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u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而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该文通过分析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以及计算思维在计算机基础应用中的意义,研究了如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2-0111-02
  在进行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要积极改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方式,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进步,逐渐成为符合社会需求重要人才。
  1 计算思维的论述
  1.1 计算思维的概念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就是应用计算机解决、设计以及理解相关的问题,它属于一种思维性的活动,而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为了能够使中职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一些学者还特地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将计算思维分成计算思维方法、计算思维能力以及计算思维意识等。计算思维方法是计算思维的关键内容,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比如递归法、迭代法等;而计算思维能力就是应用计算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的软件以及硬件系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时,一定要经过不断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思维意识是一种科学性的思维意识,它早就存在人们的意识中,通过对意识的转变使其进行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1.2 计算思维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思维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计算机的科学领域中,计算学科的存在性是在“美国计算机学会”与“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共同提出“作为学科的计算学科”的报告基础上实现的。在这之后,一些相关的报告先后出台,对计算科学的内涵从学科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为计算机学科建立了现代化的课程体系。在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上,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又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应的实质效果,在2002年时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程2002”。在Chin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2(简称CCC2002)教程的指引下,国内外计算学科的教育者对计算机学科进行了深刻的探究,主要包括技术方面,这使计算机学科的课程内容得到了完善。在现代社会中,对计算机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素质培养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且,计算机学科已经涉及社会的很多领域,所以,计算机思维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虽然人们对计算思维的关注不断上升,但是还是不够全面,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思维能力,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全新的教学内容,制定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使中职学生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实际上,培养中职学生的计算思维是一项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2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2.1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一些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在进行计算机的教学时,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只是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和常用的办公软件进行讲解;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来说,也只是在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引进了一项VB语言的教学内容。所以说,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不重视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另外,从整体上来看,教学的体系也不是十分完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从而限制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深刻认识,因而不能充分掌握计算机课程的知识,更不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2.2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现代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受到传统应试制度的影响,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方法比较古板,过于机械化,而且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对其不能完全理解,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是课堂讲授与上机操作结合的形式,这种模式虽然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教学模式会显得非常枯燥,从而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愿意对计算机基础进行深刻的研究。所以说,我国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相应的阻碍。
  2.3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在现代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在考试时仍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且教材上的内容非常乏味、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课程之间不能实现良好的沟通,忽视对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只是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一点表面知识,不能在应用过程中举一反三,因而也不能良好的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而阻碍了学生的进步。
  3 计算思维能力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3.1 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改变
  由于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改变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给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让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在进行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时,教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整理知识点,梳理出教学主线,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思维方式的传授。另外,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还要注重其适用性和综合性,应用一些比较现实的并且贴近专业的案例,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3.2 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变
  对于计算思维能力来说,是在计算机课程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思想的应用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的,不但包括应用计算机进行问题的解决,还要能够应用计算机开拓新的领域。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应该重点研究怎样才能让学生将计算机和本专业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在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一直被其他的能力所遮挡,比如一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所以说一定要将其显示出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力。
  4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对策
  4.1 转变教学观念,建立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教学形式,并且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以及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能力。对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应用相应的计算机方法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设计相关的系统等,更具体一点,就是创建计算机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以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利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计算机存储和管理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计算机系统中的中央处理器、内存以及磁盘存储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其容量和速度实现合理的配置。再比如,在进行计算机编码的讲解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数值的编码、汉字的编码以及声音的编码等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4.2 创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时,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梳理出知识点的主线,建立出适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内容,并且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对不适合的要适当删减,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在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时,可以从计算机技术的论述、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程序设计语言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入手,从而使教学内容包含更多的计算机领域。不仅要包括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还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史以及现状。另外,不单单要有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因此,教师可以按照上述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从而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教育。
  4.3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在中职教学中,不管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都需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因此,在中职的教学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要认识到计算机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在解决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时,必须要在计算机基础技术的帮助下进行。在其他学科中应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时,要建立与课程相关的案例或者是模型,方便学生更加轻松地进行课程的学习。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案例或者是模型的建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养成利用计算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相关的知识,更好的学习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创新原本的教学方式和模式,通过实践的应用,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本文研究了计算思维的概念、国内外的现状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而得出: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必须要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加强与实践的结合等,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通过有效策略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钟姗姗.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广西教育,2014(46):109,126.
  [2] 李超.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研究[J]. 科技风,2013(19):199-200.
  [3] 郭少辉.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6):95-96.
  [4] 臧宝升.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8):265.
其他文献
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近日在东京与日本农林水产省官员就恢复中国禽类加工制品进口日本一事展开协商,并达成了一定共识。中国驻日使馆商务处有关人士证实了此一消息,但没有透露更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以虚拟学习、移动学习为代表的新型在线学习方式也逐步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但是受限于不同学习平台之间资源共享、复用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以学习者为主导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解决现阶段在线学习出现的瓶颈,研究基于SOA架构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能够以轻量级的方式在不影响原系统的情况下,实现对于不同技术框架下的资源平台之间的数据集成,实现对在线学习资源的共享、提高检索能力等,
摘要:当前的Android课程教学存在一些弊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课堂的参与程度。本文提出了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应用到Android课程教学中,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项目驱动;翻转课堂;Android;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
你可以创建索引来改善查询响应时间,但索引是一个均衡动作,每次添加或修改用户表中的数据都会有潜在的索引更新,从而引起数据更新性能下降。什么时候创建索引,怎样创建索引和创建
摘要:计算机网络一直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计算机网络课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奠定了牢固的网络基础。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如何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核心问题。[1]文章针对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解决办法,并通过教学加以检验应用,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诠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内涵,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透析现有传承模式的利弊成因,并对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
以当代体育精神的迷失现状作为研究的主体,深入挖掘其下更为根本的社会根源。结合雅思贝斯的科技观,将这一社会根源集中概括为技术性生活秩序危机。对这一危机现象的充分了解
正在日本访问的美国贸易代表佐利克2月11日在东京同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龟井善之、外务大臣川口顺子、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和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分别举行会谈,希望说服日本恢