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动脉内径比值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的股静脉与股动脉内径比值(简称为股静动脉内径比值)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方法

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心衰患者61例作为心衰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非心衰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的股静、动脉内径,深吸气后再次测量股静脉内径,并分别计算平静呼吸及深吸气后的股静动脉内径比值;同时测量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以及平均肺动脉楔压(mPAWP)。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两组患者的股静动脉内径比值与CVP、mPAWP的相关性,并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患者的CVP和mPAWP水平较高,吸气后股静脉内径较大(P均<0.001)。心衰组患者的股静动脉内径比值与CVP相关性较强(r=0.76,P<0.001),与mPAWP呈正相关(r=0.40,P<0.001)。心衰组患者的股静动脉内径比值与CVP所建立起的线性回归方程显示,当股静动脉内径比值≥1.3时,患者的CVP水平较高(CVP≥15.518 cmH2O,1 cmH2O=0.098 kPa)。

结论

心衰患者的股静动脉内径比值与CVP和mPAWP具有一定相关性,超声测量的股静动脉内径比值可用于评估心衰患者容量负荷,指导临床治疗。

其他文献
期刊
洋地黄类药物历史悠久,曾被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洋地黄类药物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降低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风险,也可用于控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为帮助我国广大临床工作者合理、规范的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参考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撰写本专家共识,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药
目的探讨就诊于综合医院心内科门诊的心理障碍患者躯体化症状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经2014年《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的"三问法"筛选,疑诊为心理障碍的患者508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具有心理二级咨询师证书的协调员协助被试者完成一般人口学和临床资料(包括年龄、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识别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措施的应用与推广,AMI患者短期病死率有所下降。然而AMI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则处于较高水平。对于AMI患者,目前使用的经典评分体系主要是针对其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和危险分层评估,而关于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尚无良好的评分体系。传统的评分体系对于AMI后心力衰竭的发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本文对此进行了综
de Winter综合征和Wellens综合征属于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范畴,其心电图特征性ST-T改变提示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该类患者极易进展为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应及早行介入治疗。本文报道1例de Winter心电图快速演变为Wellens心电图,心电图记录到急性心肌缺血和缺血后T波倒置的完整演变过程。
该文报道1例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漏,应用三烟囱技术微创手术进行封堵,术后恢复良好,1周内出院。
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心肌兴奋收缩障碍是心衰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明确心肌兴奋收缩障碍的机制对于心衰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近年来研究发现桥接整合因子1(BIN1)在调节钙离子信号和心肌兴奋收缩耦联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心衰时心脏中BIN1表达显著减少,提示其可能是心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对BIN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心衰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使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早期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生围术期心肌损伤(PMI)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连续入选的164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SAP组(n=81)和ACS组(n=83)。使用压力导丝采用热稀释法检测IMR,同时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入院基线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中国住院患者心力衰竭注册研究(CN-HF)中符合HFpEF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从CN-HF中获得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入院时体格检查信息、入院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症情况、用药情况和临床结局等资料。通过单因素Cox回
洋地黄类药物历史悠久,是治疗心力衰竭(心衰)和心律失常最古老的药物,曾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帮助我国广大临床医生合理、规范的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参考最新相关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撰写了《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药理机制、临床研究证据、适应证、禁忌证、使用方法等进行了全面和清晰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