),2006年第Z2期 .
  [3] 吴炳生.试论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J]. 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初中处于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而数学解题的思路变化多样,能够积极体现创新思维。因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阐述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内涵及特征的同时,根据数学教学标准及特点,重点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探讨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生存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上新台阶,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改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一些优秀干部不愿干政工,有些政工干部想方设法转行,在一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学会了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法; 解决问题; 读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站在一线的执教者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和方法存在太多的弊端。所以越来越多的同仁们开始了各自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本文力图诠释活动教学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可行性和效率性,并结合当前实际,做了一个相对理论化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活动教学法;课程改革;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心理参与  一、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主客体的特点  课堂教学过
期刊
体验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则是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体验活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来引导他们用眼、耳、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教师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内容来源, 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 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观察、 感悟和积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浪的冲击,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不仅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问题, 更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关注
期刊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这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终于对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有了较完整而科学的认识,发现迁移过程是由审题、联想、分析类化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成分构成的,即首先必须形成对有关问题的最初映象,让映象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然后统一分
期刊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改进教学艺术,研究课程模式,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构建体验式学习的模式,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体验式学习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历史课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新世纪历史教育是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感悟历史,使个体心灵从中体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融入体验式探究,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合作创新和自主探究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把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而使学生在体验式探究方法的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信息;整合;分析;过程;体验式探究;数学  新课程理
期刊
摘 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观念;变更方式  在课堂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应逐步趋向简洁、目标性强。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家常课”课堂提问随意性大,缺少问题设计,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