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预测宰相升迁路

来源 :才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ther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美哉盛矣,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北宋初年,有人弹劾镇守大名府的节度使符彦卿多行不法。太祖赵匡胤接到举报,立刻把兵部侍郎王佑召来,命他代理大名府,留心观察符彦卿的动静,仔细调查他的罪状。最后太祖又让王佑近前,面授机宜,说:“卿此次前去,若能查出符彦卿不法罪状,朕当与卿王溥职位。”王溥者,当时的宰相也。太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只要你能把符彦卿的罪名坐实,就提拔你当宰相。
  话说到这份儿上,皇帝的心思也就昭然若揭。符彦卿原是后周的一员大将,战功卓著,当年的地位不在赵匡胤之下,太祖革命成功,杯酒释兵权,唯有符彦卿,考虑到他的影响,没敢动。可越是不敢动,心里越不放心,现在想找个借口把他办掉,也了却一桩心病。王佑于是带着这样一个重要的使命,出发了。
  到了大名府,王佑表面上若无其事,暗地里却派出精兵强将,全力侦破符彦卿案。很快,案件的真相便浮出水面。原来符彦卿属下牙校刘思遇等二人,仗着领导的权势,打着领导的旗号,贪赃枉法,借势敛财,而符彦卿并不知情。证据确凿,王佑下令抓人。久在官场的人都知道,无论什么人只要进了监狱,想要什么口供,那就由我不由天了。
  符彦卿得知消息,不由地大吃一惊,这个朝廷来的钦差一上任,矛头就对准了他,谁都难免要有点联想。就在他忐忑不安的时候,王佑的大堂也开庭了。不过令他十分意外的是,王佑的审判很麻利,也很公平,将两人流放,其他人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事情办完,王佑便打道回府,向太祖皇帝汇报去了。
  不用说,太祖赵匡胤的愤怒可想而知。王佑却从容地解释说:“符彦卿并无罪行,我敢以百口性命担保。”接着话锋一转,劝谏道:“五代国君都因猜忌心太重,而杀戮无辜,因此国运不能长久,祈愿陛下引以为戒,国家幸甚!”
  此时此刻,再正确的话太祖也听不进去了。他对王佑不按指示办事余怒未息,身为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心腹,这么不会转弯,耿直得太过分了,当即贬他为华州司马。
  王佑被贬职外放地方上班,虽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还是有不少亲友赶到他家里,为他饯行。几杯酒过后,有知道内情的朋友不无惋惜地说:“唉,自古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倘若王公你稍微活泛些,说不定那宰相就是你的了。”
  王佑笑了笑,用手指着院子里已然参天的三棵大槐树,说:“这是我亲手栽下的树,知道当初我为什么要栽槐树吗?在周代,槐树象征着渊博的学问和崇高的地位,槐树上的荆棘则代表着正直的品格。只要王家子孙都能像槐树一样,即使我坐不到三公的位置,我的儿孙必定能够做到,这三棵槐树就是标示。”
  王佑的预言果然得到了应验。到了宋真宗年间,他的儿子王旦就登上了宰相的宝座,为相长达十余年,被喻为“平世之良相”。自此,“三槐堂”便成了山东王家响当当的堂号,袭承达千年之久。
  当年苏东坡看到这段历史,写下了著名的“三槐堂铭”。他惭愧地反思说:我辈小人,一天从早到晚,只知窥察时机求取名利,哪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遥望那三棵古槐,他由衷地赞美道:“美哉盛矣,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多么美好啊!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
  是啊,面对升官的诱惑,王佑选择了良心,因为在他看来,与光鲜的官位相比,正直的品格更长久。事实上,一个人坚持了品格,就坚持了立身的根本,而这是所有成功的起点。
  摘自《百家讲坛》
其他文献
“是否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全在于你的创意可否别出心裁。”  一天上午,耐克总裁查理收到了摩特诺玛县巡回法院的一纸传票。波兰一名叫科拉迪的小伙子将耐克公司告上了法庭。  原来波兰小伙子科拉迪因琐事与人纠纷,情急之中用脚踩跺,导致他人面部瘫痪,不但缝了十几针,还需要接受整形手术。法院以“二级攻击罪”对科拉迪追究责任。但科拉迪却向法庭递交了对耐克公司的控诉书。说他当时伤人时,脚穿的是耐克公司生产的“飞人
期刊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下称“伊丽莎白”)25岁登基为王,以其美貌、学识和至尊地位引得欧洲大陆无数王公贵胄竞折腰,争相向她邀宠求婚。然而她却终身未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伊丽莎白虽然独身终生,但她也曾利用自己的婚姻大事作为资本,于欧洲各大国之间周旋。第一次是在她登基不久,当时国际社会迟迟未承认她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法兰西人更在为结束西班牙与法兰西之间战争而举行的卡托·堪布累齐谈判中公然向伊丽莎
期刊
一只手掌,它有五根指头,而其中的两根指头,有时候,它甚至可以决定你人生的成败。  这两根指头,就是紧挨在一起的拇指和食指。这根大拇指,它的胸怀最宽厚,最包容,最仁慈。当其他四根手指悄悄弯曲,拇指憨憨地伸出,向你表达由衷的敬意,向你表达真心的赏识。而拇指旁边的食指,对人和事常常是最挑剔的,当它一旦沉不住气伸出时,绝大多数时候代表的是指责、怀疑、抱怨与谴责。  伸出拇指与食指,其实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一
期刊
积将近90年的经验,我深知世界上确实是有坏人的。乍看上去,这个看法的智商只能达到小学一年级的水平。这就等于说“每个人都必须吃饭”那样既真实又平庸。  可是事实上我顿悟到这个真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的。  我从来就不是性善说的信徒,毋宁说我是倾向性恶说的。古书上说“天命之谓性”,“性”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本能”,而一切生物的本能是力求生存和发展,这难免引起生物之间的矛盾,性善又何从谈起呢? 
期刊
“我们对别人的爱,有时会唤醒他们心底的爱。”  行走在茫茫人海中,许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虽然身边熙来攘往,心却孤寂无比。仿佛周围都是寂寞的岛屿,想要靠近,却是无水可渡,无路可通。即使近在咫尺,却如隔天堑。于是走得孤独而疲累,山高路远,脚步沉重。  可是,我们也总是能看到许多人走得惬意而悠然,就像徜徉在花团锦簇之中。让我们很是神往,却是无法融入那一片美好。同样的路,在不同的人脚下,却是风景迥异。  
期刊
“生活中最具魅力的人,往往不是将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的人,而是在领域之外还有所斩获的人。”  “玩物丧志”,出自《尚书·旅獒》。说的是卫懿公玩鹤成癖,荒废朝政。一日,外族进犯,将士们不肯出战,“让鹤去打仗吧”。卫懿公只得亲征!结果,军心不齐,战败阵亡。故而有诗云:“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  国人对“物”的理解很偏狭,似乎唯有“志”——实际可称“业”——才值得琢磨。对“玩”字,就更敏感了
期刊
“清欢,是一种清新恬淡的心境,是一种豁达自得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随性诗意的人生情趣。 ”  苏轼的一首《浣溪沙》里,有一句“人生有味是清欢”。“清欢”两个字,宛如一缕风中的茶香,让人心情怡然,乐而忘忧。清欢,是一种清新恬淡的心境,是一种豁达自得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随性诗意的人生情趣。  清欢有味,这种味,是余留的淡香,回味无穷,妙不可言。可是,清欢之味好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的喧嚣中
期刊
“时间可以检验真理,却也都无法对好坏定义。我们又何必庸人自扰呢?”  妈妈去吃生日酒,带回来一个酒桌上的故事。由我复述出来吧。  妈妈这一桌六男四女,有七个年轻的。这个是老男人——耳朵很大,脸滚圆的,穿的戴的都很炫,还很健谈。每桌都有一两这样的人吧,任何话题都能展开来。他说一句,年轻的会接上来。只有一个——刚毕业的吧,穿得朴素,不苟言笑,只顾吃着。圆脸的注意了,就专门和他聊起来,一问,一答。  “
期刊
“ 井越是深,当中越暗,繁星的倒影就越清晰。”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心中,都可能毫无征兆地敞开一个空洞,冷风从洞口凛冽而出。这个洞可能是病魔,可能是重要的人与世长辞,可能是与他人的纠纷或事业的失败;洞的大小、深浅也各有各样。填补这一空洞固然重要,而透过洞口望见完好无缺时不曾见过的风景,也是生活中的大事。  一次,我在给女大学生们讲课时,提到了“人生中的空洞”这个话题。那个学期的暑假结束后,当我再
期刊
“跟聪明人过招,千万别掉入对方给你的选项里。”  聪明人问你一个问题,然后给你三个选择A、B、C,你要选哪个?  我的一个女友三十好几了,单了这么些年,今年总算嫁出去了。我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男孩,能俘获得了她的芳心?其实,女友聪明、相貌佳、气质不错,此前她之所以被“剩”下,原因只有一个——她总纠结于一个经典问题的答案。  女友曾和不下四个男孩谈过恋爱。每到男孩想要和她进一步交往的时候,女友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