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数学课堂“和谐的美”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boh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数学是美的。她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但是数学美不同于其它的美,它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它是独特的、内在的、纯结的、祟高的,这种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和谐的美,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感受数学课堂“和谐的美”。
  一、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这种和谐的美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在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事物内在的结构和和谐美,借此启发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具备这一特点的物体。
  1、这种和谐美体现在一些数学表达形式的对称和谐上。数学表达式的对称不仅给人视觉上的愉悦,也给人们的理解和记忆不少便利。如:教材中对杨辉三角形的介绍仅限于二项展开式中系数规律的分析,其实它还蕴含组合恒等式的宝库:每行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数相等;除1以外的其余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第N行各数之和等于2N;自腰上某个1开始,平行于另一腰的连续n个数之和等于最后一个数的斜下方那个数等。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使学生看到一个小小的“三角形”,却蕴藏着如此众多的数学知识。杨辉三角形的外部结构以及内部知识都是如此和谐、统一,美吗?当然!
  2、几何图形的对称和谐就更为直观了。点的对称、线的对称以及面的对称。正是由于几何图形中有这些对称,才构成了美丽的图案,精美的建筑,巧夺天工的生活世界,也才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自然美,多彩的生活美。如:对称图形的教学,教师出示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的图片。在了解了对称的知识,欣赏了对称的图片后,让学生再从生活中去寻找对称的事物就轻而一举了。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原来数学也是很美的。
  3、数学的和谐美不仅表现在数学表达形式及图形的对称和谐,还体现在数学内容之间。如:几个公理、定理、概念、命题就能把庞杂的数学分支处理好,井然有序。加法、减法统一于代数和;乘法、除法统一成乘法,解析几何又体现了代数与几何的统一。当你从多角度审视、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道数学题时,那种“殊途同归”也会使你为数学内部知识结构的如此和谐而赞叹。
  二、体现在师生间良好的关系上
  这种和谐美的产生不同与前者,它是在课堂上自然生成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老师能注意从过去的居高临下、课堂统领者角色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转变。在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力求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几乎每节课,老师们都注重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入手,“蹲”下身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努力追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别是课堂用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商量的语气多了,激励的语言多了,宽容的言行多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过程。
  1、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与情感关系上。
  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与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从事教师职业,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爱服务对象、爱学生。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因此,充满师爱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
  如: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同桌两人分别有5、6、7、8颗糖,怎样分才可以做到平均分?有一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我们有5颗糖,每人两颗,另一颗送给老师了。从这位学生的回答就可以体味到师生间的感情很好。
  2、体现在师生之间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上。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上
  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同桌或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发明创造等,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
  总之,绚丽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数学美需要人们去发现,只有发现才可能欣赏和享受,数学教学如果没有美的挖掘和欣赏,无疑是一种缺憾。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在数学中首先感受并体会到这种美,并通过教学用这种感受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美。我想:当学生认识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字运算,也不是抽象的符号推理,更不是乏味的公式、定理的背诵,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产生追求数学美的意愿,在美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美、探索美、创造美。
其他文献
1南通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概况南通市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在1200khm^2左右,每年生产的农作物秸秆总量大约500万t。其中:小麦和水稻秸秆290万t以上,占秸秆总量的58%,这
农机化事业要发展,关键是人才。加强农机技能人才培养是提高广大农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小学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不例外,从而使得图形组织者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呈现出其重要作用。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特殊时期,用童心画作文,用童心写作文,迎合了他们的心理特征,从而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  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在课堂中得到实践,极大地帮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也能够激
共同价值观最初源于企业的管理,指企业组织成员或群体成员分享着同一价值观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组织的灵魂,也是维系组织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价值观是人们选择行动的判断标准,它能决定管理活动的成效和方向,是组织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学校进行价值观的塑造,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是学校文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下面谈一谈在学校管理中塑造学校共同的价值观的做法:  一、以
当前小学数学课教学设计取得可喜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标预设不到位、情境创设不恰当;教材处理不灵活;学情分析不细致;学习的活动空间窄等等。要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课堂的教学设计。要设计出多维的教学目标;灵活、创造性的处理应用教材;充分细致的研究学情;预设有弹性的学习活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真正体现课改理念,达到最优化,并切实落实减负增效。  一、目标设计多元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各级政府一系列加速畜禽业发展的政策推动和扶持下,姜堰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全市先后共建
水稻盘育秧机械化流水线播种技术就是用机械代替手工完成水稻盘育秧的铺土、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的技术。与传统手工育秧相比,具有省工、节本、节约秧田、播种均匀、播量调
为了解影响突聋预后的主要因素,并对预后作出估计,我们对202例突聋患者用多元逐步判别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判别函数为:Y(1)=-6.9348559X2+6.1113288X3+1.5848862X5+1.1463944X6+3.7881483X8-20.910965Y(2)=-5.9508730X2+6.4491196X3+1.5484108X5+1.4552983X6+5.6799127X8-24.806810Y(3)=-6.8038957X2+6.510194X3+1.9272081X5+0.31
笔者走访了沈阳市十多所幼儿园,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的现状,发现目前所呈现出的“园本课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以主题统整形式的、学科拼盘形式的和“特色”形式的园本课程。针对这三种类型的园本课程,本文选取了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为案例,通过对其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园本课程更加合理发展的教育对策。     一、主题统整形式的园本课程    
江苏省农业机械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于2008年1月5日,在南京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江苏省农机学会终身荣誉理事、第六届理事会理事、荣誉理事、第七届理事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