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入院基线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方法入选中国住院患者心力衰竭注册研究(CN-HF)中符合HFpEF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从CN-HF中获得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入院时体格检查信息、入院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症情况、用药情况和临床结局等资料。通过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对可能预测预后的变量进行筛选,将单因素分析中与全因死亡有统计学意义的协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而分析基线NT-proBNP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NT-proBNP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肾功能不全与NT-proBNP预测全因死亡的交互作用。鉴于NT-proBNP不服从二元正态分布,本研究中NT-proBNP作连续变量分析时均取自然对数(LnNT-proBNP)。
结果共1 84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71.5岁,男性1 017例(55.1%),NT-proBNP中位数860 ng/L,eGFR中位数73.9 ml·min-1·1.73m-2。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34(24~42)个月,随访期间全因死亡213例(11.5%)被纳入死亡组,存活1 633例(88.5%)被纳入存活组。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者比例较高,住院时间较长,血钾、NT-proBNP较高,合并糖尿病、心律失常、心房颤动者较多,服用血管紧张Ⅱ受体阻滞剂(ARB)、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利尿剂和地高辛者较多(P均<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eGFR较低,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者较少(P均<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HFpEF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HR=2.522,95%CI 2.040~3.119,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年龄、BMI、舒张压、LVEF、血红蛋白、血钾、血钠、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eGFR、心房颤动以及ACEI/ARB、MRA、利尿剂、地高辛使用情况后,NT-proBNP仍是HFpE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1.230,95%CI 1.049~1.442,P=0.01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nNT-proBNP与eGFR呈负相关(r=-0.361,P<0.001)。而校正了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与NT-proBNP预测HFpEF患者全因死亡无交互作用(P>0.05)。
结论入院基线NT-proBNP是HFpE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