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作文教学转型的探索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12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语文作文教学正处于从“教化取向作文向能力取向作文”转型过程中,它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把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中心,使得写作教学生活化、能力化、个性化。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导“活”话题,利用“师生”对话互动,灵活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生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激“活”作文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自主地学写、能写、爱写。培养学生语言的个性化、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写法指导的“能力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采用开放的形式,让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作文教学;能力取向;学生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3-003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当今作文教学正处于从“教化取向作文向能力取向作文”转型过程中,它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把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中心,使写作教学生活化、能力化、个性化。而传统教学它大多是“命题——指导——写作”的形式,单一呆板;从题材选择上看,存在着题材拓展不宽,学生生搬硬套的现象;从表达内容上看,它缺乏自主意识、机械模仿,学生的习作语言常出现雷同,语言文字失去了个性化,情感体验也显得苍白乏味,所培养的学生容易趋向“复制式”的写作能力和“教化取向”状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怎样才能张扬学生个性,让作文教学真正向“能力取向”转型?
  一、导“活”话题,题材选择体现“能力取向”
  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特别注重拓展学生的话题,延伸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地讨论、搜索、选定写作题材。对学生来说作文没有素材可写是最为苦恼的事儿,尽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身边的活生生的典型生活小事不少,但他们往往不懂选材。于是,为了能完成写作任务,就生搬硬套别人的或“作文选”中的素材,学生习作素材选择能力易处于“教化取向”状态。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导“活”话题,利用“师生”对话互动,灵活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感受生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在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学生只要找到具有鲜活生活气息的素材,写起文章来才得心应手,记叙的内容也能具体充实,表达的情感也能真实感人。
  记得我在教学《童年趣事》的时候,首先,引导学生弄懂文章要求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中心来写,叙述要真实具体。为打开学生思路,真正在作文中写出童心、童情、童趣,我把“趣”字的真正内涵拓展为四个方面,即“意趣、情趣、乐趣、傻趣”。我把这个问题设计成四个层次:①童年总跟欢乐连在一起,爱玩,寻开心是我们儿童的特点。谁能说说小时候是怎么寻开心的?(乐趣)②孩子们有时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小时候谁干过傻事呀?(傻趣)③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在生活中有时会刨根问底,发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训,谁有这方面的经历也来谈谈?(意趣)④出于对父母、对兄弟姐妹的亲情,对朋友的友情,小时候的我们可能会做一些现在想起来特别有趣的事儿(情趣)?这样一来,“趣”字的内涵一下子丰富了许多,它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更深层次地挖掘童年的趣事,学生可写的素材一下变得多了,而且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活生生的小事,题材也变得生活味十足,这样的题材拓展也能立足于“作文题材生活化,题材选择能力取向化”。因此,这样的习作,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每篇习作都洋溢着他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与深深眷意,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也生动感人。这使我深深体会到,作文话题如何导“活”,确实对培养学生的题材选择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巧用教学辅助手段,激活学生写作兴趣
  说起作文课,传统的做法便是:命题——指导——写作,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流程单一呆板;学生出于无奈,习作质量不高。对于比较枯燥乏味的、比较难以理解的作文题目,学生便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伴随的也是畏难情绪,对作文失去了兴趣。这种“教化取向”状态的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对此,我尝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跨越时间性、内容性、空间性的限制,把图象、声音、文字等教学材料融合在一起,创设或再现了生活中的情景,拉近了作文与生活的距离,不仅实现了教学的优化组合,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
  在“安全教育活动月”期间,要学生写以安全教育为话题的作文,学生嚷嚷着不好写。是的,他们生活中对安全问题接触不多,也没有多深刻的体会。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我播放了《关注交通,关注安全》的一段实录,那司机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驾驶所酿就的一宗宗惨不忍睹的车祸场面,以及哀怨凄婉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那家破人亡的悲凉后果使得学生毛骨悚然,感受其深不言而喻!一时间,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了,完全进入角色,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淋漓尽致地从学生的笔尖流淌出来。这节作文课只因为借助多媒体,学生封冻的、困窘无助的思想状况便得到明显的改观,写作的欲望得到激发,课堂就变得有声有色。教学辅助手段激“活”了作文,使学生自主地学写、能写、爱写,有利于他们的作文向“能力取向”转化。
  三、“活”化理念,写法指导体现“能力取向”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的写法指导也应体现“能力取向 ”。时下作文教学常以“创设情景”为手段,但有些教师预先选择、感受了“典型情境”之后,再把学生带进这一“场景”,一起观察、描述这些“典型场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如在指导《激动人心的一场接力赛》时,老师自己先写了一篇下水文,在班中有声有色地描述出来,再让学生把自己所记忆的接力赛的精彩场面记录下来。这种写法指导可算得是较为具体的了,可实质上这种写法指导还处于“教化取向”状态。教师和学生根据这一特定的教化模式来建构“全体一律”的“接力情境”,学生习作所呈现出来的语言也必然是雷同的,所培养出来的写作能力也只是“复制式的写作能力”。如何创设情景?教师应该“活”化理念,不是让学生刻板地去临摹情景,而是借“情景”这个平台,激发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训练其语言的差异性,培养学生自主表达的能力,努力使写法指导从“教化取向”向“能力取向”转化。   同是“创设情景”,一位教师的做法却让我受益匪浅:在作文课上,老师拿着装有一面小镜子的方盒神秘地对学生说:“孩子们,盒子里有一个我最喜欢的非同一般的动物,猜一猜,是什么?”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老师让学生“把现在的真实感受写下来”,互相交流,然后从写得好的同学中选一个来观看方盒中的“小动物”,全班同学目不转睛盯着观察者,想从他那儿得到答案。接着要求学生把观看同学上台看盒子时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再交流,最后打开盒子揭开谜底,并要求学生整理当堂写的心理片段,以《出人意料》为题作文,把当时的情形和感受详细地写下来。那节课重在训练“捕捉自己的心理状态”,关注的是学生自己的个人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情。整个指导过程,学生处于“自由言说”,忠实地表达自己内心思想感情的状态,教学方式摆脱了“教化取向”的倾向,呈现了“代自己立言”的形态,培养了学生语言的个性化、思维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写法指导的“能力取向”。
  四、以人为本,作文评价体现“能力取向”
  评价是教学质量的度量衡。作文评价一直是语文教学研讨的热点。作文评价也应体现“能力取向”。每篇习作体现着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且不说学生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不同,单就一篇同题作文来说,学生在选材、构思、剪裁、语言、结构等方面也各不相同。不管是精批细改,还是多就少改,抑或是只批不改,无论评价形式如何,都应该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写作为目的,并使得其写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及表达,不能以“一己之见”或过多的条条框框去窒息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习作评价可以是多元的,不仅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自己、同学之间也要投入到评价中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多渠道得到反馈,以达到提高自己评价的能力,在自评、互评、师评和自改、互改、师改中取长补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强化了学生评改作文的主体意识和评改作文的能力。只要能够促使学生热爱写作,自觉修改,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这样的作文评价就呈现从“教化取向”向“能力取向”转化。总的来说,在作文评价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采用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点亮自己心中的灯,完成自我超越,让激励和赏识成为学生作文的不竭动力,让学生快乐并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写作中去,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沐浴在课改的春风里,教师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对作文教学的转型,对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要有深刻的感悟,要努力促进作文教学从“教化取向”向“能力取向”转型。
其他文献
又到了同学们喜欢的数学思维训练课了。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智趣题:甲、乙、丙、丁四个好伙伴晚上结伴而行,路上要过一座独木桥。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一次最多可以有两人一起
期刊
本文就我科1989年54例记录在案的抢救病例资料分析,认为温病方在危重病抢救中应用是很广泛的,疗效是显著的,并归纳如下几个特点:(一)岭南温病,兼湿为多。本组中温病28例,其中
关键词:写字;独体字;基本字;合体字;规范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2-0078-02  新课标再次强调了写字的重要性,建议:“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对此,我想到了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提“10分钟”  “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这是于永正老师(语文教育家
【题目】奶奶养了75只公鸡和母鸡,这些鸡按颜色分为花毛鸡和白毛鸡两种。已知,花毛公鸡有16只,白毛鸡有23只,母鸡有47只。你能说出白毛母鸡有多少只吗?
关键词:儿童成长;尊重;权利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77-01  课间,我和学生一起做着游戏,望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纯真的笑脸,自己仿佛又回到了久别的童年。  可是好景不长,美妙的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一个学生跑来告诉我说,我们班的小Z踩草坪摘花,被监察纪律的同学发现,减了分。听罢,我的脸旋即由“晴”转“阴”了,孩子们看在
近日,历时两年编写的北京"十二五"规划(草案)出台,草案提出要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再现朝阜大街美丽景观。几百年来,朝阜大街与北京的中轴线交叉,形成的一轴一线撑起了北京
穿着36码的鞋,我却常常忆起我的“小脚丫”时代。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
目的探讨围生儿死亡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007—2011年在钦北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的围生儿死亡率为25.02‰,
张琴秋,这个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中都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女性,她辉煌的戎马生涯曾一度被组织"精致"地淡化,也在错综政治的罡风中,退却到了历史帷幕的边角,不再受到人们更多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