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的温暖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amire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的12月冷得出奇。有一次见到她,把那双纤细的小手合握在掌心的时候,感觉格外冰凉。“明明,你的手怎么这么凉啊?”我问。她先不说话,只是看着我笑,而后答非所问地说:“没关系,你的手又厚又热,不是现成的活手炉吗?”我一边慢慢揉搓着她的手,一边想着哪天去买一副又精致又保暖的手套送她。
  但是年底的事情多如牛毛,一头扎进去,简直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了。时光在忙碌中一天一天流逝,天气也不见转暖。有一天,竟然纷纷扬扬下起雪来。我坐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忙得已经迟钝的脑子稍微清醒了一些。
  这时,她发来短信:平安夜你打算怎么过?平安夜?我一看手机上的日历,这才知道:原来今天就是12月24日。日子过得可真快,眨眼间又到圣诞节了。这段时间我们都很忙,在一起的时间被压缩到最小值。总算熬到平安夜来临,这个晚上,一定要好好陪她度过了。
  我们约好晚7点在星巴克咖啡店见。5点半一下班,我就心急火燎往外赶,气喘吁吁挤上公交车,才发觉自己走得太急,连手套都忘戴了,一双手冻得通红。这倒使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想送她一副手套,因为忙还没来得及买呢。正好,趁着今晚平安夜,买一副手套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她吧。
  正想着,车到站了,雪又下起来。看看手机,6点1刻。我看附近有一家鄂尔多斯羊绒专卖店,就钻了进去。东挑西选,我买了一副天蓝色的羊绒手套,羊绒又保暖又精细,天蓝是她喜爱的颜色,这样的手套,她应该会喜欢的。从专卖店出来,又到一家精品店,将羊绒手套好好包装了一番。我哆嗦着冻得发木的手,捧着这份小礼物去星巴克。
  这时雪下得正紧,风声也大了点。街上的行人和车辆稀少了许多,显出几分冷清。我从过街天桥下来,望见不远处星巴克咖啡店的玻璃窗。在辉煌灯光的照耀下,那上面装饰得五彩缤纷,可以想像店铺里面的热闹和温暖。我打个冷战,振作一下精神,想三步并做两步,赶紧走进那温馨的大暖房子里去。
  谁知我一转身,却猛然发现,一位乞讨的老人蜷缩着,正坐在我的前面。他穿着一件既破烂又脏污的旧棉袄,里面的棉絮已经散落出来。膝盖前放着一个缺了口的搪瓷碗,零零星星有几枚硬币。老人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风雪交加,看起来他快支撑不住了。而且在周围白雪的映衬下,这浑身上下一团乌黑的老人,显得极其触目惊心。
  他向我伸出一只手。那只手,枯干黑瘦,早就冻得龟裂开口,像风干的松树皮,裸露在风雪中而不住地颤抖。冻得青紫的嘴唇缓缓嚅动着,想要说出乞讨的话却力不从心。这样的一幕我将永生难忘:就在这平安夜,当大家都赶着去和自己的家人或爱人团聚的时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孤苦伶仃地守在寒冷的街边乞讨,风雪无情,也无人理会,他仿佛已被这个世界抛弃一样。我的心震颤了。
  我想起很早的时候,有一年除夕,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敲开了我家的门,也不要钱,就是一个劲儿地说“饿,饿,饿”,好心的母亲二话没说,把他带到屋里,装了一大碗刚做好的年夜饭给他吃。看着狼吞虎咽的小乞丐,母亲直掉眼泪,她一边给他夹菜一边说:“这孩子多可怜啊,大过年的连顿饭都没得吃。”后来才知道,这小乞丐是从外省流落过来的孤儿。没想到多年以后,在我的面前,又坐着这么一位孤苦无助的老人。他那艰难嚅动的嘴唇,是不是在说“冷,冷,冷”啊?他的儿女呢?他的家呢?这个时候他本该和儿孙们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啊。
  我想问老人,但他不说话,把手向我伸得更近了些,同时用那双混浊而泛红的眼睛看着我。一阵寒风刮过,他的手抖得更厉害了。我看着他,突然意识到:这个坐在雪地里伸手向我乞讨的老人,他的年纪其实比我父亲还大。这个老人的晚境,是多么凄凉多么可怜!如果母亲也在这里,肯定又要落泪的。
  仿佛一道闪电划过脑际,我毫不犹豫地撕开圣诞礼物的包装,把里面的羊绒手套拿出来,迅速递到老人的手上。那一刻,我没有多想,只是觉得这位受冻的老人确实很需要一副暖和的手套。老人似乎吃了一惊,但还是用那枯干的手接过手套。他仍然什么都不说,脸上含着几分笑意,不停地朝我点头。我知道,这是老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我表示感谢。一股发自心底的快乐的暖流涌了出来。我很开心地笑着,说:“老大爷,天晚了,又下雪,您还是找地方歇着吧。”想起老人可能还没吃什么东西,我又掏出20块钱,放在搪瓷碗里。我能做的,就是这些了。
  刚离开老人,我就开始犯难。这么一来,给她的圣诞礼物没了,现在去买又来不及,时间差3分钟就到7点。这时手机响了。一接,是她的声音:“我已经在星巴克里面,你可别迟到哦。”“嗯,好的,我马上到。”听她这么说,我想还是先准时进去吧,到时见机行事,给她再买一个圣诞礼物。
  一进门,就看见她笑意盈盈地朝我招手。我快步走过去,她调侃道:“大忙人,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吧。”“今晚是平安夜,明天是圣诞节,地球人都知道了。”她笑得更厉害了:“那,既然你知道什么日子,是不是该拿出来了呢?”说着,她神情很奇怪地看着我。
  “这个嘛,自然是要表示一下的,不过别急,我们先喝点东西,好吗?”“怎么,拿不出来啊,你别不是忘了吧?你看你,平安夜,还好意思两手空空来见我。”她忽然板起脸,说话的语气也变了。
  我心里一紧,难道她生气了?怎么办?要不要把那事跟她说了?可是她会信吗?搞不好还说我编故事推脱。我正在发窘,她却终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开了:“不逗你了,先坐下吧。”
  这是一个靠窗的两人对坐的位子。她用纸巾擦去玻璃窗上附着的水汽,对我说:“你看看窗外吧。”我莫名其妙,她到底搞什么名堂呢?朝外面一看,只见刚才那位老人正慢慢从地上起身,手里拿着搪瓷碗。他的手上,戴着一副天蓝色的手套。老人颤巍巍地走着,佝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一片白色之中。望着他远去的身影,我不禁在心里祝愿老人能找到一个温暖舒适的地方过夜。
  “大好人,看什么呢?这么出神。”她一声问,把我的思绪又拉回室内。一想不对,她怎么叫我大好人呢?看看自己坐的地方,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她很可能坐在窗边把发生的一切都看见了。“明明,原来你都看见了啊。”“嗯。”她眼里波光流动,很是柔美动人。
  我看着她的眼睛。她有些羞涩,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轻柔地问:“没有手套,我的手好冷,怎么办呢?”“没关系,还有我这个活手炉呢。”我拉过她的一双小手,轻轻握住。感觉她的手好热,微微有一丝汗意,细细抚摸,发现她的脉搏也很急促。这个时候,她的芳心也像林间小鹿那般跳动着吧。我对她说:“今天晚上,你的手好暖。”
  她没有说话,扭头向窗外看去。顺着她的目光,我看见外面华灯初上,雪花依旧像快乐的精灵游荡着,空气中洋溢着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息。想到在平安夜,在所爱的人的目光注视下,自己做了一件善事,我就感到一种幸福,一种温暖而踏实的幸福。我把她的手握紧了一些……
其他文献
一琳琅喜欢做梦。  人们说,爱做梦的女人多半是灰姑娘,她们与美丽有误会,故不必像大美女那样天天忙于应酬约会。琳琅说,那些梦是盛开在平庸日子里的花,足以点燃任何一颗寂寞的心。   琳琅的相貌,属于过目即忘的那一类。现在不怕你丑,丑要丑出个性丑出味道,也算本事。琳琅恨自己的就是这一点,没本事。   琳琅苦恼时爱揪住杜大桥骂:“就怪你妈,送什么不好偏送我一个小名,丑丑。哼,还说什么名越丑命越硬。我可
期刊
千万家产,让姐弟反目成仇    1975年8月21日,赵兰出生在成都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她的父亲赵忠当时是一名政府机关的科级干部,后辞职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如今已是身家千万。赵兰是赵忠的独生女儿,虽然赵忠也很想要一个儿子来为自己传宗接代,但由于当时在政府部门工作,所以一直没有再生育。直到赵兰3岁那年,盼子心切的他才在大街上抱养了一个被人遗弃的男婴,并取名叫赵伟。自从有了个宝贝儿子之后,赵忠就像是换了
期刊
你在我的视线之外,你在我的记忆之中。这是一部外国电影的台词,片名和内容都已忘记,惟有这句台词,不华丽,不深奥,不故弄玄虚,却让我深深感动,在我回想往事时,那么恰当地诠释着许多无法表达的心情。  初恋的情人最终成为别人的新郎,分手的原因却是出于彼此的深爱。曾经相约,做一生一世的知己,互通往来,却再也不曾联系。不是因为遗忘,只是欲问还休,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曾经深爱的人,不知道该不该打扰彼此的平
期刊
1.女友问:“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男友答:“男人像大拇指,美眉像小手指。”女友横眉怒目:“大男子主义,你想称王称霸吗?”男友笑:“大拇指粗壮有力,小手指玲珑可爱,难道你愿意颠倒过来吗?”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各有妙处,谁也别小看谁。美眉尤其小看不得,因为她们更敏感、更自尊、更喜欢从别人的评论和眼光里寻找感觉。同美眉谈话,犹如置身于雷区,一要小心,二要机智。  2.男友在池边垂钓
期刊
立鹏并不是追求我的人当中最优秀的,但无疑是最浪漫的。大雨滂沱的时候,他会不远千里开车来接我;生日那天送我一幅惟妙惟肖的肖像。最让我没法拒绝的是他托速递公司送来的营养午餐:梅红瓜绿的水果拼盘里,一枚极品钻戒熠熠生辉。那一刻,我已是无路可逃地被他打动。  新婚之夜,柔情浓浓,我在新房里等着这个要和自己共度一生的男人,有一种忐忑,更多的却是幸福。这个最浪漫的时刻,我点上薰香,放起音乐,再穿上最性感的内衣
期刊
那时,我还是肯德基的一名员工。有段时间,我被安排在儿童乐园照看孩子。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把乐园渲染得有声有色。  乐园设置得很精致,但空间很窄,只相当于一个套间的厨房,里面只能容下一座滑梯。滑梯上装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玩具,像望远镜、方向盘等小玩艺儿。乐园里的小天使们对这些小玩艺儿喜欢得不得了。  我喜欢看小天使们爬上滑下。有时,也跟他们打成一堆。但是大部分时间,我得收起自己的野性,安分地看着他们玩,调解
期刊
在赵宝刚新剧《别了,温哥华》中,李小冉主演了女二号杨兮。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一个第三者的角色,被她演绎得非常精彩。以前的《来来往往》中我们认识了奔放帅气的时雨蓬,《像雾像雨又像风》里面她变成了安静、忧郁的安琪。那么生活中的李小冉,到底又是怎样的呢?   李小冉是北京人,她说自己其实是那种和看上去很不像的人,典型的北京女孩,大大咧咧的。她妈妈是医生,爸爸是空军。童年的李小冉是不快乐的,6岁的时候,
期刊
大学毕业时,同班的女同学纷纷去了北京上海广州一些开放发达的城市,我却选择了成都这个安静的西部城市。当时很多同学不理解,因为按我出色的成绩和个人条件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我知道我仅仅是个生活化的女人。  大学时代,我不敢说我读过多少书,却也走了很多路,我自认是个聪慧的女孩,我在清醒地选择自己以后的生活。大三的暑假在成都停顿时,我疯狂地爱上了这个城市。它没有北京大气,没有上海的精致与繁华,没有广州的
期刊
这些天我过得很空虚,无聊到躺在床上玩手机,翻了下电话簿,发现竟储存了几百个号码,都快爆满了。有个号码已经不太熟悉,甚至连名字也很陌生,只能回忆起一张模糊的脸。试着拨过去,听到一个这样的声音:“您拨的号码是空号。”  是啊,很久没和朋友联系了,连手机停机换号了也不知道。忽然就有了一个念头,何不把电话簿梳理一遍,如果遇到类似的号码,就把它删除掉?  于是开始拨打,第一个通了,一声铃响后就挂了,因为我只
期刊
大学毕业那天,男孩和女孩在郊外的白桦树上刻上了两个人的名字,约好了,五年后来这儿相聚。  男孩叫宏,女孩叫冰。宏去了一家著名的外企,冰自己要求去山区任教。他们说好了,她只在那儿待五年,五年后,她就回到这个城市,和他结婚。  宏每天都要给冰打一个电话过去。那个山区的小学很闭塞,没通电话,电话只能打到村里,然后由村长跑到学校去叫冰,冰再从学校跑到村里来接,一来一去,耽误了不少时间。有时打一个小时的长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