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来源 :才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u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井越是深,当中越暗,繁星的倒影就越清晰。”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心中,都可能毫无征兆地敞开一个空洞,冷风从洞口凛冽而出。这个洞可能是病魔,可能是重要的人与世长辞,可能是与他人的纠纷或事业的失败;洞的大小、深浅也各有各样。填补这一空洞固然重要,而透过洞口望见完好无缺时不曾见过的风景,也是生活中的大事。
  一次,我在给女大学生们讲课时,提到了“人生中的空洞”这个话题。那个学期的暑假结束后,当我再站上讲台,一位四年级学生来告诉我:“修女,这个暑假里,我人生的空洞敞开了。”
  事情是这样的。女孩突然得知自己必须接受妇科手术,便去了医院。手术虽然成功,她却被医生告知今后可能无法生育。对她来说最残酷的是,以结婚为前提交往着的男友对孩子的喜爱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她本打算向对方隐瞒此事,但想到对方迟早会知道,就下定决心摊了牌。对方听完她的话后,温柔地答道:“你不用担心。我不是要和能生孩子的人结婚,我是要和‘你’结婚。”
  讲到这里,那位学生哭了起来:“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这样一个空洞,即使结了婚,终此一生,我也不会知道对方对我的真诚和爱究竟有几分。”多亏这个在她人生中敞开的“洞口”,这位学生才看到了在这之前看不到的景色。感受到了对方犹如神佛关爱一般的“无条件的爱”。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只有透过生命中的洞口才能懂得。借着从洞口吹来的凛冽寒风,我们才能体会原本感受不到的、来自他人的爱和温柔,我们才能睁眼看清这个世界。
  我曾看到过这样的话:若井又深又暗,即使在正午,井底也能映出天上的繁星。井越是深,当中越暗,繁星的倒影就越清晰。就是说,这时能看到平时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迄今为止,敞开在我生命中的洞口已经数不胜数;从今往后,想必也还有一个个洞口等着敞开。
  说我的人生布满了空洞也不过分,即使如此,我总算活到了今天,我想这多亏了那些我生命中有幸遇到的人们,以及上天馈赠给我的信仰。宗教并非为了填补人生中的空洞而存在,它的存在该是为了赐予我们必需的关怀与勇气,让我们得以透过洞口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景色。
  人生中的这些空洞里,最令我难过的是50岁时敞开的、名叫“抑郁症”的那一个。除却患者本人,旁人恐怕很难体会抑郁症的痛苦之处。任校长的同时,又不得不在修道会兼任要职,如此这般的劳累可能是我身染抑郁的原因。当时,我完全丧失了自信,甚至想到了死。即使我明明已怀抱信仰30余年,并度过了20年的修行生活。
  我住了院,也接受了药物治疗,但那依然是痛苦的两年。那时,一位医生安慰我:“这种病和信仰无关。”另一位医生则告诉我:“命运虽然冷酷,天意总是温暖。”“天意”告诉我——这个病便是我人生中的洞,它带来的是我需要的关怀,我要接受它。而我体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没有这个空洞前体会不到的。
  就这样,名为疾病的人生洞口让我看到了许多之前未曾见过的景象。那是我之前未曾察觉的旁人的温柔,以及自我的傲慢。生病让我变得比以前更温柔了。因为我懂得了他人的软弱。并且,我开始告诉那些和我同受病魔纠缠的学生们、毕业生们:“在洞口里,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林冬冬摘自《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
其他文献
近视眼小姐忘了自己什么时候近视,虽然看东西总是双眼模糊,但是她却始终不肯戴眼镜。固执的她认为既然已经近视了,那么就要敢于直面眼前模糊的世界,哪怕有诸多不便。她想,这世上一定还会有一个跟她一样倔强的人,不肯戴眼镜。而上天还真让她心想事成了。  遇见远视眼先生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身白色运动衣的他在公园打篮球,不小心把篮球扔给了在旁看书的近视眼小姐。因为都没有戴眼镜,近视眼小姐的眼睛里只有身边的球,而
期刊
葬,会意字。最早是指人死后盖上草席埋藏在草丛中。但凡是跟死扯上关系的字,都会让人情不自禁觉得晦气。葬也不例外。  埋葬,总需要一场葬礼。此时的天空一定是青灰色的,人一定是面无表情的。一身素衣,披麻戴孝,耳边传来的都是撕心裂肺的痛哭声,眼睛看到的都是亲人紧闭双眼任眼泪肆意横流。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里,有白发人,也有黑发人;有耄耋之年的老人,也有牙牙学语的小孩。所有人看到此景都会忍不住黯然神伤,因为一
期刊
“是否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全在于你的创意可否别出心裁。”  一天上午,耐克总裁查理收到了摩特诺玛县巡回法院的一纸传票。波兰一名叫科拉迪的小伙子将耐克公司告上了法庭。  原来波兰小伙子科拉迪因琐事与人纠纷,情急之中用脚踩跺,导致他人面部瘫痪,不但缝了十几针,还需要接受整形手术。法院以“二级攻击罪”对科拉迪追究责任。但科拉迪却向法庭递交了对耐克公司的控诉书。说他当时伤人时,脚穿的是耐克公司生产的“飞人
期刊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下称“伊丽莎白”)25岁登基为王,以其美貌、学识和至尊地位引得欧洲大陆无数王公贵胄竞折腰,争相向她邀宠求婚。然而她却终身未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伊丽莎白虽然独身终生,但她也曾利用自己的婚姻大事作为资本,于欧洲各大国之间周旋。第一次是在她登基不久,当时国际社会迟迟未承认她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法兰西人更在为结束西班牙与法兰西之间战争而举行的卡托·堪布累齐谈判中公然向伊丽莎
期刊
一只手掌,它有五根指头,而其中的两根指头,有时候,它甚至可以决定你人生的成败。  这两根指头,就是紧挨在一起的拇指和食指。这根大拇指,它的胸怀最宽厚,最包容,最仁慈。当其他四根手指悄悄弯曲,拇指憨憨地伸出,向你表达由衷的敬意,向你表达真心的赏识。而拇指旁边的食指,对人和事常常是最挑剔的,当它一旦沉不住气伸出时,绝大多数时候代表的是指责、怀疑、抱怨与谴责。  伸出拇指与食指,其实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一
期刊
积将近90年的经验,我深知世界上确实是有坏人的。乍看上去,这个看法的智商只能达到小学一年级的水平。这就等于说“每个人都必须吃饭”那样既真实又平庸。  可是事实上我顿悟到这个真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的。  我从来就不是性善说的信徒,毋宁说我是倾向性恶说的。古书上说“天命之谓性”,“性”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本能”,而一切生物的本能是力求生存和发展,这难免引起生物之间的矛盾,性善又何从谈起呢? 
期刊
“我们对别人的爱,有时会唤醒他们心底的爱。”  行走在茫茫人海中,许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虽然身边熙来攘往,心却孤寂无比。仿佛周围都是寂寞的岛屿,想要靠近,却是无水可渡,无路可通。即使近在咫尺,却如隔天堑。于是走得孤独而疲累,山高路远,脚步沉重。  可是,我们也总是能看到许多人走得惬意而悠然,就像徜徉在花团锦簇之中。让我们很是神往,却是无法融入那一片美好。同样的路,在不同的人脚下,却是风景迥异。  
期刊
“生活中最具魅力的人,往往不是将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的人,而是在领域之外还有所斩获的人。”  “玩物丧志”,出自《尚书·旅獒》。说的是卫懿公玩鹤成癖,荒废朝政。一日,外族进犯,将士们不肯出战,“让鹤去打仗吧”。卫懿公只得亲征!结果,军心不齐,战败阵亡。故而有诗云:“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  国人对“物”的理解很偏狭,似乎唯有“志”——实际可称“业”——才值得琢磨。对“玩”字,就更敏感了
期刊
“清欢,是一种清新恬淡的心境,是一种豁达自得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随性诗意的人生情趣。 ”  苏轼的一首《浣溪沙》里,有一句“人生有味是清欢”。“清欢”两个字,宛如一缕风中的茶香,让人心情怡然,乐而忘忧。清欢,是一种清新恬淡的心境,是一种豁达自得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随性诗意的人生情趣。  清欢有味,这种味,是余留的淡香,回味无穷,妙不可言。可是,清欢之味好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的喧嚣中
期刊
“时间可以检验真理,却也都无法对好坏定义。我们又何必庸人自扰呢?”  妈妈去吃生日酒,带回来一个酒桌上的故事。由我复述出来吧。  妈妈这一桌六男四女,有七个年轻的。这个是老男人——耳朵很大,脸滚圆的,穿的戴的都很炫,还很健谈。每桌都有一两这样的人吧,任何话题都能展开来。他说一句,年轻的会接上来。只有一个——刚毕业的吧,穿得朴素,不苟言笑,只顾吃着。圆脸的注意了,就专门和他聊起来,一问,一答。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