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千块钱引发的……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84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相信,一个人的谦逊与平静并非与生俱来,大部分的时候,只有将自己读懂、看透,把日子活明白了,平和之气才会从心底慢慢沉出来。攀登过事业的高峰,也为片酬狠狠较过劲,如今坐在面前的贾一平,一顶鸭舌帽,一身运动装,再不见当初锋芒刺眼的模样。“不干些乱七八糟的事,只专注地拍戏、演戏。对于别人的邀请和请求,要不就不答应,要不就好好做。态度决定一切,我奉行的原则很简单。”
  血战,也得有情怀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当一个人对一件事完全没心气儿,怎么劝都不好使。当作为《川军团血战到底》艺术总监的罗立平初次找上贾一平,得到的结果便是如此。
  时间倒回2010年年底,接到邀请的贾一平看到剧名,顿时产生抵触情绪:战,还是血战,横跨最冷的三个月,战火、流血、严寒,这戏得拍成什么样?带着对《血战到底》的疑问和近乎拒绝,贾一平和制片人荆晟见了面。回忆当时,贾一平大呼,荆晟绝对是个有情怀的人!“我最终加入到这部戏的拍摄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荆晟对戏的专注和虔诚。”贾一平说,荆晟有几次跑到四川去,专门让自己沉到故事里,川军对中国的建立做了很多贡献,荆晟真切感动于这些故事,想去塑造这个故事,每次描述起战争的细节,当时现场重现的想法都特别激动。“最起码,作为制片人,对自己的题材那么忠诚,有这样的情怀,是很不容易的事。在现在这个市场下,不乏材料加工,别人想要什么就投其所好拍什么,需要什么演员就请什么演员,立足于自己想表达什么的人太少。在这件事上,荆晟的的态度特别有诚意的,是触动我的地方。”贾一平回忆道。
  随后,拿到剧本的贾一平发现,这个故事显然比自己想象得有意思的多。首先,以川军抗日为主要事件的作品寥寥无几,有很大一部分观众希望去了解这段故事。那么,借此机会,属于揭秘型的《血战到底》正可以适当填补这个空白;其次,在《血战到底》中,贾一平能够将英雄身上背负的责任最大化。他说,自己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钟情于美国影片《世贸大厦》。当危险来临,作为一个消防员,主人公有责任救人,然而能不能救下来,是主观存在,不以个人目的为转移。“现在很多人写英雄、演英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观众也喜欢看打赢的。但从塑造角色上,你要明白,实际上打仗是很惨烈的。在《血战到底》里有贪生怕死的,也有痞气的,各种各样真实的人性,都聚在一起。更多的人选择把命扔在那,出于职责,战士们会第一时间冲上战场。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从这一点讲,他们就是英雄。那是属于那个年代的精神,《血战到底》把这些呈现得特别真实有力。”
  确实如同贾一平之前想象,《川军团血战到底》拍得确实不轻松。其他不说,光是尽力真实还原战争场面就非常考验水平。事实上,这是贾一平初次参演战争戏,早有耳闻的埋炸点、躲炸药令他产生兴趣也有点胆寒。“我知道,如果说战争场面很惨烈,那么炸弹炸起来是很危险的。如果你说,好,炸弹可以控制,别害怕,那土呢,石头呢。所以这个时候,你需要相对冷静,相信身边专业的工作人员。”之后历经三个月,《川军团血战到底》完美杀青,贾一平风趣地与人分享战争戏经验:“比如左边一个炸点,右边一个炸点,按正常道理,这边炸起来,我应该往反方向跑,但拍戏的时候就不能这样,如果你往反方向一跑,立马就得炸着你。左边炸完了,马上往左边躲,这可是我顶着巨大心理压力总结出的经验之谈。”
  
  有关一千块钱的思考
  不少人,今日谦逊、内敛,大多折射出年少轻狂时的模样。贾一平从小生活在湖北省汉剧团大院,舞台天生有致命吸引,仿佛生活注定会与此挂钩,他说,一路走来极为平顺甚至骄傲,在自己心气儿最不谦逊的时光,更言:“这部戏我管你有谁没谁的。有我贾一平,就行了。”
  读完艺校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贾一平参加了一档推新人比赛。在这个过程中,他相继结識了张家昭和胡庆树两位恩师。胡老师一眼看重贾一平在演戏方面的天赋,让他出演小生一角。这么一演,贾一平被老师带到江西,演了男三号,挣了8000多块钱,正式走上演戏之道。随后,在《蔷薇雨》中贾一平再次展示出完美的表现。这一次,张家昭老师开始建议贾一平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系统的学习,或许会有更好的出路。“张老师说,谁考你演戏啊?演戏可以学,人家看你条件。当时我磨矶半天不想去,张老师问我,你身上有钱吗?塞给我一千块钱,就把我哄过去了。”说起这段往事,贾一平难掩对恩师张家昭的感激,若不是张老师的坚持,今时今日自己或许是另一番模样。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实践,贾一平从具备表演天赋的普通人逐渐变为一名具备专业素质的演员。毕业后,又被第一批招到青艺。97年上学,99年拿奖,2001年毕业,拍了《大醉侠》、《乾隆皇帝下江南》、《坐庄》,尤其《坐庄》,让贾一平尝到成功的滋味,开始有点相信或许自己天生就该做这一行。
  年轻人血气方刚,充满斗志。从他们眼里看到的世界、手握的成功一定要自己一点一滴搏来。这个过程中,不允许任何人侵犯自己的思想,自己也不能妥协他人的强迫。
  《中国式离婚》开拍在即,其中陈道明饰演男一号,贾一平受邀饰演男二号。然而看似完美的事儿宣告卡壳,原因是,投资方降低贾一平每场戏一千块钱。“当时制片人意思是,每集让我降一千块钱,其实每集已经没多少钱了,我瞬间就有点不舒服了。我心想我《坐庄》男一号都演了,男二我还得降价,我不干。”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陈道明在内的许多人曾劝说贾一平妥协算了,戏也不错,当是磨练专业技能了。年轻气盛的贾一平并未被劝动,他言,那时的自己身上有着一股倔劲儿,越是别人强迫自己做的事,自己越“来劲”。最终,贾一平以原价接了男二的角色,一场胜利下来,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如今,再回想《中国式离婚》在当初获得的高口碑以及为自己带来的业内肯定,贾一平言:“到现在,我都觉得欠陈道明一个人情,如果没拍这部戏,指不定现在得多后悔。”他承认,《中国式离婚》是自己事业的小高峰,也是对于影视圈名利获得的一次彻底思考。
  
  执导筒 感受幸福
  经过数年的磨练,贾一平在名利上的认识再不同于当初。诚然,精神世界的富足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生存好了才能追求一些更高要求的东西,但凡事有个度,杀鸡取卵的事做不来,顺其自然最好。他解释说:“好比大家经常谈演员片酬高的现象,实际上这是一个市场行为。比如电视台指定哪些人的戏,因为广告商认,好投放。于是电视台被广告商绑架了,他们就得绑架制片方,一环一环扣下来,就形成了一部分人片酬高的现象。但个别时候,广告商认定的人未必演戏好,曝光率高和拍戏是两码事。说到根儿上,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矛盾,是体制和商业之间的问题。你的商业行为,和你的体制之间在打架。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在做这方面的调整。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好多事要看淡些,太耍小性子划不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演员的“品牌效应”。好似谁的广告最多,话题最热,最具有号召力才最能扎稳脚跟。贾一平的看法是,什么才是号召力?不是谁最能吸引眼球,有爆炸性新闻,真正的实力,自己拍个电影用票房说话,拍个电视剧拿口碑印证。或许有了这个概念,他决定与中美国际传媒联手成立个人工作室,完成电视剧《幸福满楼》的导演工作。于是,很多人猜测,是否演员做久了,贾一平需要换换口味?这一行为,是否是他存在上升空间的展现与证明?“你有自己想做的题材,那么自己做导演,整个班子我可以把握,跟自己欣赏、熟悉的人在一起合作,整个拍摄过程互相信任也愉快。那你拿什么让人家信任?你得把自己放在火上烤,让大家知道你对这件事有信心。别去演导演,而是脚踏实地去做,大家都能感受到你的诚意。”贾一平说。
  初次执导筒,选择了都市家庭题材,问他,这有出于什么考虑吗?贾一平笑说保险起见。一方面讲,家庭剧在美国、日本、韩国,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皆为主流。电视剧主要群体是老百姓,这类题材保证收视随时安全。另外,第一次做导演,假若一上来搞个艺术或者看不懂的题材,投资方、电视台和观众大概多少会有戒备之心。最后从投资、周期上上讲,按与投资方此前协议好的,贾一平杜绝超支、大场面。一切按照进度和资金的规划走,三个保险,家庭题材最合适。“导演这个事,感兴趣、上瘾,毕竟身处这个圈子,比半路出家的人能专业点儿。”贾一平说。
其他文献
“小制作大票房是一段时间的阶段性现象,但是否能成为趋势无从考证。大家以后都拍小成本电影,然后想单靠营销努着劲而赚高票房?不可能的,电影市场应该不会有这种规律和趋势存在。说到底,电影是大众的电影,大众是电影的市场。”  对话张一白:  影视圈: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在票房上又创新高,但是票房之下,几十部国产片不敌十几部国外大片的现实却令很多对中国电影市场寄予厚望的无论专业人士还是热爱电影的普通大众稍
期刊
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 早在70年代时就曾经讲过,当代纪录片的趋势是,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于是,故事片与纪录片界限的日益模糊,成为当代电影的一大特征,“伪纪录片”这一体裁也相应诞生。  相对低廉的成本,更好的宣传噱头,观众观影的代入感,都成为目前这种“伪纪录片”类型剧情片的制作优势。在这类电影中,观众看不到明星,明星的出现会大大降低“伪纪录片”的真实
期刊
释凡,本名陶欣煦,早在汇文中学起,对写作显现极大热情。于2004年底开始网络评论写作,取笔名为释凡,含义为:“打破尘世间束缚,无拘而无束,逍遥不羁”。   每到进行年度电影总结时,观众都不免有些“受伤”。这一年,有多少电影打着“最……”、“顶级……”的幌子招摇撞骗,有多少导演拿着自己的金字招牌浑水摸鱼?不必大喊委屈,整个一年下来观众眼睛都跟明镜似的,公平自在人心,好坏都有了准谱。要么,您找一打大腕
期刊
2011年11月11日,已近深夜,光棍节的狂欢仍在继续。大家称这个特别的日子为“六一节”,而今年的庆祝内容也已不仅仅是酒吧的灯红酒绿,或大卖场的午夜血拼。失恋的、热恋的、单着的、剩着的年轻男女们,都在追看一部电影《失恋33天》。短短数天内,电影票房过亿,成为年度票房黑马。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对此早有预料,他曾于11月9日写过一条微博,为国产小成本影片在年末的成功突围而叫好。他写道:谁是勇者?当属国产
期刊
邓涛小档案:  北京天禾兄弟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制作总监  2002年组建成立北京天禾兄弟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至今先后独立制片管理了数十部集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电影。包括《秦始皇》、《尘埃落定》、《红顶商人胡雪岩》、《大祠堂》、《燃烧的生命》、《赵氏孤儿》等。参与制片管理的作品先后曾获飞天奖、骏马奖、金鹰奖、百合奖、白玉兰奖、美国电视“艾美奖”等奖项。    2011红剧当道  影视圈:请您总结20
期刊
“人生无非生死两件大事,当你想明白的时候自己会更加强大与坦然。既能够接受未知的喜,也能够面对突如其来的悲,心境反而更开阔。无论以后再经历什么,都要坚强、笑面如花地面对,因为我是女人,我要活得灿烂,活得娇艳,让别人看到生活的美好。”   一次偶然的换台,看见了一副熟悉的面孔,这是久违的田海蓉?不由得被拉回记忆的深处,清纯的四凤、妩媚的刘眉、坚忍的子君……在这些角色的一颦一笑中感叹着光阴的流转。  接
期刊
角色中的白百何青春、健康、亮丽,是朝气蓬勃的80后演员。生活中已经为人妻为人母的她似乎总被笼罩在“著名歌手陈羽凡的爱人”这一光环之下。2011年,白百何的几部作品《万有引力》、《家,N次方》、《失恋33天》相继给力上映,“赵雯”、“黄小仙”等角色的出色演绎被观众津津乐道,她终于有了专属于自己的标签。这不是简单的称谓改变,而是角色成功后所获得的认可。  电影《失恋33天》上映一周,票房破二亿,创造了
期刊
这个19岁就出道,拍过37部电影,发行过12张国语专辑,18张粤语专辑的女子,事业上的成就固然不容置疑,但在情感上的风风雨雨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而搜索梁咏琪的新闻,也颇耐人寻味,人们似乎更关注的,不是她拍了某部戏,演了某一个角色,而是和谁“在一起了”、“分开了”。事实上,情感确是她事业生命里一个不能绕过去的存在。  用自己的体会去演戏  “能够爱过痛过也算幸福。没经历过挥之不去的痛苦,不懂珍惜手
期刊
11月11日,四川电视节在成都隆重举行,这时正值广电总局“限娱令”颁布10天之后。据组委会透露,这次参展的影视公司不仅数量多,而且电视剧产量增幅明显迅猛,甚至有大公司携五六百集剧目一齐亮相,其豪举备受业界瞩目。  “限娱令”再为产量注入强心剂  四川电视节作为已有20年历程的老牌影视节目交易平台,一直是国内影视市场的晴雨表。今年电视节期间,吸引了几千家影视机构参许、参展,5000多名影视人参加,观
期刊
徐克眼里的她,没有脂粉气,是遗世而立的侠女刘郁芳;柳云龙眼里的她,人美戏好,假以时日,一定是一颗最耀眼的明星。闺密眼里的她,是义气冲天、芳华绝代的“坤哥”;观众眼里的她,是亦冷亦热,能屈能伸的演技派。她就是王丽坤,白羊座的她,有着不服输的个性,没学过一天表演,却不甘做一个纸片美人。  随遇而安,不虚妄,  不取宠  2004年,一个不经意的回眸改变了王丽坤的人生轨迹。徐克导演去北京舞蹈学院选角,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