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府对西藏的治理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cazr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作者就亲闻亲见的若干事例,说明在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对西藏实行了有效的管理;西藏地方政府对重大问题都向国民政府请示报告。
  关键词:西藏 蒙藏委员会 达赖 班禅
  中图分类号:K2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04-32-35
  
  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藏族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公元七至九世纪时,藏族就在青藏高原建立政权——吐蕃。在松赞干布(617年-650年)任吐蕃赞普时,先后兼并西藏地区诸部,定都拉萨,发展生产、创文字、立官制、军制。唐王朝对境内各民族推行和亲政策,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使者禄东至长安,唐许以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人吐蕃,与松赞干布联姻,成为汉藏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史上重大事件。内地书籍、经像、生产工具、工艺技术随之传人西藏。公元649年,唐王朝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遣贵族子弟赴唐都长安入国学,对藏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加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末以后,西藏内部行成了长期割据局面,贵族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到元代,公元1253年,元宪宗蒙哥派兵统一了西藏,并在西藏地区设置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其下又设若干万户府,征收赋税。从此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明朝在西藏等地设置都指挥司,管理西藏军政事务。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清军击败廓尔哈军入侵后,制定《藏内善后章程》,对西藏的官制、军制、司法、边防、财政、户口、差役、涉外事宜及达赖、班禅转世的抽签办法,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并确定驻藏大臣全面督办西藏事务的职权。
  
  二、国民政府时期对西藏的治理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于辛亥年(公元1911年)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汉、满、蒙、回、藏等,包括其他兄弟民族的中华民国。号称五族共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向全世界宣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回、蒙、藏诸地为一国,是日民族之统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以后的国会组织法和议院选举法,规定西藏地方民众选举的议员直接参政。西藏在外交和军事方面的事务均应受中国中央政府的指示。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国民革命军取得北伐的胜利后,蒋介石就任国民政府主席。在行政院之下设立了蒙藏委员会,专管蒙古、西藏的事务。蒋委派在蒙藏委员会当翻译的刘曼卿女士到西藏访问。刘于1930年到达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接见了她。刘向达赖转达了蒋介石对达赖的问候和对西藏的关怀,并殷切希望西藏作为中华民国的同胞兄弟参加到五族共和的大家庭来。达赖喇嘛对刘曼卿表现特殊的礼遇,并对她说:“蒋主席时刻惦记着西藏,并派你来转达他对西藏的关怀和同情,我深受感动,请你转达我个人对他的敬佩和感谢,我殷切希望中华民国得到真正的统一和和平。”(摘引自刘曼卿《康藏轺征》)
  蒋介石还通过北平雍和宫的堪布于1930年1月16日转交给西藏地方政府一封信。蒋介石在信中提出八个问题。十三世达赖喇嘛答复:西藏希望得到国民政府的全力支持,确保西藏政教事务的全面稳定,希望中央政府把原属西藏管辖的地区拨归西藏。达赖说他自己年事已高,不可能到南京国民政府任职,不经过三大寺同意现在也不宜加入国民党,西藏政教事务一直是由噶厦政府管理;班禅喇嘛的管辖权仅限于扎什伦布寺,西藏希望在南京、北平、西康建立西藏办事处。
  1931年,达赖喇嘛任命雍和宫堪布贡觉仲尼为管理办事处的负责人。并委派阿旺坚赞和群陪土登领导西藏驻京办事处。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起初主张把办事机构叫做达赖驻京办事处,以与班禅驻京办事处,章嘉驻京办事处等活佛的办事处齐名。西藏噶厦认为噶厦是西藏的地方政府,不同于其他活佛,国府最后同意称为“西藏驻京办事处”。
  1933年12月17日,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拉萨圆寂。依照藏制,由七大寺的活佛推举一人代理摄政。1934年元月16日,西藏噶厦报经国民政府批准,公举热振呼图克图总摄全藏工作。
  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四天后,西藏噶厦致电国民政府,由于堪布贡觉仲尼、阿旺达巴、昂旺坚赞和土登群陪等噶厦的代表已在内地,请国民政府向他们询问有关西藏的各种事情,以便结成最为和睦的关系。国民政府接到西藏的电话后,决定特派参谋本部次长兼边防组主任黄慕松为致祭达赖专使,率致祭使团赴拉萨致祭。
  黄慕松致祭使团一行于1934年8月28日抵达拉萨。热振摄政的代表及噶厦成员率领仪仗队到距拉萨四英里的地方迎接,并进献哈达。拉萨大街小巷都张贴了黄慕松专使的汉藏文告,指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表达对达赖喇嘛的崇高敬意。
  黄慕松向已故达赖喇嘛的布达拉宫法座敬献册封玉册、玉印。玉印上面刻着: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国民政府专使黄慕松致祭普慈圆觉大师达赖喇嘛纪念。赐予雪域有情众生护佑者,神佛真身十三世达赖喇嘛。”(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颁发)
  黄慕松还向历代达赖喇嘛法座顶礼膜拜。走访了僧俗官员,向拉萨三大寺两万多名喇嘛每人布施大洋两元。黄慕松使团与噶厦政府协商在拉萨设置了无线电台,派员长住拉萨,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统治,黄受到嘉奖,被提升为藏蒙委员会委员长。
  民国25年(1936年)八月,国民政府任命吴忠信继任藏蒙委员会委员长,其后并任命西藏大格西喜饶嘉措为藏蒙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吴忠信委员长接到西藏噶厦(政府)报告,请求中央政府发给执照,准许西藏在西宁寻找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拉木登珠一行回到拉萨。吴忠信电请青海省主席马步芳沿途提供周到的保护。马步芳电复他已任命马海源师长为护送专使率领一支五百人的卫队护送灵童一行,于1939年7月1日启程赴藏。
  1940年2月5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特许拉木登珠继任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并特派吴忠信代表中央政府到拉萨主持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典礼。
  当时本文作者还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刚进入蒙藏委员会干部培训班学习,结业后,在蒙藏委员会工作。吴委员长在启程赴藏前夕曾亲临培训班讲话。他说:“抗日战争已到艰苦阶段,蒙古地区已大部分沦陷,争取团结沦陷区蒙古各盟旗王公来归,安定西藏,是蒙藏委员会两大艰巨任务。英美等侵略势力、西藏分裂分子迄今未停止活动。因此恢复和巩固中央对西藏主权之行使,协调中央对西藏的从属关系,至为重要。”他的这些讲话,作者感到至今仍言犹在耳。
  吴忠信接奉国民政府任命后,即着手组织“蒙藏委员会委员长行辕”,主要成员是:罗良鉴(军事委员会待从室副主任)、蒙藏委员会委员周昆田、孔庆宗、吴叔仁,参政员奚伦,立法委员曹经沅等,中央电影公司摄影记者徐苏灵等随行。中央代表团总共仅20余人。于1940年元月15日中午到达拉萨南郊约五公里之哲 蚌寺(为达赖二世至五世居住之地,历代达赖均以此寺为母寺)。热振呼图克图率噶厦官员设帐郊迎。英国、尼泊尔、不丹等国代表,各省旅藏同胞代表及仪仗队数百人,均列队欢迎,一时钟鼓齐鸣,盛况空前。吴忠信一行稍事休息后于当日下午进入拉萨内特使行辕驻地。
  达赖喇嘛坐床之前,中央代表要查看灵童。英国代表古德唆使西藏少数分裂主义分子提出:查看灵童者应行参拜礼,并拟于坐床典礼时,将吴忠信座位排在达赖正坐下首之左侧,企图以此降低中央政府之地位,从而否定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主权。吴忠信洞烛其奸,严正指出:“西藏从属中央政府已有800年之久;达赖喇嘛坐床典礼纯属中国内政,岂容外人饶舌。我奉派主持坐床大典,乃行使中央对西藏的主权,如不承认中央代表的察看权和主持权,我即离藏。”热振摄政也极力否定少数分裂分子的图谋。英国代表理屈词穷,没有参加观礼。
  因为拉木登珠是唯一候选灵童,热振摄政便请求国民政府免于金瓶掣签仪式,改由吴忠信特使以私下观看方式,予以验证。吴于1月31日前往拉木登珠寓所访晤,因拉木登珠家住青海,亦通汉语。吴与之互赠哈达后,提出问题,灵童一一作答。吴对其聪颖异常,深表赞许。吴忠信还代表中央政府给热振授予辅国普化禅师金册金印及二等采玉勋章,给几位噶伦授予三等采玉勋章。
  坐床典礼于1940年2月22日上午五时在布达拉宫正殿隆重举行,吴忠信、拉木登珠灵童面南背北,并排坐于殿内正面,中央代表团官员坐于吴忠信左侧下方,面西背东;热振摄政率司伦各呼图克图及僧官等面东背西坐于达赖右侧下方;噶伦及各世家公子背南面北,坐于吴忠信、达赖十余米之对面。尼泊尔、不丹等国代表作为来宾坐于中央官员之下观礼。其余观礼人员约500余人皆沿东、西、南三面就座。
  吴忠信宣布典礼开始。先由热振摄政、及各呼图克图等向达赖行五体投地三叩首礼;噶伦等依次行礼。礼毕,由热振摄政诵经,宣读疏文。次由一堪布将锦制多尔济一幅挂于达赖座上,寓长寿永恒之意;另一堪布以尖顶黄色“宗喀巴”帽戴于达赖头顶,以示其正式继承达赖喇嘛政教法统,法号为“阿旺罗桑丹津嘉穆错”。热振率各呼图克图向达赖敬献哈达及五供,中央官员亦敬献哈达致贺。后由司伦、噶厦及僧俗官吏依次进献哈达和五供,达赖频频以手抚摸各人头顶,表示亲切。
  接着有经师二人互相诘问答辩,幼童舞蹈,群众抢夺面饼、牛羊肉等节目。典礼进行四个多小时,至九点三十分宣告结束。小达赖喇嘛以自制绸带金刚结赠予吴忠信,表示感谢。
  热振摄政及西藏噶厦于3月8日电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致谢:“十四世达赖佛……升布达拉宫宝座,举行大礼,承中央特派蒙藏委员会吴委员长亲临主持,并赐赠礼品,祥瑞十分,感戴无既。……”致蒋委员长电云:此次达赖转世事宜,深蒙事事劳神,皆我公所赐,此恩此德,感激无涯。
  吴到拉萨后,即对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噶丹寺;四大林:功德林、泽墨林、丁吉林、策觉林喇嘛共万余人给予布施,每一喇嘛赠藏银7.5两,并派奚伦到日喀则班禅驻地札什伦布寺对三千余喇嘛熬茶布施。此外还让行辕医师对群众施诊施药。吴忠信还当机立断设置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并任命孔庆东为首任处长。然后再知照热振及噶厦政府。
  吴忠信特使一行于7月11日飞返重庆复命。向国民政府和报界发表《入藏报告》,电影摄制组拍摄的《西藏巡礼》也在重庆、成都、昆明、桂林等各大城市巡回放映。使国民政府特使主持达赖喇嘛坐床典礼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永远载入史册,再次庄严的宣告西藏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西藏拥有无容置疑的主权。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积极筹备召开国民大会,成立了由作者的老师时任蒙委会副委员长的周昆田主持蒙藏选举事务所,遴选蒙古、西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代表。
  1946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西藏推举土登桑培、索朗旺堆率领顿珠(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哥)、平措扎西(十四世达赖的姐夫)、图多以及驻京办事处长土登参列、土登桑颇、土登才旦等八人为国大代表。西藏代表团于1946年4月7日到达南京,首先向蒋介石献礼,并祝贺抗日战争的胜利。蒋及夫人宋美龄设午宴招待了西藏代表团。
  由于国民大会召开还有几个月,蒙藏委员会组织西藏代表到上海及国内各地游览参观。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热情接待欢迎,使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国民大会于11月15日开幕。分别就宪法草案进行逐条讨论。西藏代表及其他藏区代表与内蒙古、新疆的代表组成第八审查委员会,由时任国防部长的白崇禧(回族)充任召集人。西藏代表团团长土登桑培被推选为国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
  由夏格巴、堪穷强基、邦达昌、索康等为代表的西藏商务代表团于1948年1月31日到达南京。蒙藏委员会委员长许世英和驻藏办事处处长沈宗濂热情的款待了他们。许世英曾任北京政府司法、教育总长,国民政府驻日大使,是名重一时的政治活动家。他委派曾在香港九龙经营商务、时任蒙藏委员会总务处处长的黄宗峦以及曾在拉萨蒙藏委员会驻西藏办事处任专员多年、熟悉西藏情况、精通藏语,时任蒙委会调查室主任的刘桂楠(与作者同学),陪同西藏商务代表团到上海杭州等地游览参观。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行宪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西藏噶厦政府指令夏格巴等商务代表团成员作为西藏代表出席行宪国大,行使选举总统的职权。
  国民政府对西藏行使了管辖主权,西藏地方政府履行了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
  
  三、九世班禅额尔德尼离西藏到内地
  
  班禅额尔德尼世居后藏扎什伦布寺,拥有大量的土地财产。十三世达赖喇嘛和西藏噶厦政府因财致支绌,要求班禅支付庞大的军费。班禅被迫于1932年12月逃亡内地,寻求中央政府庇护和支持。1925年,北京政府授予班禅额尔德尼“宣诚济世”封号。
  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蒙藏委员会,任命班禅为蒙藏委员会委员。1931年,国民政府授予班禅“护国宣化广慧大师”封号,后任为国民政府委员。
  班禅常驻青海西宁,在南京设立了班禅驻京办事处,以堪布罗桑坚赞为驻京办事处处长。复推荐罗桑坚赞任蒙藏委员会藏事处处长,拉萨方面对此深表不满,向国民政府呈送文件都不经过蒙藏委员会,以示抗拒。蒙藏委员会为缓和矛盾,乃调整人事,将参事孔庆宗调任藏事处处长,将罗桑坚赞改任参事。
  1934年初,班禅访问南京,表达他返回西藏的愿望。国民政府加封他为“西陲宣化使”,并给他配备500名士兵为护卫队。
  1936年秋,班禅额尔德尼一行,由中央派赵守钰、高长柱为护送专使,率领300名士兵护送返藏,行抵青海玉树。西藏噶厦政府借口由汉族官兵护送入藏,表示反对。班禅一行,且停且行,进至西康龙喜寺。
  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为安定后方,缓解矛盾,乃令班禅额尔德尼一行退回玉树。12月1日,班禅因病圆寂。国民政府通知已在四川的考试院长戴传贤前往玉树致祭。
  
  四、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在西宁坐床
  
  1949年国民政府播迁至广州、重庆。班禅驻京办事处处长计晋美等报称,据西宁班禅堪布会议厅报告,九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灵童已在西宁寻得,请中央派员主持座床。是年秋,新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关吉玉奉派至西宁主持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座床典礼。
  以上可见,国民政府在治理西藏方面作了不少工作。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在中国绘画史上,团扇扇面形制和花鸟绘画题材同时在宋代兴盛开来,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发展的作用,又共同促进了南宋“边角之景”绘画图式的形成。而且北宋画家便具备了“以小观大”艺术思想和表现能力,“边角之景”的出现可谓水到渠成。“边角之景”又带来了“大斧劈皴”,形成完整的南宋山水画风貌。这种绘画风格并不是特殊的时代产物,更不是“残山剩水”的政治写照。  关键词:残山剩水 团扇面 花鸟画 边角之
期刊
内容提要:黔中屯堡人多指认自己的祖籍是“南京应天府石灰巷”,家谱族谱中可看到各省都出现“石灰巷”的地名。在对南京自明代以来地名考察后发现。这是清代以后才出现的地名,兼与云南移民指认家乡为“南京柳树湾高石坎”相比较。我们认为屯堡后裔通过对祖先“调北征南”光荣使命的颂扬,下意识地将调北填南、克军放避等“次等来源”进行改造,“征南将士”被看成这一族群的“共同血统”,这种身份意识强化了屯堡人的祖宗崇拜。帝
期刊
内容提要:汤序波编撰的《楚辞讲座》是汤炳正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为研究生授课的课堂讲记,该书集中体现了汤先生的治学态度、学术主张,是本楚辞学乃至学术研究的入门书。编撰者尊重讲稿原貌;洞悉学术脉络;力求完备周全为全书锦上添花  关键词:楚辞;汤炳正;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1222.3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3-108-110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
期刊
内容提要:贵州驿道文化线路的价值构成是多层面的,既有作为驿道整体的文化价值,包括散落其间的不可移动和可移动文物自身的历史价值,及因驿道而产生的不同区域间交流、对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又有驿道赖以存在的生态价值和驿道沿线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等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旅游价值。  关键词:贵州驿道文化线路价值构成  中图分类号:1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4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回顾乾隆年间清政府高级官员之间关于是否全面丈量贵州土地的政策争论,试分析国家力量向边地伸长过程中国家视角与地方视角如何冲突和妥协。  关键词:清丈黔田 邹一桂 包柞永  中图分类号:K2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03-12-14    一、“清丈黔田”之争    “七年(壬戌,公元一七四二)春二月,学使邹一桂还朝,疏请丈量贵州田。御史包祚永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将探讨三国故事由历史进化到小说的过程中。罗贯中截长补短、踵事增华的创作技巧,以及提出《三国演义》中“集团”的概念。  关键词:三国;集团;历史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08)-3-91-94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中最优秀、最流行的一部(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导致有些学者在讨论三国的历史问题时,不举《三国志》
期刊
内容提要: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启动了军事变革。但晚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却宣告了中国近代军事变革的顿挫。当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对它进行比较时,发现日本在指导理论、政府威权以及军事变革诸要素的变革上,比晚清政府处理地更加科学和高效。  关键词:比较 审视 中日 近代军事变革  中图分类号:K3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2-65-69 
期刊
内容提要:在王阳明生平中,有三个奇怪现象:阳明洞先知、龙场彻悟和临终光明;在阳明学中,有三个难解命题:心生万物、心外无物、万物同体。学术界对于前者,基本上避而不谈;对于后者,运用从近代到当代的种种西方理论,试图对此做出圆满解释,可总显得相当牵强附会。本文运用以古证古、以阳明学解释阳明学的方法,阐释了阳明心学之“心”的真正涵义,以探讨阳明洞先知与临终光明之谜。  关键词:阳明洞 道家 理学家 先知 
期刊
内容提要:李端棻《苾园诗存》147首,大部分写于流放新疆之后,诗歌揭露黑暗现实,批判专制制度,宣扬“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为贵州民智开发的先声。其内容与风格与“诗界革命”主张隐然契合,李端棻应该是“诗界革命”的宿将。  关键词:李端棻 诗界革命 诗作成就 地位  中圈分类号:K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2-57-61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
期刊
内容提要:一直以来,日本因素对傅抱石的影响在其研究中众说纷纭、各有见解。本文试图从傅抱石留日经历的史实入手,结合近代中日美术交流等历史情境和社会背景,从三个方面(日本画坛影响下的傅抱石绘画思想之流变、日本画风影响下的傅抱石与岭南画派之比较、日本艺术理论对傅抱石绘画思想之内在影响)探讨傅抱石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其绘画观念乃至风格造成的实际影响和深层原因,并作出合理的历史阐释,挖掘傅抱石绘画思想中对日本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