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左卡尼汀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左卡尼汀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6月1日-2011年11月30日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病例,将80例心肌梗死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及急诊PCI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及再灌注治疗后,加用左卡尼汀,对患者心功能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及预后有一定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肌梗死;左卡尼汀; 心律失常;心功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82-01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常规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及急诊PCI治疗,我们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用左卡尼汀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6月1日-2011年11月30日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病例,将80例心肌梗死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1]。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21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2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9例,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16例,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4例,患者年龄在44-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6±4.58岁;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除标准 ①已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并对效应观测指标产生了影响。②患者未按规定实施治疗干预措施,无法判定疗效。③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④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⑤使用影响疗效药物。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患者均行彩超检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及急诊PCI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商品名:可益能,意大利 sigma-tau 公 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20563)治疗,将5ml:2g溶于1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7天。
  1.4 观测指标 心脏事件发生率,死亡率,不良反应。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经过加用左卡尼汀干预治疗后,0例患者出现了心律失常,1例患者出现了心力衰竭,1例患者出现了其他心脏事件,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为7.50%。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死亡情况 经过加用左卡尼汀干预治疗后,仅有1例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死亡率为2.50%。,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经过加用左卡尼汀干预治疗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2]。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3]。
  左卡尼汀是哺乳动物能量代谢中需要的体内天然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代谢。在缺氧、缺血时,脂酰-CoA堆积,线粒体内的长链脂酰卡尼汀也堆积,游离卡尼汀因大量消耗而减低。缺血缺氧导致ATP水平下降,细胞膜和亚细胞膜通透性升高,堆积的脂酰-CoA可致膜结构改变,膜相崩解而导致细胞死亡。另外,缺氧时以糖無氧酵解为主,脂肪酸等堆积导致酸中毒,离子紊乱,细胞自溶死亡。足够量的游离卡尼汀可使堆积的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内,减少其对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的抑制,使氧化磷酸化得以顺利进行。左卡尼汀是肌肉细胞尤其是心肌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临床表明,卡泥汀可有效地改进心肌缺血时的心脏功能及代谢。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其可降低心律失常并改善心源休克的预后,改善患者心功能[4]。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再灌注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效果显著,可以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而且不良反应出现率较低,控制了患者的死亡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权晓慧,马春艳, 路轶晴,等.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06:750-752.
  [2] 赵彦娥.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02:104-105.
  [3] 程继珍,唐爱,杨贵志.左卡尼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2,02:110-111.
  [4] 向上.左卡尼丁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作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07:53-54.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全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得以提出与实践,其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备受推崇,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得到了有效落实贯彻.在课堂教学当中贯彻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76-01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的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坏,临床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异常的表现。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但由于足月儿在活产新生儿中占绝大多数,故以足月儿多见。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围生期神经病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中的疗效。 方法:将临床确诊的 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布地奈德吸入组( 观察组)35例;静脉皮质激素组(对照组)35例。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呼吸困难、声嘶、犬吠样咳嗽可迅速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基础上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是快速缓解急性喉炎患儿喉梗阻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并可避免静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79-01  在全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工程中,机关干部队伍肩负着特别重要的使命,也必须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机关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1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机关干部的基本状况和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特别是
【摘 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屈光不正发展的规律,提出防治近视的合理化建议。方法:笔者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近3年来自己在临床工作中对3至18岁医学验光配镜415例。结果: 1、低于6岁屈光不正33例,多为单纯散光或者远视;7至18岁屈光不正382例,多为近视;2、415例中,右眼365只近视,左眼348只近视;3、415例中,有46个6至17岁青少年复查验光并配镜,右眼人均月增长6.22度,左眼人均月增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普遍的目标。因此,以学生为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主体,对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进行探究。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
期刊
【摘 要】本文总结麻醉复苏室小儿患者麻醉恢复后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问题。包括:加强患儿转出PACU前的评估环节,落实做好院内转运的准备工作;加强病人转运环节的严密观察,正确积极处理常见麻醉并发症;病房过床动作轻稳迅速,认真详细的床边交班等。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院内转运;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79-02  麻醉复苏室(PACU)是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产后出血的70%-80%[2]。本文就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
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腰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导致椎管狭窄症7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7例,女21例。年龄52-87岁,平均57岁
【摘 要】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靶点射频实施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共72例患者,随机分为36例观察组和36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靶点射频消融术,对照组采用椎间盘内外臭氧注射治疗,患者随访持续3-20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86.1%显著高于对照组41.7%,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靶点射频消融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使用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