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定性诊断与术前分级中的意义

来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在脑胶质瘤的定性诊断及术前分级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脑胶质瘤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术前进行PWI扫描检查并且分析PWI灌注成像,测量并且比较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健侧白质区脑血容量(CBV)数据,及计算比值得到的相对脑血容量(rCBV)。结果:50例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CBV值均显著高于健侧白质区且肿瘤实质区CBV值显著高于瘤周水肿区(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肿瘤实质区和瘤周水肿区rCBV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认知康复训练对改善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6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虚拟组,每组30例。常规组行常规认知训练,虚拟组行虚拟现实认知康复训练,疗程均为6周。在训练前及训练6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CO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半结构式访谈来评价2种认知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后,2组的MoCA、MMSE和ADL评分均高于同组康复前,且虚拟组高于常
目的:探讨Netrin1在颞叶癫痫大鼠再认记忆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4只。模型组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致痫成功后1、7、15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记录每只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取各组大鼠的海马组织,荧光定量PCR检测Netrin1 mRNA转录水平,Westenblot检测Netr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1、7、15 d,模型组每个时间点逃避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均P
目的:比较单层贴壁培养法和拟胚体(EB)悬浮培养法诱导人多潜能干细胞分化为大脑基底内侧神经节隆起区(MGE)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的效率,并探讨不同浓度的SHH通路激动剂SAG对分化为MGE神经前体细胞纯度的影响,为细胞移植治疗探索优化的分化方案。方法:分别采用单层贴壁诱导法和EB悬浮法诱导人多潜能干细胞分化为神经上皮细胞,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SAG使其腹侧化,最终诱导成表达NKX2.1的MGE前体细胞并进行计数。比较2种不同的分化方案和不同浓度的SAG对MGE神经前体细胞纯度的影响。结果:在单层贴壁诱导法中,当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在机体中分布广泛,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TRP通道通过调节炎性因子、趋化因子和免疫细胞等,广泛参与调控IBD的免疫炎性反应和内脏痛,对IBD的进展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参与IBD病程的TRP通道主要包括TRPV1、TRPV4、TRPA1和TRPM8。该文就TRPV1、TRPV4、TRPA1和TRPM8在IB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后较差。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逐渐发展为NSCLC的一线治疗,但在脑转移中的疗效尚未明确。本综述即对PD-1/PD-L1抑制剂在NSCLC脑转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目的:探讨α7烟碱型受体(α7 nAChR)的激动剂和正变构调节剂对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大鼠社会缺陷的改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MK-801+DMSO),激动剂组(MK-801+A-582941),Ⅰ型正变构组(MK-801+CCMI),Ⅱ型正变构组(MK-801+PNU-120596)和药物治疗组(MK-801+氯氮平),每组各8只。检测各组大鼠的社会行为、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α7 nAChR、磷酸二酯酶(PDE)4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言语训练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2组均进行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低频rTMS。于治疗前、后,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量表评估患者语言功能,计算AQ指数;运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的交流亚项评估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AQ指数的变化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WA
目的:对我科重症肌无力(MG)共病门诊患者进行多渠道健康教育2周,评估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的自我健康管理情况。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手册、健康讲座、建立医患微信群、定期回访等)对我科2000例重症肌无力(MG)共病门诊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规范用药、心理健康维护等多方面的健康自我管理教育2周。2周后,选择其中7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健康教育提高MG共病门诊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的有效性。结果:健康教育2周后,MG共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了解自身疾病、知晓药物的正确服用、能正确判断病情及变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与颈内动脉迂曲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证据。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126例纳入观察组,同期入院治疗的眩晕或者单纯头痛患者120例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和颈内动脉血管形态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颅内动脉瘤的发病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或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血管迂曲与动脉瘤相关特征的相关性。结果:2组的性别、年龄、吸烟人数、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周围血管病变以及4项颈内血管迂曲形态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胆汁酸是胆固醇分解代谢的终产物。肠道菌群指定植于人体肠道内的细菌。胆汁酸与肠道菌群可相互影响,生理浓度范围内的胆汁酸可参与维持肠道菌群的稳态,而肠道菌群参与了胆汁酸代谢,可影响胆汁酸的生物转化等。胆汁酸-肠道菌群轴的失调往往存在于肠道炎性反应和结直肠癌患者中。该文综述了胆汁酸-肠道菌群轴失调对肠道炎性反应和结直肠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