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翁裸葬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sdc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王孙是汉武帝时人,以死后裸葬而闻名。
  这位老兄家境富裕,平时极注意养生,凡能想到的各种办法无所不至。但在病重临终之际吩咐儿子说,“吾欲裸葬”,你一定要按照我的意思去办,到时用布囊裹住尸体,入地七尺,然后从足跟处引脱布囊,盖上泥土,这样我能早日回归自然。儿子很为难,从命吧,于心不忍,但父亲的话似乎又不能不听,于是请父亲的好友祁侯帮着做说服工作。
  祁侯给杨王孙写了一封信:聽说你病了,我因事忙无法前来看你,愿你多加调理,进奉汤药,善自珍摄。至于裸葬一事,我看就免了吧。假如人死而无知也就算了,倘若泉下有知的话,无异于戮尸,怎么去跟先人相见?况且《孝经》上说,家属应为死者置办棺椁衣衾,这也是圣人的遗制,你老兄又何必固执己见,希望你能明察。
  杨王孙立马给祁侯回了一封长信,详细地说明自己的观点:我之所以裸葬,是为了矫正近世以来的厚葬之风。尸体在地下终归是要腐烂的,厚葬对死者并无任何益处,而世俗之人却竞相攀比,劳力费财,引以为荣;或今日厚葬下去,明日遭遇盗贼发掘,这跟暴尸野外又有什么两样?人的精神属于天,形骸属于地,一旦形神分离,便各归其真,这是物化之理和自然本性。人们所说的鬼,其实也就是归顺自然罢了。尸体块然独处,哪有什么知识?若盛以棺椁,裹以币帛,又用金玉塞住各个孔窍,时间久了,成了一具形同枯木的干尸,想物化和归真都不行。直到千年之后,棺椁朽腐,尸体才接触泥土,算是有了真正的归宿。从这一点来看,又何必久居而不速朽呢?以前帝尧下葬,只是用几块木头做成简单的小棺材,藤条一捆,浅浅埋入地下,不泄漏臭气而已。古代帝王尚且葬事俭约,不劳民以自厚,不破费无用之财,我们又何必去做使生者劳烦、对死者无益的事?所以我才想到了裸葬。
  祁侯读信后仅说了一个字:“善!”
  杨王孙最终得以裸葬,这是古代版的丧事简办和生态葬。
其他文献
前几年,我调回市直单位上班,在一个小区内购得顶层房屋一套。装修期间,常到天台饱览城区日新月异的美景。某日,回想起在市郊果园摘果子的乐事,突发奇想:何不在天台开辟一个空中菜园?  征得物业公司同意,在楼梯间另开一门,用不锈钢管把属于自家楼顶的天台间隔开来,围成一个百来平方米的独立小院。再在原有的隔热层上铺一层白色的耐磨砖,这样既可以反射阳光,增强隔热效果,又可以防止浇菜的水渗入隔热层,起到保护天台的
天蒙蒙亮,70岁的冯平观就踩着6点半的点儿,来到位于乐都路上的松江区体育中心,闻乐起舞。他1.76米的个子,身材挺拔,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刚柔并济。学员们自觉排成队形,跟着一起舞动。  离开讲台爱上广场舞  退休前,冯平观和爱人都是活跃在松江教育战线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冯平观在泖港学校教英语。离开三尺讲台后,冯平观去松江区老年大学报班学了两年,毕业后感觉学得还不够,又接着自学广场舞。“上网查资料、下
这天,铁路二区1168栋1楼门人来人往,笑语连连,一场别开生面的“邻居节大家宴”正在这里举行。王福建是这栋楼的楼长,他一早就起来张罗这场“大家宴”。他说:“今天,咱们这栋楼18户人家聚聚会,交流交流感情。”  这次聚会说起来很难得,同住在一栋楼的老邻居,因为宴会聚在一起。每家每户都精心准备了自家拿手的饭菜,想同大家分享。  已搬走七年多的六十多岁的张宝全老两口带着水果和酒回来了;59岁的王秋菊端来
45岁那年,陈玲唯一的女儿去美国留学了。孩子走后大约三个月,她茶饭不思,迅速消瘦,整个人就像放掉气的塑料娃娃。她的同事张悦已经加入“摇摆北京”教学小组两年多,力劝她跟着一起学摇摆舞。  陈玲迅速爱上了这种有点“二”的舞蹈。  每节课一开场,音乐中的歡快情绪就让学员的嘴角上翘。他们踩着节拍左右晃动身体,与舞伴牵手、扶腰,快活地踢腿;更兼以摆肩、摇臀、送胯的动作做得小而圆,就像荷叶上晃动着圆溜溜的露珠
老伴是教数学的。没想到他把模糊数学也用在了日常生活中。  首先是模糊经济。家里的经济一概由我操办,除了大笔开支要由两人商量取得共识外,对一些日常开支,他从来就是不闻不问。娘家兄弟盖新房,借去3000元。两年后,打电话来还钱,老伴说不用还了,送给你们了!类似的人情债都被他模糊掉了。难怪他到老家,总被当贵宾,连他的臭袜子都被兄弟媳妇拎去洗了!  第二是模糊是非。我年纪大,记性差,难免丢钱、买假货、多付
人到70岁之后,衰老是个必然的过程,每天命运都在翻篇。如何延缓这个过程,给老人添活力,可上演三部曲。  别怕麻烦老人  我有个亲戚退休前是医院院长,但我生病挂号从不麻烦她。她满90岁后身体江河日下,女儿跟我说她的脑子开始糊涂了,我便隔上俩月带全家去拜会。我说,我们最近耳朵都很不舒服,你帮忙看看是怎么回事啊。老太太来了精神,拿出一个尘封的盒子,“这是真正的德国货”,她一边颤抖地组装一边找电池。然后,
早上9点,85岁的惠婆婆打开房门,胡阿姨已经拿着豆角和大葱站在门口了。提前说好的,今天惠婆婆想吃豆角馅儿的饺子,胡阿姨就早早地买了豆角送来;知道惠婆婆家的大葱也不多了,还特意买了几根大葱带来。中午11点半,胡阿姨又出现在惠婆婆家门口,放下手里一个修好的电视遥控器,端起惠婆婆包好的饺子,去杨大爷家送饺子了。  胡阿姨、惠婆婆、杨大爷他们都是社区“老伙伴活动”的参与者。“老伙伴活动”是社区举办的“邻里
人老,常有“今不如昔”之叹。但自感体力、脑力,30年前不坏不好,30年后不好不坏———殊无太大差异。  年轻时就爱健身,自创“捶龙泻玉法”———人体的十二经脉仿佛盘绕在体内的龙,以手在全身上下左右捶之,即是捶龙:早起空腹饮温开水,边捶边饮,由于身体受到震动,水从口中喷出,谓之“泻玉”(起洗胃作用)。经过一番捶打喷吐,骨松筋舒,里外通泰,倘若哪天不这样折腾一阵,浑身便紧巴巴地难受。几十年下来,我几乎
我爱好旅游,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只带孩子游玩。每次旅游归来,双方老人都搶着看我们的照片,那时我读懂了老人们的渴望。  后来孩子读高中住校,每个周末就成为我们带老人出门旅游的日子。第一次去抱犊寨,带上了我婆婆。考虑到老人年龄大了,我建议坐缆车观光,婆婆一口回绝:“出来爬山,却坐那个铁匣子,不如自己爬上去。”  妈妈听说我带婆婆出去玩,羡慕得很:“我比你婆婆年轻十多岁,下次出去玩,能跟你们一起去就好了。
“摔”:三分之一老人都摔过  老年人由于身体平衡性的降低,视力听力的下降等,很容易摔倒;老年人骨骼含钙量降低,骨骼变硬变脆,摔倒易造成骨折。同时身体的自愈能力下降,骨折后不易康复,这也是老年人怕摔的一大原因。  “堵”:肠胃怕堵,心更怕堵  老年人最怕堵的,一是消化道,二是心。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牙口不好,最好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心情不好的危害就更大了,孤单自卑等负面情感长期郁结于心,会造成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