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麻恢复后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总结麻醉复苏室小儿患者麻醉恢复后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问题。包括:加强患儿转出PACU前的评估环节,落实做好院内转运的准备工作;加强病人转运环节的严密观察,正确积极处理常见麻醉并发症;病房过床动作轻稳迅速,认真详细的床边交班等。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院内转运;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79-02
  麻醉复苏室(PACU)是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到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1]。病人麻醉苏醒或恢复达到一定程度后,则一般由复苏室护理人员送回病房 。麻醉药在手术病人体内消除需要一段时间,手术后残留的麻醉药会对病人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舌后坠、烦躁等症状,各症状可轻可重,倘若发生在麻醉复苏病人的院内转运途中,极易导致医疗安全意外,给病人的病情造成不利或引发医疗纠纷等。因此,本文从护理的角度阐述如何做好麻醉复苏患者的院内转运的安全性管理,包括病人转出PACU前的评估准备环节、转运途中的观察及常见症状处理环节、返回病房的安全过床及交接班环节等,旨在为麻醉恢复室护理同行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实质性帮助。为了促使那些不能合作的婴幼儿或儿童在睡眠或麻醉状态下配合完成手术,目前小儿手术大多数选择全身麻醉。而小儿器官,系统发育尚不十分成熟,因此在复苏室以及转运回病房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实施安全护理措施,确保安全转运患儿。
  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至12月我院麻醉后恢复室(PACU)小儿全麻患者1590例,其中男1012例,女578例,年龄15天~15岁。1590例患儿安全转运,全部患儿均安全顺利返回病房或ICU.
  2 患兒的安全转运管理
  2.1加强转出PACU前的评估环节,落实做好院内转运的准备工作
  2.1.1 小儿全麻复苏后出室指征
  ①患儿神志清醒:一般年幼的患儿,不能有效回答问题,可通过观察其神志状况,与家长的互动来判断清醒程度。年长的患儿,呼喊其姓名能睁眼,能够清晰正确的回答问题,做指令动作,如张口伸舌。②呼吸功能恢复:自主呼吸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咳嗽,吞咽反射已恢复,听诊双肺呼吸音正常,呼吸频率正常,呼吸平静无困难,停止吸氧10分钟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皮肤黏膜色泽红润[1]。③肌力:肌张力恢复达满意程度 能够自主或遵医嘱活动四肢或头部。④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心率,血压波动范围控制在麻醉前±20%以内,并维持30分钟以上;心律正常,ECG的ST—T改变或恢复到麻醉前水平。 一般情况:无恶心呕吐,切口剧烈疼痛等不适症状 ,经麻醉医生观察判断后,遵医嘱可离开复苏室。
  2.1.2 护理人员及备物方面 ①复苏室护士要认识到病人院内转运的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及其不良后果,要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麻醉药物的药效学及药动学,熟悉麻醉药物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②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的出入量、术中的生命体征、术中的用药情况、术前的基础病等。③要严密观察记录患者的麻醉复苏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手术伤口引流情况,认真记录麻醉护理单及交接班护理单。④务必与接收病房做好沟通,确认手术病人正确无误的去向。对于术后不能拔除气管导管而需要被送往ICU病房机械通气的患者,转运前务必先与对方电话联系,待对方准备好呼吸机、负压吸引等设备再转送病人,且病情重的手术患者必须与麻醉医生一同运送。出PACU之前:电话或广播通知患儿家属,请家属在手术室门口等候;为患儿整理好衣物,床单位,注意保暖,检查护栏、保证患儿安全;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避免受压,打折,拉扯;备好急救物品,如小儿便携式呼吸气囊,氧气袋,口咽通气道等等;做好心理护理,鼓励夸奖患儿,如夸奖患儿“你很勇敢,你是最乖的孩子”,并嘱咐家属安慰抚触患儿,让患儿感觉舒适,尽量避免患儿哭闹。
  2.2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
  2.2.1 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① 监测:注意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呼吸,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5],必要抢救物品应准备齐全 ,途中用便携式脉氧机监测脉氧,口咽通气道,呼吸球囊置于患儿头部,以便于取用。②运送:车床运送患儿时,医护人员应站在病人头端,车床速度不可过快,应缓慢平稳的行进,以免速度过快引起患儿头晕恶心或伤口疼痛加剧。若患儿不配合或挣扎哭闹,应用绑带固定患儿,防止坠床。③管道:患儿因不舒适,会挣扎哭闹,容易扯到留置的管道,因此,途中应密切注意留置管道的固定情况,管道是否受压,打折,堵塞,观察留置管道部位皮肤有无渗血,肿胀。需要负压吸引的引流管要保持负压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6],并防止管道脱出。
  2.2.2转运途中麻醉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① 舌后坠 :小儿舌头大,颈短,呼吸道口径较小,腺体分泌旺盛,呼吸储备能力差[2],易发生舌后坠。表现为呼吸时可听到鼾音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一旦发生,应立即将患儿头后仰,张口,托下颌;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绀的严重者应立即插入口咽通气道进行口咽通气。②气道痉挛:气道痉挛是全麻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喉头发出金属般的呼吸音,血氧饱和度下降,严重者出现口唇发绀[3]。一旦发现应及时抢救,途中用简易呼吸器保持通气。③恶心呕吐: 小儿食道相对较短,咽喉反射不健全,麻醉药物抑制或手术创口疼痛刺激均可引起全麻术后恶心呕吐[4],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误吸,窒息,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应及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咽分泌物。
  2.2.3病房过床动作要轻稳迅速,认真详细的做好床边交班
  ①患儿过床:过床时复苏室护士务必站在患儿的头侧,由复苏室护士发出过床指令,搬动时注意动作协调一致、轻稳迅速,避免患儿暴露时间太长出现低温寒战,尤其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同时注意保护各管路,防牵拉脱出。对于低氧血症的患儿,则必须先予吸氧后再过床。过床后要马上给患儿保暖,与病房护士一同接好心电监测,检查固定管道。②床边交班[3]:协助病区护士妥善安置患儿,继续进行心电监护,与病区护士进行床边交接,详细交代患儿病情,包括病史和并存疾病,麻醉手术情况,用药和麻醉过程中的治疗情况,以及在复苏室的观察复苏情况,伤口引流、输液、血制品输注情况、镇痛、皮肤情况和患者的病历、CT片等物品的交接,注意特殊情况的交接:转运前已输入药物或已执行的治疗措施,并请病房护士在麻醉护理记录单上签字。
  3 体会
  小儿全麻复苏术后,转运过程中较易发生危险,而外在抢救条件不足,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备好必须的抢救物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确保患儿安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运送医护人员应保持镇定,迅速采取措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避免发生不良后果。麻醉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安危,认真遵守转运交接流程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交接班时,妥善安置好患儿,确定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离开。尽管麻醉复苏病人的院内转运时间不长,往往只有十几分钟,但院内转运这项医疗护理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医疗风险。复苏室护理人员要认识到此风险的存在,认真落实做好手术病人转出PACU前、转运途中及返至病房等三个环节的护理工作,特殊患者更加要小心谨慎,严格按照医院及科室制定的患者安全转运指引,遵守规程,方可有效地防范院内转运医疗安全意外的发生,保证麻醉复苏室病人安全顺利返回病房。
  参考文献
  [1] 徐启明,郭曲练,姚尚龙,王国林.临床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2
  [2] 秦秦,王晖,杨春艳.4129 例小儿麻醉常见并发症分析小儿急救医学[J].小儿急救医学,2002,9(2):115
  [3] 魏鹤群,熊云飞,刘小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后复苏期间的护理体会[J] . 江西医药.2011,46(5):479-480
  [4] 占恭豪,张美芬.麻醉恢复室小儿全麻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6,8(4):441
  [5] 喻亿红,廖礼平.全麻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03-18(5): 342-343
  [6] 卓雪英.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J] .全科护理,2010,8(8):2032-203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肝癌患者行经皮穿刺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结果:经过周密细致的术后护理,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好转出院。结论:肝癌患者进
目的:通过调查新疆某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对患儿入院体重,出生诊断,侵入性操作的使用等多因素分析,发现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从而为有效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保
把虚阴极振荡激励微波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时空振荡电流元激励微波的过程,在薄电荷层近似下,求得空心束虚阴极激励微波的主模式关系,并讨论了束几何位形与微波输出功率之间的关
【摘 要】腹腔镜技术的广泛使用是推广微创手术的重要基础。全子宫切除是治疗子宫及附件病变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与其他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无切口疼痛,并发症少,无腹壁瘢痕等优点。因此在手术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配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59-02  1.1 一般资料: 选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全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得以提出与实践,其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备受推崇,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得到了有效落实贯彻.在课堂教学当中贯彻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76-01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的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坏,临床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异常的表现。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但由于足月儿在活产新生儿中占绝大多数,故以足月儿多见。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围生期神经病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中的疗效。 方法:将临床确诊的 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布地奈德吸入组( 观察组)35例;静脉皮质激素组(对照组)35例。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呼吸困难、声嘶、犬吠样咳嗽可迅速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抗感染基础上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是快速缓解急性喉炎患儿喉梗阻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并可避免静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79-01  在全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工程中,机关干部队伍肩负着特别重要的使命,也必须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机关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  1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机关干部的基本状况和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特别是
【摘 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屈光不正发展的规律,提出防治近视的合理化建议。方法:笔者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近3年来自己在临床工作中对3至18岁医学验光配镜415例。结果: 1、低于6岁屈光不正33例,多为单纯散光或者远视;7至18岁屈光不正382例,多为近视;2、415例中,右眼365只近视,左眼348只近视;3、415例中,有46个6至17岁青少年复查验光并配镜,右眼人均月增长6.22度,左眼人均月增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普遍的目标。因此,以学生为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主体,对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进行探究。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